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的前世今生
粉彩,这样一个能与青花并列的光辉的名字,却在大清帝国走过了猝然兴衰的历程,其后登场的浅绛彩也如流星划过,转瞬即逝。它们如此耀眼,又如此短暂,在中国陶瓷史上极具代表性。
胭脂红地粉彩缠枝莲纹绶带葫芦瓶
粉彩瓷是景德镇著名四大名瓷之一,迄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的美称。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特有的艺术风格,色泽晶莹,瓷画精细优美,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在世界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而被誉为“东方瑰宝”。粉彩瓷器诞生于什么时代?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兴衰沉浮呢?我们从粉彩的诞生—兴盛直至衰落,以及收藏前景慢慢解析吧。
一、年代阐述
粉彩瓷器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粉彩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粉彩其作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烧烤而成。
二、历史背景
粉彩是传统制瓷业诞生的最后一个品种,细说起来,粉彩的诞生很有些机缘巧合的味道,一切还得从珐琅彩说起。珐琅彩本是外来物,由于深受清皇室的喜爱,官廷铜器、玻璃器上随之多用珐琅彩 。深受珐琅彩的影响,于康熙中期出现。
早期康熙的粉彩瓷纹饰和施彩的风格简朴,色料粗糙,施彩浓厚,在器物上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胭脂红,其他色彩仍用五彩装饰。
清康熙 粉彩百花纹葫芦瓶
雍正时,由于皇帝的爱好和需求,景德镇御窑厂大量烧制粉彩器,粉彩瓷已可以作为当时上层阶层的日常生活用瓷。因此,粉彩瓷无论从技艺还是从釉料上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在雍正时期,粉彩已成熟并在此后成为景德镇彩瓷的主流。
清雍正 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盌 (一对)
至乾隆一朝,清代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此时,景德镇聚集了一代名师巧匠,在总结和发扬前人艺术的基础上,把清代制瓷业推向创造性的阶段。粉彩在乾隆时广泛制作,由原来单一的白地着彩,发展为多种彩色地相配,或一开光,或以各色为地勾出图案纹饰,具有铜质珐琅的效果(图一),被称为“九江瓷”。在乾隆朝以后,粉彩的发展开始缓慢,其造型式样,图案等都没有什么突出的创新之作。
清乾隆 粉彩九桃天球瓶
直到民国时期,出现一大批技艺精湛的艺人仿前朝的名瓷,以应市场的需求,这些仿古瓷中尤以粉彩出众。
三、由兴盛至衰败
1、乾隆朝是粉彩发展的转折期。
前期,因弘历的审美偏好,粉彩一改雍正时的秀丽淡雅,展现出繁缛纷杂的风格;后期又沦入程式化的窠臼,创新力急剧衰退。这与当时文化思想禁锢严苛、闭关锁国政策的出台有着很大关系。刚刚诞生不到百年的粉彩,在此时渐显颓势。
嘉庆朝,因颙琰不喜珍玩,粉彩毫无发展。《江西陶瓷史》载:瓷艺渐趋低下,质量有所减退,品种数量亦有所减少。
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战火连天,政治混乱、民生凋敝,民族瓷业遭受巨大冲击。粉彩虽依然占据着彩瓷的主流地位,但复杂的轧道工艺已经非常少见,万花堆粉也几乎绝迹,体现出国力日衰对瓷业的影响。
清代同治 粉彩八吉祥盖碗 (一对)
光绪朝,因洋务运动的发展,国力有所恢复,为慈禧几次大寿烧制的贺寿瓷,质量较前朝明显提高。此时的粉彩受当时盛行的浅绛彩影响,敷彩绵薄,色调柔和。
清光绪 粉彩百蝶赏瓶 (一对)
宣统朝时间极短,但粉彩仍然继续烧制,基本延续光绪风格。时至民国,新粉彩以工艺、材料方面的巨大优势迅速崛起,彻底取代了粉彩的地位。
粉彩的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因此,当其沿革以清晰的脉络呈现在我们面前,也就不难发现,粉彩虽与青花齐名,但后者历经800年不衰,粉彩却与大清帝国的起落融于一体,自清始,自清终。
2、 战火连天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紧闭百年的大门,其对国内政治经济民生的冲击暂且不论,仅从对瓷业影响的角度,集中表现为税率的不公、洋瓷的倾销和西方审美的冲击。
税率的不公
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腐化生活、支付战争赔款,于国内大肆搜刮,民族手工业被高额税率压榨。《景德镇陶业纪事》记载:
试观今日镇瓷,其出口也,本镇有出口锐,及至湖口,则有出口正税,至是而后,其所至之地,无不有税。故商人办货,例须加入百分之六十于成本中,而各种营业杂费不与焉。
可见当时景德镇承担着相当繁重的营业杂税,大大降低了瓷业生产积极性。
另一边,洋瓷却享受着极为优惠的税收政策。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洋货缴纳二点五的子口税后,便可行销全国。1872年,英国又逼迫清政府同意中国商人贩卖洋货,同样享受子口税保护。
总体来说,粉彩的衰落有各种因素,如战乱导致经济基础崩塌;自身工艺缺陷;发展到后期的繁缛画风等。但清廷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和一系列严重制约文化发展的政策,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思想文化活力被扼杀,才是粉彩衰败的主因,战争只是一味加速剂。
另一方面,西方的侵略也加速了国人的觉醒和艺术领域的革新。具体到陶瓷艺术,则集中表现为浅绛彩的崛起。这个我们今天暂且不提。
四、粉彩的价值
俗话说, “一粉彩顶三青花”,在拍卖记录中,因为清代粉彩瓷器备受藏家钟爱,似乎每次都能在拍卖会上拔得头筹,屡创拍卖高价。2004年,清代乾隆“胭脂地粉彩花卉纹梅瓶”以4150港元成交,创下当时清瓷器世界拍卖最高纪录。近几年粉彩瓷器拍卖价格一直走高,往往呈现出有价无市之势,而这下面这件2010年英国伦敦Bainbridge拍卖会拍卖中,以约5.5亿人民币价格成交的,成为目前为止最贵的中国瓷器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
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拍卖时间:2010.11.12
拍卖公司:英国Bainbridges
成交价:5.54亿元
2010年英国拍卖行拍出清乾隆年间粉彩镂空“转心瓶”,以折合人民币5.54亿元的高价一举刷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拍卖纪录,这一成交价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中国艺术品交易的最高价格。
总的来说,粉彩瓷器作为软彩瓷器,通过在彩料中添加玻璃白来呈现效果,其特性就是温柔婉丽,润泽淡雅,在清代的瓷器中是一股清流,特别是康熙与雍正年间的粉彩瓷器,更是端庄大方,秀逸非凡。至于乾隆时期,才转向繁丽富贵。不管是哪一个时期的粉彩瓷器,都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当然,最优质的还是康雍时期的粉彩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