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发现同行 · 敦煌遗珍
20世纪初,是一个大发现的年代,中国现代四大发现,大内明清档案,甲骨文,藏经洞经卷,居延汉简都在这时被发现。
从敦煌市区开车半个小时,就能看到流经莫高窟的大泉河。大泉河唐时称为宕河,从莫高窟南边的山谷中向北而流。据说大泉河平时是一条小溪,涨水季节会水面宽阔,大概这就是大泉河名的由来。不过现在虽是七月中旬,河床里却一点水都看不到。
河西岸就是鸣沙山的东麓断崖,东岸是一片戈壁,不远处就是因三座危峰耸立而命名的祁连山支脉三危山。
据莫高窟壁画故事记载,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公元366年的一天傍晚,乐尊和尚来到大泉河西岸的悬崖上,饥寒疲惫之下打坐休息,忽然看到对面的三危山在夕阳下射出万道金光,而且显现出各种佛尊的射影祥光,认为这是佛祖圣地,就四处化缘,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日夜面向佛祖显灵之处参拜。
此后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代兴建,形成了拥有一千多个洞窟的莫高窟。
莫高窟南北全长1680米,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是礼佛之所,492个洞窟中有各个朝代的壁画和彩塑。北区有243个洞窟,是历代僧侣修行、居住、瘗埋之处。
莫高窟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不过,20世纪初的莫高窟已经破败不堪,精美的艺术成就早被世人遗忘,所以才能让一个道士主持了这座佛教文化殿堂。
直到时间进入到20世纪,伴随着藏经洞的发现,里面堆满的50000卷经卷、遗书,用汉文、藏文、梵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 康居文等多种文字记载,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 军事、历史、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堪称古代博物馆。藏经洞。震惊了中外学术界,由此使得莫高窟的艺术、文化、宗教和历史价值才再次被发现,最终形成了国际上非常热门的敦煌学。
可以说,正是藏经洞的发现和传播,才使莫高窟重回人间,虽然伴随着重重劫难和声声叹息。
欢迎搜索ID:walkingwithsh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