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那些“和常识相反的”事物,是纯粹的猜想还是真实的存在?
反粒子
1932年的时候,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并证实了反粒子的存在。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目前人类世界的一切微观粒子,都有其对应的反粒子。粒子和反粒子的质量、自旋、平均寿命和磁矩大小都相同。而如果粒子带电,或者有自旋,那么,反粒子就会带相反的电荷和相反的自旋方向。
同时,粒子和反粒子如果相遇,就会发生湮灭的现象,就是合并然后转化为光子,将能量释放出去,质量和能量的转化过程,遵循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虽然现在人类还无法量产反粒子,但是反粒子的存在已经毋庸置疑。
粒子和反粒子的产生,发生在宇宙大爆炸时期。宇宙大爆炸将能量转化为质量,也就是各种粒子,最终构成了现在的宇宙。可是,科学家目前仍然没有搞懂:粒子和反粒子应该是成对出现的,为何我们的世界只有粒子,几乎没有反粒子呢?它们究竟去哪了?
暗物质
根据科学家的探测,地球的质量大约是59.8万亿亿吨,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左右。而宇宙中最重的黑洞,甚至有660亿倍的太阳质量。
可是,即便如此,宇宙中所有的恒星、黑洞、行星、弥散气体……一切看得见的物质,加在一起的质量,也仅仅占了全宇宙的4%左右。
那么,另外的96%跑到哪里去了?
这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
根据科学家的理论,暗物质和暗能量或是宇宙的主宰。它们和万有引力相反,提供的是斥力,让所有的物质相互排斥,这就是宇宙膨胀的动力源。
可是,暗物质的神秘之处在于,它们与光子并没有什么反应,因此我们无法看到它们。它们的性质是如此神秘,让我们无从观测和寻找。尽管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寻找暗物质,但说得夸张一点,我们几乎是一无所获……
负能量
不仅粒子、物质有相反的形式,甚至能量也可能有相反的形式,这就是负能量。
根据爱因斯坦的只能方程,能量和质量是直接相关的。因此,负能量也就意味着负质量。
和暗物质、反粒子相比,负能量的理论更加初始,也没那么热门。
部分科学家认为,宇宙大爆炸的时候,不仅仅有正反粒子的同时出现,也有正负能量的同时诞生。正能量形成了我们看得见的世界,而负能量则成为了万有引力等物理现象的源头。
白洞
白洞可能是本文里存在的可能性最低的一个了,目前还完全没有任何真正观测到的报告。
在黑洞被发现之后,人们始终好奇:黑洞吞噬的物质都去哪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白洞的概念。就像黑白的相对应一样,白洞的性质和黑洞也完全相反,它从不吞噬物质,而是将黑洞吞噬物质喷射出去。
不过,由于目前我们还没有观测到白洞,有科学家认为白洞连接的是平行宇宙,所以我们看不见。
但随着霍金提出霍金辐射之后,我们知道黑洞也会释放物质。目前来看,白洞存在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如果一直没有发现报告,恐怕白洞的概念将会被人们淡忘。
总结
看起来,不仅哲学是辩证的,科学也是辩证的。有正,必有反。
不过,哲学和科学本就息息相关,并非完全独立。
或许,有的时候,利用哲学来思考科学,也会有所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