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夜话〗三屯营古城的三所小学堂

来源:1995年12月编迁西县文史资料第3辑《古塞撷丛》

作者:陈贺然 王泽余

编校:马瑞宏

网络图片

三屯营因镇府所在,文化教育一直比较发达。尽管那时的教育对象仅限于封建官僚和地主豪绅家的子弟,但仍为民国初期的国民教育奠定了必要的人才基础。满清覆灭,国民政府大举废除旧制,“革新”天下。正是在这一时期,三屯营积极响应“创办新学”之倡导,从1914年到1917年陆续创办了三所小学堂。在当时来说,这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

三所小学堂中,最先创办起来的是男子完小。该校分初小和高小两个部分,初小设在东街精忠庙旧址。该旧址原为张继清所设的私塾,1914年改办为国民小学后,废除四书,改授国文、算术、修身。教师有杨茂臣、杜文章、周连忠等。

与初小建立的同时,在大西门外的观音寺址还创办了高级小学,校长由原私塾教师张继清担任,纪玉山任校董,庞继生任事务,教师有吴沭清等人。第一学期学生入学后,先预备半年,然后才转为正班,学制3年。开始,学生人数不多,仅设1个多级复式班,后来逐步发展为各年级的单式班。课程设置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英语、生理卫生、修身、音乐、体育、手工、美术。

当时,学生年龄一般都比较大,且多为富家子弟,贫寒子弟无缘问津。办学经费主要靠当地庙产和香火地租,此外也拆除了一些旧庙,变卖了一些砖石木料。当时,这些举动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认为这是对神灵的亵渎,对封建法统的叛逆。恰在此时,校长张继清的四子失足落井而死。一些群众又借题发挥,说拆庙办学是触犯神灵,儿子落井是因果报应。尽管张继清不相信这一套,但最终还是因幼子夭折和舆论的压力,思想受到了沉重打击,辞去了校长职务,转赴遵化任教。

张继清辞职后,庞继生接任校长,杨印墀接任事务。1924年高小改为两年半,由多级复式班改为单级单式班。当时教师有马教宽、赵注川、高庆成、鲁明印、吴敬一、周连忠、刘福堂等人。这些人多为大学毕业生,学识渊博,教导有方。刘福堂是武术教师,还有一名鼓号教师教习鼓号。他们组织鼓号队,发给学生木制毛瑟枪,对学生实行军事训练。学生身着制服,列队行进于古城大街,鼓号铿锵,威武雄壮,人心大振。学校办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远近学生纷至沓来,极为一时之盛。

东街小学这时也聘请了一批思想先进的青年教师,如王冥生、王会元、刘生捷等人。为了破除迷信,倡导爱国,他们组织学生走向街头,积极宣传男人剪辫、妇女放足、抵制日货。师生的反封爱国行动,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革新思想广为传播,多数群众对新学从怀疑转为信任,从反对转为拥护,学生渐多。

三屯营男子完小不论在反对封建迷信、宣传抗日爱国方面,还是在传播科学文化、培养人才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29年,学校发生29名学生遭绑架事件,后来虽然脱险,但因解救费用过重,官府毫无补偿,校长庞继生被控解职。庞继生解职后,由王乃堂、潘梦余任校长,高小由观音寺迁入城内,与初小合并,原有教师亦大多离职。后来,学校又聘任了一批教师,如傅雨人、刘墨卿、马树生、张子书等。再往后,该校又有朱朴轩、赵成芳、张佩文、庞欣波、吴敬一等任校长。

在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1917年,三屯营还建立了一所女子小学,校址在都督府左边总衙门旧址。

当时,因群众思想尚未从封建枷锁中解脱出来,敢于送女孩入学的人很少,所以教师也仅有杨茂臣等几个人。后来学校越办越好,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遂把女校迁到了样城胡同赵连福家后院,建立了女子完全小学,徐永贞任校长,庞春儒任校董,教师有杨佩卿、王云五、王耀华、徐洁琴等。以后又迁到了戏楼李家院内。直到1943年伪治安军撤离三屯营,形势动荡,女校才停办。

同期出现的还有一所城隍庙私立小学。1914年,三屯营男校初建时,因动用庙产曾与景忠山住持发生过争执。经多方调解,景忠山住持情愿将城隍庙腾出,成立一所私立小学,以保留山下的部分庙产,这所小学就是城隍庙私立小学。在办学方法上,该校虽然保留了私塾旧制,但在设科上却是新旧结合,既教新制课本,又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商贸人才,自始至终为多级复式,由周步丹一人执教。

周步丹不但崇尚旧学,管教方法也是封建家长式的。学生要身着长袍,衣帽整齐,仪表端庄;到校要先拜孔子,上下学要结队而行;若触犯校规,则戒尺相加,动辄几十板子。学生慑于师威,个个循规蹈矩。尽管如此,周步丹的校规和教学方式还是颇受家长们的赞许。

该校直到1941年周步丹病故才停办。

(0)

相关推荐

  • 安徽阜南:焦陂镇闫庙小学开展推门听、评课教研活动

    2021年4月22日整理 为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的检查与指导,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教师授课质量,4月21日下午,焦陂镇中心校林海波校长.姜涛副校长一行来到焦陂镇闫庙小学,开展推门听.评课教研活动 ...

