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通天地式的华夏断代史如何能接近真实?
抛弃古文字破译而地毯式的挖掘有何意义?
华夏历史的断代工作,已经走进死胡同,已经被西方学者逼进墙角。泱泱5000年历史,只剩下3000年!而且按着西方人制定的史学定义,还在一步步地倒退。
在清朝以前,没有人怀疑三皇五帝的真实,没人怀疑华夏5000年历史;
到了70年代,在课堂上只能学到夏朝历史;
到了90年代,在课堂上只能学到商朝历史;
到了现在,仿佛从天而降的商朝,也只保住了中晚期。
一个脉络分明,沿袭有序的大华夏,就这样分崩离析!
按唯物主义所认知的,事物由小而大,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去推演:
周朝一定比商朝大而先进;
商朝一定比夏朝大而先进;
夏朝一定比三皇五帝大而先进,
那么周朝、商朝是国家;
夏朝就是原始部落;
上溯到三皇五帝的时代,只能是居住在山顶洞里的野人啦!
但回头去看看《神农本草经》,看看《黄帝内经》,看看《山海经》,中国的学者们,又开始质疑原始人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智慧?
如果我说:我们华夏断代史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肯定会博来一片骂声。但处于华夏将复兴之际,不得不挺身而出,告诉你们:
第一:华夏历史是严格遵循易学而写。脱离了易学的华夏断代史,永远也不会接近真实。
第二:华夏有文字的历史不限于商朝、夏朝,五帝时代就有文字,而且已经出土。只是我们炎黄子孙把它叫外国文字——印度河古文字。
我先说第一个问题:华夏历史遵循易学而写
如果我们考证华夏历史,不将易学体系纳入其中,而是把唯物主义贯穿其中,那考证出来的一定是伪历史。因为在华夏历史时期,祖先们信奉的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天人合一,例行天道。也就是说:上古的人文历史是与天上的天象一致。每一颗星辰,各有其主。
举个列子说:
上古母系氏族弇兹氏有玄女、兹女、须女(或作索女、素女)三位女皇,天上便有婺女、织女、须女三颗星。这就我们中国祖先的天人合一易学理念。因此华夏上古的天文和人文密不可分。
《汉书·地理志》:“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
《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
《史记·天官书]:“南斗、牵牛、须女皆为星纪,于辰在丑,越之分野,而斗牛为吴之分野也。”
那么在上古,我们的祖先认为天上哪一颗星星权力是最大的呢?现代人一定回答是太阳,因为课本里就是那样说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实则不然,太阳再伟大,在祖先眼中,它都是一个打工仔,晨升夕落,忙碌不停。而唯独只有那么一颗星岿然不动,那就是北极星。
我们的祖先认为整个宇宙都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北极星地宇宙之君,也就是太极(太一);日月光辉再大,也是绕着北极星而转,为阴阳,是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八卦系统乃至64卦系统的易学理论。
对北斗星的观测还产生了九宫。《黄帝.素问.灵枢经》说:“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唐代王冰解释说:“上古九星悬朗,五运齐宣;中古标星藏匿,故计星之见者七焉。”
北斗九星绕着北极星(太一)旋转,把夜空划分为九个环形区,就形成了九宫。《易纬》说:“太一行九宫。”
上古弇兹氏根据北斗主星七颗,辅星两颗,左辅右弼(九星悬朗,七曜周旋),行结绳七政,黄帝按“九星悬朗”制定九宫、划分九州。
伏羲以后按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继位五帝。
华夏人文历史,无不尊天地,按易学抒写。
直到现在,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伏羲到周朝的壹易学摆布历史的痕迹。
伏羲尊天道而行:娶娥皇(女娲)、嫦羲、羲和三位妻子;按东宫苍龙尾宿九星,生九子整理乾坤;按北极星6450年一轮,交替轮回,创“一幽一明,一昭一穆”轮值帝制;坐四方之台,听八方之风,以作八卦,封八子,授八艺。秉承的都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易学思想。
炎帝演《连山》,换天地,传八世,520年;
黄帝九宫破八卦,作《归藏》,传八世至舜,约430年;
夏复用《连山》,有王与无王,用岁471年;
商复用《归藏》,汤灭夏,至于纣,二十九王,用岁496年;
文王拘而演《周易》,得天下800年。
上古王朝,哪个帝王不是以易学指导人文?那个不是以卦位王天下?
不运用易学体系考证华夏历史,而一味疯狂的挖掘,这完全背离了华夏历史根源,殊不知上古无国,三代之上,天下大同,华夏历史源于天道,华夏历史与易学相生相长!舍此无他。
我再说第二个问题:华夏文字五千年
《山海经》是华夏第一部史书,伴随着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历史而产生。《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说的就是伏羲变绳结记事为图画文字的历史。可以这样说:《山海经》几乎与文字同时产生于公元前3100年。
《山海经》最初使用的文字,现在已经在巴基斯坦出土,国际上称之为印度河古文字。此种文字破译之后,与《山海经》的记载极度吻合。作者称《山海经》是哈拉帕印章的产品说明书。
下面是作者列出的五个哈拉帕印章文字破译表,看看彩色的印章文字,就是最早书写《山海经》的华夏文字。
看古文字太枯燥,还是看几枚破译了的哈拉帕印章(印度河印章)上《山海经故》事吧!
