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乖,摸摸头》

把心和肺都掏出来,揉捏冲洗一番,切块或者剁剁加点野草煲汤;来来来,我们一起把它吃了,那样我们就都有心有肺了——虽然它们都只是暂时在胃里。

注:本公众号的所有图文均出自作者本人,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公众号“麦浪孤帆”)


封面很有意思,是个磕长头的藏族孩子;应该是个女孩,但不是很确定。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有信仰、且忠于自己的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神灵庇佑、让心有居所,也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干净、简单、纯粹······

封面用的是蓝色调,清爽俏皮,根本就颠覆了之前对于蓝色的认知——蓝色应该是深沉的,就像天空和大海。可一翻书才发现这蓝真正的调皮所在,竟然是层护着黑白封面的书皮。

我喜欢黑白灰,这样的简单能给予我最多的空间去遐想——我总认为叫我去接受别人渲染好的是色彩的故事是种很难受的事情,我不喜欢这样的顺受。黑白灰的出现可以在脑海里随意的为故事渲染上自己认为恰当的色彩,不必去理会是不是符合真实而限制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当正文开始“乖,摸摸头”的由来也随之出现——真的很生活。

真正的朋友谁会去编排那许多的辞藻来表明自己的祝福是有态度的呢?无不是简单的“可还好”“挺好的”之类的简单。细腻的都藏在心里,彼此凭借着那似有似无的灵犀就可以了解许多言外之意。

不知不觉,真是不知不觉我就把书看完了;算是捡了便宜随着作者的脚步领略了不一样的几次相遇,每一次都美好得不一样。可糟糕的是自己不太喜欢带着脑子来品味与己无关的许多生活片段,所以其中为何而感动?为何而颜开?都尽数忘了个干净。

当然木头和马尾还有毛毛······这次我竟然记住了许多名字,这些都很亲切或者说很土。根本不用仔细琢磨就明白我记住他们的原因是邻居家的小狗就叫着些名字,而且一直都是。然木头和马尾就要厉害许多,我记住或说造就“认识”他们的原因竟然也可以拿来炫耀一番,我可以傲娇的——我读过海子、听过周云蓬、向往过九月的草原······

突然间我又觉得自己有理由声称自己已经文艺了很久,时至今日在俗气中依旧依稀着些许影子。

说实话,我对音乐了解得实在很肤浅;分不清流行与民谣,略有所知也还是停留在校园民谣。倒是一直以来偏好摇滚、偏执的喜欢、只要是摇滚就行,地下的地上的、金属的、朋克的来者不拒;分不清谁是谁,也没去在意,只在意好不好听的持续了好多年,并将继续着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欢。

看了这书似乎对民谣有了些浅显认识,如果摇滚是用捶打思想、鞭策自己、折磨自己来唤醒失魂落魄的自己,那么民谣应该就是午后闲散的时光里轻声漫语的编排路过的人和事——来来来,喝茶、听吟唱路上遇到的那些事、那些人,其实我们一样、又有些不一样······

或许这也正是我会感觉听不懂他们的原因所在,虽然我也混迹人群、也路过山梁、也晒着不那么友好的太阳······我的脑子里并没有真正的清闲片刻。

很多人幻想着在路上的美好,却没有做好享受那种“清贫”的准备。想了千万种在路上的美好却选择了跟在拿小旗子的导游后面听毫无新意的讲解、匆匆路过一处处本以为美好却被现实打了折扣的美、紧赶慢赶的“咔嚓”几下手里的相机、手机,发条朋友圈或微博“带图带真相的悄悄对自己们”说:“我来过”。而实际却只是花了不菲的价钱买了一堆被驱赶着向前的疲惫而已。

值吗?仅仅是为了在照片中找个自己觉得应该路过一次的背景、比个“二”并一本正经的留下略带僵硬的笑脸。

真正的旅行难道不应该是随心、随性的漂泊、随意而安的路过吗?觉得这里好就在这里驻足唱歌、觉得这里美就赖在这里晒太阳席地而卧;直到觉得自己改离开了,又将一切美好留在心里、留在梦里、留在下一次停留时的歌声和吟诗里——总之不是简单的“到此一游”里。

我们总有数不清的借口——我忙呀、我精力有限呀,诸如此类。那既然如此又何必将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呢?还不如在公园里假装游人,认真的享受亲手准备的豆浆油条、领取实惠的阳光来温暖自己惬意。

旅行会让自己觉得累,或许是因为过早的给自己定了目的,而不是目标。选择的是身体应该到什么地方,而不是心灵该去经理什么样的淘涤。心里有景的,路边盘腿坐下既是远行;心被禁锢,无论身处何地都是炼狱透窗。

旅行和旅行是有差别的,有的旅行是任务,有的旅行就是旅行;心境和目标不同又何来体验和收获的一致呢?

不要太苛求自己的脚步究竟踏入过多少陌生的土地,像云一样飘、如雨一样落,远方也就在脚下了。

回过头来看生活了许久的熟悉又何尝不是一页新的远方?擦肩的人在不停换、绿化带的花朵开了又谢、昨天还在的旧墙已经倒塌、路口又添了几只小狗在晒太阳······似乎一切还和昨天一样、又的的确确不一样。

想逃避自己的影子就注定见不得光,只能卷缩在角落;倒不如与之相伴,天涯本该有你有我。

(0)

相关推荐

  • 青春不老,摇滚不死

    青春不老,摇滚不死-致所有热爱摇滚的老炮们         (摄 /文:新老) 八十年代的某一天,北京工体看过一场反败为胜的对外足球赛后,观众兴奋到互相拥抱一起唱"东方红"&quo ...

  • 中国摇滚与「民谣的根」

    中国摇滚与「民谣的根」

  • 读《与朱元思书》

    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背诵唐诗,算是跟古人开始亲近.到了初中开始学习文言文,才真正接触到古汉语.迄今我非常感激我的中学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冯更生先生,中学六年跟随老师学习,做了六年语文课代表,中学课本上的所有 ...

  • 特辑“阳阳读《古文》” 《与朱元思书》

    继"乐乐诵<道德经>""倬汉诵<大学><中庸>""小乐诵<大学>"之后,第四位小盐粒儿赵俊阳 ...

  • 颜真卿《集字与朱元思书》欣赏

    颜真卿《集字与朱元思书》欣赏

  •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 《与朱元思书》表格式导学案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课型阅读课时1主备:主讲:课题<与朱元思书>教研组长签字:教学副校长签字:一.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把 ...

  • 「愙斋书法」柳体大作《与朱元思书》,楷书中的极品

    柳体大作<与朱元思书>,楷书中的极品!<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 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 ...

  • ​【名品赏析】 吴均“与朱元思书”四条屏

    吴均"与朱元思书"四条屏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 ...

  • 朱元思书

    朱元思书 作品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原文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 ...

  • 【书画欣赏】 柳体大作《与朱元思书》,楷书中的极品

    砚田书院 传承文化 传播经典 159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 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 ...

  • 与朱元思书 诗意 赏析 朗读

    南朝梁·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