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顶级国宝同行 · 周原博物院篇 上
一开始就要说清楚,有两个周原博物馆,不是一个李逵一个李鬼,两个都是真的,还都叫周原博物馆,只是前面要加两个前缀,才能分出区别。一个是歧山县周原博物馆,位于宝鸡市岐山县京当镇贺家村。
还一个是宝鸡市周原博物馆,位于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
为什么会有两个周原博物馆,那就要从三千年前说起了。大概三千年前,一位叫古公亶父的部族首领,率领他的族人来到一片平整肥沃的平原,这支可能是游牧民族,也可能是半农半牧民族的部族,发现这里非常适合农耕,于是就在此定居,过上了完全农耕的生活。他们开辟的田地四四方方,于是他们就以田地形状给自己的部族起了个名字,周,他们生活的这片平原也就称为周原。
周人在传到后世的文献里,自称祖先也是黄帝的后代,而且也用跟黄帝一样的姬姓,太史公还据此为周人祖先描写了一个神奇的出生与成长经历。周人还说他们是从一个叫豳的地方来到周原,以此证明自己从来都是文明人。不过,现在对于周人祖先的研究,也就是所谓的先周研究,还是模糊不清。有人承认周人先祖在夏时就是掌管农业的官,所以周族一直精于农耕。也有人完全否认这点,认为最早的周人只是西北高原上游荡的蛮族,甚至可能都不一定是蒙古人种,直到他们在周原定居后才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才通过与东方商王朝的交流加速完成了文明化,通过与周边和商族的通婚逐渐改变了容貌。因此,周人先族里,最靠谱的还只能往上倒到古公亶父这一代,再往上,连他们是谁,从哪里来,都说不清,只知道他们后来到哪里去了。
地理上的周原,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包括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县大部,还有乾县、宝鸡、眉县的一小部分,北邻林木茂密的岐山,南临水量充沛的渭河,东靠漆水河,西挨千阳河,东西长七十余公里,南北宽二十余公里,占地达一千多平方公里。周原的海拔比周边的大河要高几十米到上百米,又有山水相围,是一个有天然倚护和自然条件优越的高地平原。因此,古公亶父和族人们来到这就不想再走了。现在的周原与三千年前面貌变化很大,因为多年的水土流失,不再有平原的样子,而是被分割成沟壑纵横的一个个小高冈。不过,这里仍然是陕西的传统农业区,大量村庄和农田分布其间,不知道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乡民们,跟当初的周人还有没有关系。
其实早在古公亶父他们到来之前,这里早就因为水土丰美又无水患,而成为人类繁殖生活之地,早在前仰韶时期这里就出现了村庄,并延续了几千年。二里头时代和商代时,来自河洛地区的中原人到了这里,特别是商人以周原为据点,对这片西土进行了经营,打下了农业文明的基础,也让这里的土著知道了什么是文字和什么是铜器。商代后期,随着内耗加剧和与东夷人冲突升级,商人逐渐退出了这片西土,古公亶父才得以带领族人在这里安顿下来,继续耕种商人开垦出的良田。
他们还从残留下的商文化中学到了更多,可能完成了私有制,可能有了世袭的领袖,学着建立起城庄,他们甚至还学会了商人的龟甲兽骨占卜,还一笔一画地学着在骨甲上刻下文字。于是掌握了文字和青铜技术的周人,飞快地从氏族部落进化。
大概周人学会了商人的文字,可还不敢让商人知道,所以在龟甲上的刻字都非常非常的小。现在发现的周人甲骨上刻字,都比米粒还小,堪称微雕,也真难为周人了。不过这个龟骨倒挺难为我的,透过放大镜也找不出上面有字。
应该说,周人是踩在商人的肩膀上长大的,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古公亶父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周人在诗经中留下怀念他和周原的诗句: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菫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现在周原博物馆外的广场上,就立着古公亶父的雕像,他一手持龟甲一手持木耒,象征他给周人带来的智慧文明和农耕生活。