第一个《山海经》故事:应龙杀蚩尤与夸父
应龙杀蚩尤与夸父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史记·五帝本纪》也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
《古本竹书纪年》也说:“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四兽之力。以女魃止淫雨”。
看来应龙杀蚩尤与夸父当有其事。下面来看图1。
图1 应龙杀蚩尤与夸父
图1里面两人两兽。右首第一个人是端坐的黄帝。这种坐姿应该是上古的帝王专有,这个问题可以参见拙作《印章文字与哈拉帕古城遗址考辩》。
右首第二个人是豹头人身的应龙,举戈杀蚩尤。应龙隶属于黄帝部族,黄帝又出于太昊,翻开《山海经》就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太昊的直系后裔国,均“使四鸟:虎、豹、熊、罴。”。
何为“使四鸟:虎、豹、熊、罴。”?就是以鸟纪官。这个可以考正在《古本竹书纪年》太昊的后裔少昊帝挚身上:“母曰女节,见星如虹,下流华渚,既而梦接意感,生少昊。登帝位,有凤凰之瑞。或曰名清,不居帝位,帅鸟师,居西方,以鸟纪官”。
读者可能又有不解,明明说使四鸟,怎么又说虎、豹、熊、罴。
笔者认为:上古官员的称谓叫鸟,可他们率领的部族叫虎部、豹部、熊部、罴部。
黄帝就是熊部的首领,号有熊氏。而图画印章中的应龙豹头人身,当是豹部首领。
右首第三个是图腾化了的蚩尤,奋力抵抗应龙的刺杀。
为何把蚩尤画成牛?《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纵观《山海经》,炎帝就是叔均。此事可考证在《山海经》帝俊谱系中,帝俊有子八人,得姓者,皆有天下。如帝鸿销姓,少昊禺号任姓,少典后稷姚姓,炎帝叔均姬姓,后娶赤水听沃,从妻姜姓。
再参见《山海经.海内经》:“后稷是播百穀。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
“始作牛耕”,牛已经进入社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炎帝的后裔蚩尤崇牛,以牛为图腾,这在哈拉帕印章中也能看到,凡有牛图案的印章,多为伯爵。伯为长兄,古代长兄地位同父。
还可以在蚩尤的“蚩”字上考证,蚩尤是炎帝后裔。“蚩”字,上面是牛,下面属虫。“虫”甲骨文画作蛇形,炎帝图腾为蛇,可证“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这句话不伪。
右首第四个倒地死去的大蜥蜴,是图腾化了的夸父。为什么把夸父画作大蜥蜴,或称龙。龙是指鳄鱼或大蜥蜴,可以参见《周易》:“潜龙勿用”。这句话就是说鳄鱼或大蜥蜴蛰伏之时,不宜耕种。《山海经·大荒北经》也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足见夸父部族与共工部族一样是龙图腾。
根据《山海经.海内经》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和《山海经·大荒北经》:“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可以归纳出: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术器、后土,后土生噎鸣、信,信生夸父。
夸父是炎帝八世孙,姜姓,与蚩尤同宗。
透过上面这幅图画印章,隐约可见炎帝和黄帝的矛盾并不是和平解决的。而是在杀死了炎帝部族的两个主战派人物蚩尤与夸父后才实现的。
第二个《山海经》故事:西王母
对照我编著的哈拉帕《印章文字单字破译表》,查得:图0056印章文字编码:0004.0018。印章文字表音:四候。出土于哈拉帕的这枚印章,尽管没有西王母的名字,但它与《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惊人一致:“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有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不得不钦佩《山海经》的作者,这种白描的叙事手法,被他运用的炉火纯青。印章图0056完全是人面虎身,有文有尾,戴胜虎齿,有豹尾。
图0056 四(等)候(西王母)
第三个《山海经》故事:二八神
《山海经.海外南经》里记载了一件与“二八神”有关的事情,我感觉可以参考图3印章。“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
图3 帝禹印
上文中所说的羽民国就在毕方鸟国的西面,是《山海经.海外南经》里面从西南角向东南角排列的第三个国家,毕方鸟排列第四。上面的这枚印章出自于哈拉帕文明,这不能不让人与《山海经.海外南经》的“二八神”联想到一起。
印章上面共有九人:一人立于礼台之上,明显是帝,印章上的文字也如前面所考证的一样,为:帝某印。另一人好像是头领,跪于帝前,其余七人皆“连臂”,印章的背景是牧场,也就是“野”,这八人的装束皆头戴鸟羽,这与《山海经.海外南经》羽民国“二八神”的描述,除了人数少了一半,场景一模一样。
笔者认为:所谓“二八神”确有其事,应该解释为两个八人一组的神,是帝的两个南方卫队,临南海(孟加拉湾)为帝司夜。这枚印章只是其中一个卫队,这样的印章一定共有两枚,只是那枚印章遗失了,或还未出土罢了。
看了以上破译的哈拉帕印章和文字,我们炎黄子孙该放眼天下了!华夏是昆仑大华夏,不是黄河小华夏。华夏是大九州,不是大禹治水的小九州,更不是殷商以后的黄河九州!
作者主要代表作品:
《遗失的华夏哈拉帕》
《左祖右社与阳城》
《哈拉帕文明全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