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竟会增加死亡风险?别怪我告诉你晚了!着实意外

精彩生活·快乐健康

牛奶,被誉为是“营养最接近完善的食品”

它是人体钙质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

然而,就是这被人人夸赞的牛奶,最近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有文章称“喝牛奶会增加死亡风险”,事实果真如此吗?

此种说法从何而来?

这则言论来自:发表于英国顶级医学杂志BMJ的一则研究,原文是“乳类食物摄入和男女两性死亡风险的关联性”。

这则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对象包括168153名女性和49602名男性,研究跟踪时间长达32年。

拆分实验研究,该则研究中按照每日乳制品的摄入量分为了5组人群:

1、最低的一组,每天食用0.8份乳制品(一份乳制品相当于240ml的牛奶)。

2、“第二低组群”是每日摄入1.5份乳制品。

3、“第三低组群”是每日摄入2份乳制品。

4、“较高组群”限定每日摄入2.8份乳制品。

5、“最高组群”每天摄入的乳制品最少在4.2份以上。

通过研究对比,乳制品摄入最高组与最低组相比较,增加了7%的死亡风险。

喝牛奶真的会增加死亡风险?

一、从实验当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乳类摄入量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和总死亡风险最低的是每日摄入1.5份乳制品的那组。

所以,虽然有人说大量喝奶对身体存在健康风险,但这并不能磨灭少量(适量)喝奶对于身体带来的好处。

任何食物都是如此,抛开剂量来谈作用和危害都是不负责任,超量都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二、我国大多数人的饮奶量较低,有些人每日200g乳制品的量都达不到,更何谈产生风险的每日400g乳制品。

三、牛奶依照脂肪的组成比可分为全脂奶、低脂奶和脱脂奶,对于身体产生负面影响最大的乳制品是“全脂奶”,其原因是全脂奶中含有更多的饱和脂肪酸物质,经常过量摄入会增加血脂异常的发生风险,甚至会诱发某些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如果平常喝奶比较多,建议偏向选择低脂奶和脱脂奶,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综上所述,上述实验研究与我国居民的乳制品建议摄入量并不冲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每人每天摄入300g乳制品,这个推荐量对身体的风险很低,大家不必恐慌。

喝牛奶有哪些好处?

牛奶当中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钙,吸收率高,利用价值高;经常适量摄入不仅可以为身体提供基础能量,还可以增加骨骼密度、提高身体免疫力。

之前《柳叶刀》曾经刊登过一则研究结果:这项研究涉及了包括我国在内的21个国家的13万人,经过了9.4年的研究,涉及了全因死亡率、中风、心血管死亡率等多个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与不食用乳制品的人相比,每日摄入2份乳制品(一份指244g牛奶/酸奶或15g奶酪等)的人全因死亡率会下降17%,心血管死亡风险会下降23%,中风的风险也会下降33%

但是,牛奶这么好,您会喝吗?

很多人可能要说,这有什么难的!殊不知,有时一些搭配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中毒反应!

此外,对于牛奶,

大家存在很多误区,

比如迷信高钙奶更加补钙、

以为价格更高的奶营养更高等等,

今天,我们分别来看看。

01

错误一:以为晚上喝牛奶可催眠

说到喝牛奶的最佳时间,有些人可能要说:肯定是晚上,因为晚上喝奶有助睡眠;有些人要说:早上喝奶好,更利于营养吸收。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牛奶中的确有助镇静的成分,但含量不高,它对睡眠的影响微乎其微。早晨喝奶还是晚上喝奶,营养差别不大。

但要是想为喝奶找个最佳时机,那么是——饭前30分钟最佳!

有研究发现,吃同样的一餐,如果在餐前30分钟喝牛奶,然后再吃饭,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如果在吃饭的同时喝牛奶,虽然也有效,但不如餐前30分钟效果明显。

所以,如果餐前喝奶的时间合适,比餐后喝能更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而餐后血糖上升延缓,意味着餐后饱腹感能持续更长时间,餐后合成脂肪的风险也会明显下降,这对于预防肥肉上身是非常有好处的。

02

错误二:认为牛奶越贵,营养价值越高

我们常看到,超市里售卖的牛奶常有两种:一是利乐包装的牛奶,保质期通常有30天;另一种是在冷柜里,保质期只有7天甚至更短的巴氏杀菌牛奶。

而保质期更短的巴氏杀菌奶,价格有时是前者的2倍。

那么,巴氏杀菌奶更优于利乐包装的常温奶吗?

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周雪营养师表示,巴氏杀菌牛奶采用的是低温消毒的方法,只杀死致病菌,保留有益菌种,比如乳酸菌。

因为保留了一部分有益人体的好细菌,因此对存储要求较高,更容易变质。

经过巴氏杀菌的牛奶,其中的钙质、维生素C、乳清蛋白保留得也更多;

而利乐包装的常温奶通过高温瞬时杀菌的方法,把牛奶当中的一切微生物全部杀灭,因此保存更方便,但营养保留不如前者。

所以,有条件的朋友,推荐每天选择巴氏杀菌的牛奶。如果不方便喝巴氏杀菌的牛奶,选择常温奶也可以满足对牛奶的营养需求

03

错误三:以为高钙奶更补钙

钙奶当中的钙质,确实比普通牛奶中含量多。但是,牛奶中的钙越多就越好吗?

补钙要考虑吸收效果,并非吃多少就能补多少。

牛奶这种食物本身就含有足够的钙质,只要喝足量(300ml),配合饮食摄入的其他钙质,就满足了身体对钙的需求,没必要去买高钙奶来补钙。

此外,添加太多的钙,则容易造成蛋白质体系的不稳定,使得蛋白质沉淀,影响口感和品质。

没必要买高钙奶,纯牛奶就能很好地满足补钙需求。

04

错误四:吃药前后喝牛奶

吃药前后,别吃喝牛奶。这一点慢性疾病患者,中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轻则影响药效释放,严重的,还能增加药物毒性。

因为牛奶与药物同服时,可在药物表面和胃黏膜形成一层薄膜,待薄膜被消化吸收后,药物已错过了最佳吸收期,因此降低了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这些药不能与喝牛奶一起服用:

地高辛,牛奶中钙可能增加地高辛的毒性;

止泻药,被牛奶“包裹”而失效;

四环素类抗生素,与牛奶中钙在肠道螯合,减少药物吸收;

含铁的药物,牛奶中的钙和铁在十二指肠竞争吸收,减少药物吸收;

左旋多巴,牛奶在肠道分解产生大量氨基酸,阻止左旋多巴在肠道吸收;

雌激素,牛奶使代谢酶活性增加,减弱此类药物疗效。

服药与喝牛奶需至少间隔一小时。


编辑|许瑶

审核 | 仲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