周人非常适应周原的生活,开始了爆炸式的大发展,也吸引着新的部族从东、北、西三面来到周原,与周人不断交流融合,人群和聚落不断扩大。到古公亶父儿子季历时,已经形成了面积达5平方公里的村落群,周人也开始以周来称呼自己,标志着逐渐成型的周文化取代了原有的商文化,周也事实上成为了一个古代方国。此时,商人的势力退到西安一带,与以周人为代表的关西土著形成了对峙,商王开始用和亲与战争的多种手段拉拢和打压周。但以雄厚农业文明积累和西部蛮勇斗士为后盾的周,在与商的一次次交锋中不断壮大,甚至有一位商王来这里田猎时竟然莫名其妙地死了。终于,商王朝不得不用册封周为西伯来承认周在西土的领袖地位。周人为了庆祝胜利和标示自己是西方的霸主,也造起了一座座宫殿,吸引更多的部族向周原汇集,周原已经成为繁盛的多民族中心。
到了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就是著名的周文王时,周人终于从生活了一百年的周原突出,开始大举东进,扩张到了关中沣河,占领了商人在西部的中心,然后在沣河两岸先后兴建了丰、镐两座都城,作为向商进军的新基地。再后来,古公亶父的重孙子,周武王姬发,在甲子日实现了商周鼎革,周再也不是小邦周,商也不再是大邑商,一切都成了周天子的王土。不过周原作为周人的龙兴之地,在周人心目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周人把丰镐称为宗周,把后来新建的洛邑称为成周,而周原就叫周,仍是周王室举行重大政治活动和祭祀祖先之地。
这是在周原出土的一件西周盂器的底部圈足,上面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打掉了,但重要的是器上有几个字,“王作旁京中寝归盂”,说明这是一件西周王器。西周青铜器出土了上万件,光周原就有几千件,但明确是周王所用王器却没几件。这件王器原来也收藏在宝鸡市区里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现在被还回周原博物馆了。
西周统治和礼制树立后,大批归顺周的商族移居到周原,被周人给以高爵厚禄,成为周人的新贵族。还有很多封建出去的周人姬姓和异姓宗族也仍在这里保持了封地,给每位周王建了宗庙宫殿。这样,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家族簇拥周王室的局面。从商人那带来的工匠,能够铸造出比以前更大和更精美的铜器。于是,这些大族旺门,依据封建和周礼,过上了钟鸣鼎食的快乐生活。
此时的周原肯定是一派宫殿林立,道路纵横,世族往来,车水马龙的鼎盛景象。1976年后,在周原发现了一批西周早中晚期的宫殿遗址,特别是发现了瓦,俗话说秦砖汉瓦,但比汉还早800多年的西周宫殿里,就已经大量使用瓦了,而且有的瓦即使在千年之后都堪称巨大。
宫殿不仅高大宏伟,也装饰奢华,可能已经用金箔贴满宫墙上。
考古中还发现了几件蚌雕的人头像,很明显是高鼻深目的白种人形象,可见在张骞凿通西域之前,中国与中亚和更远地区的联系已经很多了,而且也说明这时的周原不仅是周王朝的中心,也是东亚大陆与西方交往的中心。
这种好日子过了两百年,钟鸣鼎食的西周贵族们终于大祸临头了。西周末年,周幽王失国,周原和丰镐二京被异族攻陷。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后,把周原这一大片土地如同空头支票一样封给了秦人。不过,上升为诸侯的秦人可真当真了,跟西戎在周原一带展开了一场场真刀真枪玩了命的大战,拉开了大秦崛起的序幕,但同时周原的千宫万屋也被彻底夷为了平地。周原的西周贵族们,在这场大乱中侥幸没死的也急着逃亡,慌乱中把一堆堆家族重器埋入地下,希望很快能再打回来,哪知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东周以后,随着关中地区水利设施完善,特别是那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郑国,关中农业发达起来,周原的人口就更流失了。汉唐以后,周原环境开始恶化,农业产出更低,周原就更加被遗忘了,成为了一片人烟稀少的农地。不过,从汉代起,周原地区就不断有周代青铜器出土,特别是在清末达到了一个高潮,随后现代考古也传入中国,周原在沉寂两千多年后,一座座遗址重新挖出地面。人们在通过周原,努力让信史往841前推得更远。
周原的历史说完了,下面就该说说那两个周原博物馆了。关注我们与照耀同行IDwalkingwithshining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