【技术】小管径为什么可行?铜管选型的可行性分析!

使用小管径的换热器能够明显减少铜的消耗量 ,有效降低成本 ,并且有效减少制冷剂充注量,非常适合R290制冷剂使用。今天,我们就从铜管选型来分析下它的可行性。

系列文章回看:

【技术】为什么推荐R290制冷系统使用5mm 管径铜管?(一)

【技术】为什么推荐R290制冷系统使用5mm 管径铜管?(二)

【技术】为什么R290空调分配器要用小管径?如何设计?

【技术】5 mm小管径内R290凝结换热研究

【技术】R290 在3mm、2mm、1mm小管径中的沸腾换热特性

【技术】R290空调换热器,换上小管径铜管后性能如何?

【技术】  换热器铜管从5mm到3mm后,最需要解决什么技术问题?

【技术】  小管径换热器的计算模型和设计指标

1、铜管的选择

用于空调换热器的铜管根据管型可分为2种:光管和强化管。

常用的强化管内表面制备有内螺纹。

一方面,内螺纹增大了制冷剂在管内流动时的扰动程度,因此强化管比相同管径的光管具有更大的管内换热系数。

另一方面,内螺纹提高了管内的摩擦系数,因此强化管比相同管径的光管具有更大的管内压降系数。进行换热器设计时,希望铜管的换热系数大而压降系数小,因此需要综合换热和压降两方面的性能来选择管型。

对于光管和强化管,计算中采用的5 mm强化管、3 mm 光管、3 mm强化管的参数如表2-4所示。

2、铜管管型对换热的影响

运用小管径铜管的管内传热系数关联式,计算得到采用上述3种铜管的换热器的UA,如图2-4所示。

相同的质量流量下,换热器采用3 mm 强化管和3 mm光管的UA 均显著大于5 mm强化管,这是由于3 mm管比5mm管具有更大的质流密度,使得管内换热系数显著增加。制冷剂的质量流量为10 g/s 时,换热器采用3 mm 强化管比5 mm强化管的UA增加 14.5%,而3 mm光管比5 mm 强化管的UA增加 6.8%。

上述结果说明 3 mm光管完全能够达到5 mm换热器的换热需求。

3、铜管管型对压降的影响

查阅文献[黄翔超. R410A-润滑油混合物小管径管内冷凝冷凝热换和压降特性的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10.]可知,干度0.5,质流密度 G= 400 kg/m2·s:

(1)根据文献中的数据图,5 mm强化管内的摩擦压降比5 mm 光管增大 44%;

(2)根据小管径冷凝压降与管径的关联式可以进行如表2-5 和表2-6的预测,3 mm 强化管的压降比3 mm光管增大31.6%,而在相同质量流量下3 mm强化管的压降比3 mm 光管增大81%;壁厚越大,3 mm强化管较3 mm光管的压降增幅越小。

运用管内压降系数关联式计算出换热器采用5 mm强化管、3 mm 强化管和 3mm 光管的制冷剂侧压降,进而得到制冷剂进出口的温差。

如图 2-5 所示,制冷工况下质量流量为10 g/s~20 g/s 时,5 mm 强化管的压降从 20 kPa 增加到66 kPa,3mm 强化管的压降从 206 kP a 增加到 693 kPa,3 mm 光管的压降从 148 kP a 增加到 580 kP a;5 mm 强化管的温降从0.7 ℃增加到2.6 ℃,3 mm 强化管的温降从8.9 ℃增加到 50.3 ℃,3 mm光管的温降从 6.2 ℃增加到34.8 ℃。换热器使用3 mm强化管与3 mm光管相比,压降、温降的平均增幅分别为28%、41%,选用光管能够有效减小温降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4、铜管的承压能力计算

综上,3 mm 光管既满足原 5 mm强化管的换热性能和承压要求,且管内压降较小。因此 3 mm 附近管径的光管可以用于小管径空调器设计。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赵定乾,内容有删减,由HETA小编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