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漫行话潍坊:高密扑灰年画、聂家庄泥塑、莫言旧居
提起山东潍坊高密,可能很多人知道那里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老师的老家,那里有东北乡,那里有红高粱,高密自古人杰地灵,也是齐国晏子和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老家,现在很多吃货朋友,提起高密有名的炉包,也是赞不绝口。其实除了这些,高密比较广为人知的,还有“高密三绝”。
高密三绝是哪三样呢?让我们跟随【千里漫行话潍坊】的步伐,一起奔赴高密,去看一看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密三绝吧。
一。高密扑灰年画
高密扑灰年画全国独此一家,具有自己独特的工艺制作流程和独特的艺术特点。尽管如此,它仍然属于我国民间年画群中的一个画种。在扑灰年画产生以前,高密早期的年画生产大多是由一些舞文弄墨的穷文人手绘而成,他们为迎合民间需求,用工笔或者半工半写绘制一些喜庆题材的年画,销售于市,或应求画一些庙宇壁画,聊补生活之不足。于是,在高密,以借鉴文人画风花雪月、神话故事之类题材为雏形,以庙宇壁画、家堂、族影为服务对象,以墨色为主、泼写兼容为基础画风的扑灰年画便诞生了,并较快地占领了农村市场,民间艺人从中得到了一定的实惠,绘制扑灰年画的人自然多了起来,一代一代传下来,绵延不绝。
高密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齐鲁民间文化整理于年节之际,用来迎新春、祈丰年的一种民俗艺术品,也是广大胶东半岛人民群众用来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心理愿望的一种最为普及的艺术样式。高密扑灰年画以整张纸大小的“大挂画”最具特色,制作工序复杂,须经过粉本、扑灰、敷彩、粉脸、描金等过程,用色以桃红、翠绿、粉黄为主,兼施金色,开脸用粉加红晕染,画面的主要部分还要涂上明油,以求鲜艳夺目的效果。当地群众的顺口溜形容扑灰画为:“红绿大笔抹,市场好销货;庄户墙上贴,喜庆又红火。”粗犷、朴实的扑灰年画,以满足不同的需要,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及区别于其它地域样式的表现规律和独有的艺术趣味。
高密扑灰年画是世界上独特的画种,被誉为“中国一绝”,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粗狂、豪放、率真、大器的美学特征感受,反映了民间巨大的创造力、审美观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追求,是我国独有的年画画种,仅存于山东高密一地。1984年,应邀晋京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引起民艺界的震动。1987年,中央电视台到高密现场采访制作成专题片向海内外播放。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高密扑灰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
吕蓁立,男,出生于1953年10月出生, 潍坊高密市姜庄镇棉花屯人,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密扑灰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系高密扑灰年画世家吕氏画派第六代正宗传人, 也是最优秀的扑灰年画家之一。
二。聂家庄泥塑
“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是对聂家庄的真实写照,当地居民流传着“孩子哭,找妈妈,妈妈捏个泥娃娃,两个娃娃乐哈哈”的民谣。
据聂氏家谱记载,聂家庄泥塑的艺祖叫聂成富(艺名福来),老家是河北省泊镇。明朝万历初年,河北泊镇连年遭灾歉收,聂福来便携带全家逃荒来到了聂家庄。为了一家人填饱肚子,聪明的聂福来便试着用当地的泥巴做外皮,中间装上药、顶部留有小孔,制成一种“锅子花”,走乡串集销售,以供人们在春节或正月十五晚上点燃,放花观赏。“锅子花”的外形象反扣的锅底,刚开始生产的这种“锅子花”,外皮并不加任何颜色装饰,而且也很粗糙,这种“锅子花”就是聂家庄泥塑的前身。
聂家庄的泥塑造型憨朴,着色浓艳,在全国泥塑中别具一格。所塑事物,有静有动,并多能斗趣、发声。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叫虎”,竖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既威风凛凛,又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啸声发出。一物在手,平添无穷乐趣,实属国内泥塑中罕有之佳品。
聂家庄泥塑,粗犷夸张、简练概括,格调大红大绿,具有汉唐文化富丽堂皇、丰盈憨实和青铜文化粗犷放达、种类丰富的特征。它以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为基础,表现出人的力量、聪明和智慧,充分体现出高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有着汉唐凝练明快浑沉之遗风。是全国泥塑艺术中独具型、色、声、动四大特点的泥塑品种,以造型大胆夸张,稚拙憨朴,着色鲜艳醒目,表神写意,加之能动、会叫的独特技艺,赋予了中国传统泥塑艺术别具一格的东方神韵,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聂家庄泥塑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聂希蔚
聂希蔚,字秀山,男,汉族,1938年9月生于山东省高密市姜庄镇聂西村,是聂家庄泥塑的第二十代传人,国家级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先后成为潍坊市民间艺术协会理事,山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并被聘为济南市民俗艺术馆泥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一绝证书获得者、山东省技艺大师。
三。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是中国剪纸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素有“九穴五龙之抱流、西砾东岗之叠嶂”之称的高密,以“南挹九岭之秀、北瞰古城之雄”的优越地理条件,哺育了勤劳智慧的高密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密民间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自立于中国民间艺术之林。
高密地处胶东半岛,属龙山文化,早在5000多年以前,就有氏族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正是氏族社会图腾艺术繁盛的时期,图腾艺术中的物象开始以图案的形式显示意的寄寓,具像手法开始转向意象手法,从而出现了简练夸张的锯齿纹、月牙纹、水波纹、弧形线、弦线、圆点等表现手法。
高密剪纸最早作为胶东剪纸的一个派系,已经初步具备了细腻的风格。汉朝以后特别是明朝初年,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争的频繁,大批移民从山西、河南、河北、江南等地汇集高密,并在高密保持了相对稳定,人们安居乐业,也使高密民间剪纸艺术得以繁荣发展。这些移民大多是一个村一户人家或亲戚几个由官方迁移而来,这些人中不乏能工巧匠,工于剪纸的人不少。因此,河北剪纸的浑厚、山西剪纸的粗犷、江南剪纸的清秀细腻传到了高密。通过互相交往、交流、借鉴、学习,各地的剪纸艺术逐步渗入到高密剪纸艺术之中,融南糅北,兼收并蓄,形成了高密剪纸的独特艺术风格。
莫言旧居
以上部分照片由活动会员影子君提供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抄袭
一切不打招呼的转载,视为侵权
作者简介:牛人口玉弓虽,潍坊市潍城区增福堂人,从事教育,兴趣广泛,爱好文学,喜欢健身徒步骑行摄影户外旅游。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