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向前再走一步,后果细思极恐,却普遍存在
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正谈论某人,一推门,某人进来了,这时候一定会有人说,说曹操曹操到。
在讨论学习是否有用的时候,会举出一些例子,某人学习不好,从小调皮捣蛋,最后开了大公司,雇佣了班里学习最好的同学,意在说明“学习好不如情商高”。
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例子,人们检查从战场上归来的飞机,发现机身部位中弹较少,而机翼却被打得千疮百孔。此时有人建议加固机翼,而他们不知道那些机身部位的油箱中弹的飞机没有飞回来,他们分析的是飞回来的飞机,得出来相反的结论,实际上需要加固的恰恰是机身而不是机翼。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实际上,当人们提了很多次某人,某人都没出现,只注意到某人出现的这一次。
很显然,如果统计所有人就能发现,那些调皮捣蛋不学习的人的成功率远远小于那些学历高的,而人们选择性地关注了个别情商高的,得出了似乎高学历等于低情商等于不成功的结论。
第三个例子更明显,用幸存的飞机作为分析样本,得出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
然而在多数人眼中,说曹操曹操到,调皮捣蛋的学生有出息,机翼满是窟窿的飞机还能飞回来,只是机缘巧合。正是这一次次的机缘巧合,让事情得以继续发展。
这些关键节点可能成为事物发展的拐点。如果在关键节点认真反思,事物可能会沿着正确的方向进展,如果忽略了这个拐点,认为这一切都是“机缘巧合”,那么,一切都会沿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很遗憾,多数事物都是所谓在“机缘巧合”中延续。
无巧不成书,一篇小说的情节得以延续建立在机缘巧合上,一些人春风得意也建立在机缘巧合上,一些事顺风顺水可能还是机缘巧合,幸存者展现出巧合的一面,而掩盖了规律的一面。
幸存者在舞台中央,不幸者已经退出舞台,终结了对应的线索。
缘聚缘散,这种机缘巧合成就了逆淘汰,而我们看到的一切可能就是逆淘汰的结果。
你的朋友、你的婚姻、你的职业、你的事业可能都是逆淘汰的结果,更为可怕的是群体的逆淘汰可能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逆淘汰。
事物在每一个停顿的时刻都可能出现拐点,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思考。
用机缘巧合延续幸存者偏差,就成为偏离初心的第一步,这一步在机缘巧合的包装下,显得合情合理,看起来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而顺利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如果在停顿处静下心思考,想得全面点,决策从容点再从容点,很有可能又能回到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