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英文字体推荐:衬线体

大芬油画村2021-03-02 19:50:30

英文字体大致分成三类,衬线体,无衬线体和其他字体(包括哥特体,手写体和装饰体等)。

衬线(Serif)指的是字形笔画在首位的装饰和笔画的粗细不同,所以「衬线」又被称为「字脚」。

这种装饰线的笔画设计多认为来源于古罗马纪念碑上的拉丁字母,1968 年 Edward Catich 神父在著作《The Origin of the Serif》中提到罗马字母最初被雕刻到石碑上之前,要先用方头笔刷写好样子,再照样雕凿。由于直接用方头笔刷书写会导致笔画的起始和结尾出现毛糙,所以在笔画开始、结束和转角的时候增加了收尾的笔画,也就自然形成了衬线。

无衬线体(Sans-serif)则没有笔画首尾的装饰,所有笔画的粗细也相同。无衬线体在 80 年代开始兴起,在当时被称为 Grotesque(荒唐的)或 Gothic(哥特的),因为天然的技术感和理性气质,无衬线字体多为科技型企业所青睐。随着「简约美」理念开始风行,1957 年上市的 Folio、Helvetica 和 Univers 三个极具代表性的无衬线字型开始成为当代字型的主流。

因为无衬线的字体结构简单,在同等字号下,无衬线的字体看上去要比有衬线的更大,结构也更清晰,所以电子设备的屏幕上也偏好使用无衬线字体。

sans serif强调每一个字母

serif更强调于一个单词

大家常用的一些经典字体,譬如Baskerville、Times New Roman,还有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的Trajan,都属于衬线字体,能够体现传统、典雅、高贵和距离感。

衬线体变种非常多也非常丰富,衬线体由于装饰感强烈,所以在标志标题中的应用非常多,衬线体也更容易当作图形来设计使用。

以下这本册子就是运用衬线体图形化的

版式设计:

衬线体图形化的设计让版式显得干净利落

与内文形成非常强烈的视觉反差

即使被裁切

依旧具有识别性也是衬线体的特征

裁切跨版的设计

给受众的视觉是文字空间更大

具有无限延伸的想象

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衬线体大致可分类为:

古罗马体(Old roman)

旧风格体(Old style)

过渡字体(Transitional)

现代体(Modern)

古罗马体和旧风格体

是类似手写的衬线体,笔尖会留下固定倾斜角度的书写痕迹,O字母较细部分连线是倾斜的。传统书籍正文通常用旧体排版,适合长文阅读。

过渡体和现代体

比例工整,没有手写痕迹,O字母较细部分连线是垂直的。体现了明快的现代感,给人冷峻、严格的印象,缩小后文字易读性比较差,一般在标题上使用。

源于古罗马时期的碑文字体,出现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小写字母出现的。

Trajan(图拉真)继承了古罗马字形特点和比例特征,传达出古典的传统感和非常经典的气质,由于罗马时代还没有使用小写字母,因此字体全部都是大写字母。

Centaur(半人马体),

具有史诗般正统风格,并加入了小写字母。

旧风格衬线体O字母较细部分连线依然是倾斜的,但字母宽度差异较小,笔画粗细过渡较缓和,括弧型衬线,复古传统,易于阅读。

Garamond(加拉蒙)是非常经典的旧衬线体,字体优美清晰,雅致庄重、圆弧形衬线过渡流畅自然。

Times New Roman(新时代罗马体)将典雅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凝练又不失呆板。Windows从3.1版本开始就一直附带这个字体,由于其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经典外观,所以常被选为标准字体之一。

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中叶,由于在风格上处于现代体和旧体之间,故名“过渡体”。O字母较细部分连线不再倾斜,笔画宽度的反差较大,衬线比较利落干脆。

Baskerville(巴克斯维尔体),诞生于英国却最先流行于美国的字款,早期美国政府的官方公文字体。给人古典、高贵的感觉。

Caslon(卡斯隆)笔画清晰、优雅,是活字时代的大热字体。活字时代有一个说法: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就用卡斯隆,足以说明其应用的广泛性。

出现在18世纪末,特点是极细的衬线,强烈的笔画粗细对比。有着锐利的工业感,同时也保留着传统的衬线元素,显得现代而优雅。

Didot(狄多)强烈的笔画粗细对比和水平衬线,既符合现代的简约几何造型,又继承了古典衬线体的特点,时尚、现代、优美,被当今时尚行业所广泛应用。

Bodoni(波多尼体)字体粗细对比强烈,给人优雅浪漫的感觉,笔画在保留优雅字形的同时更加粗壮,相对Didot来说更硬朗一些,非常适合运用在标题和广告语。

来源:LOGO研究所、艺海拾贝Desig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