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芳菲》里这个小寡妇角色被刘亦菲扛下来了,她完成了挑战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国内最有水准的A类电影节,入围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也具有较高水准。

电影《烽火芳菲》是今年入围金爵奖的开幕影片,执导此片的是丹麦导演比利·奥古斯特。

电影具有一定水准,这个所长不怀疑,但对于该片的题材,所长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这种战火中爱情,国人与国际的紧密协作,已成为一种电影类型司空见惯,比如《战火中的芭蕾》、《黄石的孩子》,还有张艺谋的《金陵十三衩》。

但这部电影最让所长感到好奇的是它的女主角,刘亦菲扮演的寡妇英子,因为所长实在想象不出一个“仙女”坠入凡尘之后是如何一种状态。

作为一个女演员,刘亦菲的确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突出气质,那就是“仙”气十足,网友们叫她“神仙姐姐”名副其实。

但这样的气质总是一把双刃剑,不好的一面就是容易使自己的在角色上定型,要改变,就是在挑战自己。大家都知道,人在到了某种程度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现代爱情片还好,具有抗战背景的电影怎么看怎么都不属于“神仙“姐姐的范畴。所以所长断定,这部电影最大的挑战就是刘亦菲,反之,这个角色也是刘亦菲演绎生涯中的一次大挑战。

刘亦菲扮演的寡妇英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战争给她带来的伤痛几乎全部体现在了她这个人物身上,丈夫牺牲,女儿未成年,公婆需要照料,立体全方位的命苦。当所长觉得这样一个角色会把娇滴滴的刘亦菲打趴下时,却完全相反,这个角色竟然被她不声不响的“扛”了起来。随着情节的走向,危机的升级,观众竟然能在英子身上体会到一种隐忍,这种隐忍使她在一切恶劣的环境中都能处于一种安之若素的状态,这种被压抑沉重感更让人感到悲凉。

这样的女性人物很像是出自女作家严歌苓之手,母性,偶尔也流露出少女的纯真,饱含了苦难,宽恕,和对于自身毁灭付出的那种情愿。

当公婆用怀疑的语气数落前来看望他们的英子关于村长进过她房间的流言时,刘亦菲从椅子上跳起,用略带嘶哑的嗓音低吼“我从来没有让任何男人进入过我的房间”。这一段是英子这个人物在片中唯一的一段有过激表现行为,这是她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环境压抑中情绪的爆发,也是她心底女性意识的觉醒。刘亦菲对这段戏的情绪拿捏是比较准确的,沉默中的爆发,不激烈却饱含力量,很有震慑力。

最令所长刮目相看的是刘亦菲扮演的英子与美国男演员埃米尔·赫斯基的对手戏丝毫没有违和感,因为这是此类影片中易出现的通病。中西结合,说的容易,演起来是真的难。刘亦菲代表着东方文化中女性那种牺牲与奉献、坚韧与痛苦、挣扎与包容与美国飞行员代表西方文化形成巨大反差,而这两种极致的文化竟迸发出了强烈的火花,让观众只需眼见便知是真爱。

电影没有煽情,这与英子这个人物本身的性格很契合,她在片中对美国飞行员的三次笑容是她在片中的仅有的笑容,也是她死了丈夫之后为数不多的几次笑容。前两次是她在厨房中望向屋内的美国飞行员嘴角展露出来的,这是两人之间第一次出现这种有深意的目光碰撞,前后连续两次说明英子在飞行员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丝希望;最后一次是英子在临死之前,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望着声嘶力竭的飞行员再次扬起了嘴角……

人物定格了,精神却永恒了。刘亦菲也不再是“神仙姐姐”了,她是开在战火中,不败的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