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王皓拦路,马龙会比张继科早成为大满贯吗?
2021年第47篇
作者|乒谈
版权申明|原创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本文选题灵感来源:乒乓国球汇+杨磊谈乒乓,推荐球友关注!
国乒,尤其是顶级男乒选手的竞争很有意思,很多时候都是3争1,一如二王一马统治世界乒坛十年有余而无一成大满贯,又如后二王一马时代,王皓张继科马龙的竞争,再如张继科马龙许昕三者的竞争,四如许昕马龙樊振东之间的竞争,而未来很有可能是樊振东王楚钦林高远(或者梁靖崑)之间的竞争。
我们常常喜欢做各种假设:假如2000年马琳打奥运会,假如2004年王励勤进决赛会不会夺冠,假如2008年王励勤的球拍不磕,进决赛的会不会是王励勤,夺冠的会不会是王皓,假如没有王皓长期将马龙挡在大赛决赛圈外,那么马龙会不会比张继科更早拿到大满贯?
历史容不得重来,结果无法更改。但是个人认为如果说:没有王皓长期挡路,马龙或许会比张继科早拿到大满贯,有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
1、马龙要想夺得大满贯,对手并不仅仅只有王皓一人,
马龙想要夺得大满贯,对手并不仅仅只有王皓一人,而是整个男子乒坛。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到眼前的局部环境中,而忽略了去观察事物的整体,一窥事物的全貌。
其实,这是“冰山理论”制造出来的错觉,人们只能看到付出水平面的问题。难道说,当时的马龙,只要过了王皓这一关,大赛冠军就稳拿了?不说同时期国乒的竞争,外协会选手波尔柳承敏宝刀未老、奥恰洛夫时年正是巅峰时候,日本水谷隼也有一定的实力......
可能有部分球友要抬杠了,水谷隼之流能和马龙相提并论么?不要忘记2016年团体决赛上水谷隼是如何战胜许昕的。
当时的情况,马龙的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是投入到如何战胜王皓,这个点上,势必对于其他选手的观察和研究较少。这个情况就类似于2017年左右的樊振东。
樊振东可谓是天才,但是也在马龙身上交了不少学费,世锦赛上屡屡吃败仗,2017年的世锦赛更是距离金牌只有2分。所以他将目光紧紧投在马龙身上,导致后来输张本智和、林昀儒。刘国梁给出的建议是:“小胖的眼里不能只有马龙,要想登顶,就要有全世界”。
2、当时的马龙,还不够强大
马龙之所以屡屡在大赛中输给王皓,那是有原因的。【乒谈】主要总结了3点——反手对不过、发球接不好、心理因素。看比赛多的球友会发现,王皓一打马龙就来劲。
A、发球接不好
王皓主要以逆旋转发球为主,钩子发球可谓让马龙吃足了苦头,不管怎么接,第三板都会挨打。
经常看到马龙接王皓发球冒高,然后被王皓的重炮正手一板暴冲,要知道王皓的正手力量是相当大的,旋转也强(张继科说过,同时期队里只有自己和王皓的单板击球质量最高),这就等于基本是送分。
即便是不冒高,如果是接到反手,不管怎么接,王皓都能率先发动,王皓的反手已经形成了近、中、远台全方位的打击,攻防一体(防守稍弱),而当时的马龙,技战术体系中最弱的恰恰就是反手,根本跟王皓不是一个级别的。同理,张继科的反手也是罕有其匹。
所以马龙接王皓发球,落点首选中路或者偏正手。中路的话,王皓是直板,前三板还是比较细腻的,马龙占不了便宜,反而有可能会被控制死。
正手方面,王皓正手其实不弱,只是反手超强掩盖住了正手的强。正手起下旋、反拉弧圈球、正手对攻都是顶级(王皓在重要比赛中正手失误太多)。所以,面对王皓的接发球,马龙怎么接都非常别扭,越接心理压力越大。
B、反手怼不过
王皓的反手,可谓直板历史第一,即便是放在整个乒坛,恐怕也是保守前五的存在,台内拧,今天拉、推、弹、撕、贴、剔、切......
中远台连续拉,甚至可以在远台和王励勤的正手对拉,这就是全方位的实力。而马龙当时的反手尚未开发出来,所以在比赛中这个点上十分不占优势。说说张继科,他的反手也是历史级别的,速度快力量大旋转强,这点上对上马龙,也是优势。
C、心理层面的因素
连续在世锦赛上败给王皓,马龙的心理上其实也起了变化,尤其是在大赛上,不知道怎么样去战胜眼前这个对手,突破不了,到最后容易放弃。
以上3点,说明当时的马龙,在技战术、心理层面上还存在一些障碍。可能有球迷要说,看看马龙和张继科那时候的交手情况,明显马龙是占优势的。
可是【乒谈】想说,那些比赛的气场和氛围,和世锦赛奥运会完全比不了。张继科是为大赛而生的选手,2011年世锦赛先是战胜了老大哥王励勤,然后首进世锦赛半决赛,可以说是“吊打”波尔,决赛战胜王皓,他是敢打敢拼的,这点上和柳承敏有相似的气质,在大赛中,气势上容易压倒对手(想想其他的球员,是不是得适应几次世锦赛才有可能夺冠)。
当时,张继科和马龙在三大赛上的直接竞争,就是2014年的世界杯。在技战术上,马龙比张继科应该还要更强,但是张继科胜在单板质量和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能力。
所以,即便是马龙和张继科相遇在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也未必,马龙就比张继科胜的可能性高。
没有生来就有的王者,而是一步一步发现问题补齐自己的不足,才是向王者进阶。马龙用他的踏实和坚韧走到了今天,无愧是当代乒坛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