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打赏,父母“悠”着点,原因就在“德西效应”!
文/诺妈
“好儿子,真乖,给!”儿子抡着小拳头替老公敲完背,老公慷慨地掏出一块钱“打赏”给儿子。
“谢谢爸爸!”儿子乐颠颠谢过爸爸,顺便还亲了一下丈夫的脸,然后向我来报告他的喜讯。
是的,最近儿子正在自己攒钱,他想要买在超市看中的“桌球”玩具。攒钱挺不容易的,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于是丈夫借机好心地赞助了一下。
几天后,老公下班,无意说了一句:“忙了一天,腰背真酸!”
一旁正在玩耍的儿子听见了,立马跑过来,关切地说:“爸爸,我帮你捶捶背!”
小拳头如雨点般砸在身上,老公无比享受。结束之后起身,儿子摊开手掌说:“爸爸,你要给我一块钱!”
老公脸上诸多复杂表情,无法形容。然后,我听见他在教育儿子:“爸爸辛苦工作一天,你要关心爸爸,不是帮爸爸捶一次背就要一块钱……”很明显,丈夫在圆他上次的教育观。
接下来的日子,如果老公再召唤儿子来捶背,小家伙明显没有那么积极了,有时候甚至会用“我正在玩”为理由,找托辞。
好心打赏,结果堵了一条孩子关心父母的途径。这样的生活小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甚至引发出一个父母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该不该对孩子实施奖励政策?怎么奖才能有效促进孩子的行动力?
奖励是需要的,它能有效督促孩子去达成目标;但是怎么奖,却有讲究,父母最需注意的是:避免“德西效应”。
所谓的“德西效应”是美国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所做的一个实验。他把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体无奖励;第二阶段:一组奖励,一组无奖;第三阶段:无奖,自由活动,可自主选择是否继续进行。
测试的对象是大学生,测试的方式是在实验室解有趣的智力难题,报酬机制是解一题得一美元。结果发现:第二阶段中,有奖励的组员努力解题,待到了第三阶段无奖自由活动时,得到奖励过的组员解题人数减少,反而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奖励的组员,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饶有兴趣地进行智力解题。
由此,得出“德西效应”:当一个人在进行一个愉快的活动时,如果提供额外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他对这项活动的兴趣与吸引力。
儿子平时很体贴,我们有个腰酸背痛,他也时常愿意主动帮我们这儿敲敲,那儿拍拍。老公即便不给他“一块钱”奖励,他也会心甘情愿帮着捶捶背。
主动关心父母,被夸一声“好孩子”,这是孩子发自内心愿意做的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一个人做事的“内在动机”,夸奖就是孩子得到的內感报酬。但是,这个时候,老公的“一块钱打赏”成为了外加报酬,让孩子转移了目标注意力,把对父母的体贴转换成了“赚钱”,于是接下去同样一个处境,在没有打赏情况下,孩子自然变得不爱去做了。
学龄前的孩子,我们时常会以“如果你能好好吃饭,我就给你买玩具!”结果你会发现,孩子确实好好吃饭了,也如愿得到了奖给他的玩具。但是很快,吃饭又成为问题,当你再提出要求时,孩子同样也提出了他的要求,想要另一个玩具。
而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最常挂在家长口头上的莫过于“好好学习,如果你下次考试能够得第……名,我就给你买……”省略号当中的许诺,要么是钱,要么是孩子心心念念的电子产品,手机或者游戏机。同样,物质奖励渐渐失灵,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把学习作为交换奖赏的筹码。
“孩子的确表现很好,难道就不能给他奖励吗?”
物质奖励也不能完全被否定,父母的奖励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利的,在奖励的方式上,我们不妨换一换。诺妈这里举两个小例子,或许对你有启发。
我曾经看到一个朋友对孩子进步实施的奖励方式,觉得挺不错。孩子每一次表现好的时候,或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时,这位妈妈会用奖励星星的方式为孩子积攒下来星星,星星的个数最终能够兑换孩子的愿望。最终她的孩子用大半年攒下的星星,圆了草原之行。这样的间接奖励,显得更有意义。
而一生培养出五个博士子女,被众多媒体称为“人才魔术师”,被著名主持人鲁豫亲切称为“博士老爹”的蔡笑晚老师,在培养自己子女的时候,也用过奖励法,并且成为他们家的传统。蔡笑晚老师给六个子女都亲手制作了一张“存折”,存的不是钱,而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逢年过节,孩子就把“存折”上的数字兑换成零花钱,高高兴兴挑选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成为孩子心里又期待又美好的事情。
所以,在给孩子奖励这件事情上,父母们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多给孩子精神鼓励,慎用物质奖励!
不承诺直接对等交换,给孩子的物质奖励,最好以礼品的形式送给孩子。
物质奖励,尽量奖励对孩子身心健康都有帮助的物件,比如书,比如体育用品。
把点点滴滴的奖励换个记录方式积攒起来,用以兑现孩子的愿望。
每一个父母之所以愿意对孩子用物质奖励,大多都是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但孩子能不能好好学习,最关键的却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在家庭教育中,避免德西效应,把奖励当做偶尔的意外惊喜,或许能够收获更大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