  • 况永夫丨古城西安研修小记(行走散文)

    都说"一朝步入西安,一日读懂千年."带着这个愿景出发,期待为时五天的"中小学校长综合素养提升研修"收获满满. 8月6日上午8:55分--萧县北站启程,风驰电掣, ...

  • 忆徐溜中学

    忆徐溜中学 □李鹏 徐中原名叫文科, 纪念烈士周文科. 苏家有龙周家虎, 革命老区英烈多. 五九年里办初中, 徐溜街南公路东. 绿色田块三处屋, 远看亮亮红通通. 边远乡村见初中, 干群心喜乐融融. ...

  • 华县杏林小学百年变迁史

    华县杏林小学百年变迁史 作者 李子华 华县杏林镇耐村正东约百米处有曾有一座古老的太王庙,该庙在回民起义时被焚.后仍在原址重建,计有山门,有献殿.上殿各三间,东.西两边建有道房.至于庙内所敬何神(或人) ...

  • 栗旭晨||百年东小 有容乃大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走进梅林小学】这所农村小学不简单

    梅 林 小 学 位于宁海城北的梅林中心小学前身为紫文乡中心国民学校,创办于1942年,1952年定名为梅林中心小学,一直沿用至今.学校环境优美,办学设备日趋现代化.几年来,学校在重视提高全面教育质量的 ...

  • 新征程、新方向——阜南县第十二小学春季开学典礼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2021年3月5日整理 在这个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日子里,阜南县第十二小学全体师生齐聚操场,拉开了开学典礼的序幕. 开学典礼共分为三项:第一项,许艳许校长为本次开学典礼做出 ...

  • 【灵璧故事】小编老师的老师的故事,灵璧人应该有记忆~

    我的老师 张 子 平 先生 文/抱璞斋主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我的老师张子平先生,1957-1958学年度,在梨树小学虽然只任我六年级一年的语文课,但在小学老师中,我对他的印象是最深刻的.1957 ...

  • 河北遵化发现三屯营《重创三屯营北城台紫极宫记》古石碑

    编者:王亭贯 三屯营是三选而定的蓟镇驻地,故称为三屯营.蓟镇"初设桃林口,移于狮子峪,天顺又移三屯营".<重建辟三屯营城记>,戚继光明确说出了蓟镇先后经过三次移址,从桃 ...

  • 【迁西夜话】新集凤凰山道士考

    来 源:<迁西文史内参>(迁西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办,王书珍主编)2011年第1期(总第001期) 作 者:李岫春 撰稿时间:2009.10 在清嘉庆年之前,凤凰山南海紫竹院只有两间草房,没 ...

  • 【迁西夜话】津西铁厂的建立与发展

    来 源:<迁西文史内参>(迁西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办,王书珍主编)2011年第3期(总第003期) 作 者:李作九 撰稿时间:2010.09 津西,这里指天津市投资方(原材料资源开发公司)和 ...

  • 〖迁西夜话〗烽火岁月(1).我的苦难经历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潘振洲 撰稿时间:2009年6月 本文作者潘振洲 我是本县新集镇潘杖子村人.父亲潘荣江,19 ...

  • 〖迁西夜话〗激情年代(3).大峪林场的建立与发展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傅兴业 撰稿时间:.2009.07 网络图片 大峪林场始建于1963年,其前身为唐山地区商业 ...

  • 〖迁西夜话〗从政经历(10).潘家口水库工程遗留问题的处理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李作九 撰稿时间:2008.09 网络图片 1973年7月1日,我(时任潵河桥工委书记)到县 ...

  • 〖迁西夜话〗我县安装的第一台电视机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赵振山 撰稿时间:2008.07 网络图片 1970年8月18日,县革命委员会机关安装了一台 ...

  • 〖迁西夜话〗人物琐谈(1).王连西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赵 荣 撰稿时间:2008.12 网络图片图片 王连西,又名王清泉,祖籍迁西县照燕洲村,民国 ...

  • 〖迁西夜话〗人物琐谈(9).张金祥 张大兴 张 帜 张顺兴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赵成洪 撰稿时间:2008.10 张金祥 舅舅张金祥,化名张兴国,本县三屯营镇六宝峪村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