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瓷塑残件的赏析与思考
在白炽灯光下拍摄
我是一个中国古瓷收藏的爱好者。曾记得早几年一个景德镇的朋友给我带来几件古瓷,接收完毕后,他又从口袋里取出一个盒子,是件影青釉的道教人物坐像,物件不大,釉水顶好,但“残”不忍睹:头上的道冠左后两侧都有伤缺,冠尚存三分之二,另脑后有刮伤,鼻尖有磕皮;首断后有多次粘接的痕迹,且粘接技术很不专业,项上留下许多污渍,好在粘接处胎、釉、色吻合高度一致,可完全排出首后配的可能;右臂腕下残缺,宽袖前端伤缺的不堪入目,左宽袖也有伤缺,就连腰间系的佩件,也因伤缺不明何物;脚和底座全伤缺,断面参差不齐、高低不平、一件坐像因伤变成卧像。凭我多年的收藏经验,从塑像胎、釉、色、工观察分析,该器物是件比较开门的南宋时期的老物件,加之釉水顶好,我还是把它留了下来。既然伤成这样,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就顺手放进柜子休养生息。
在自然光下拍摄
时间转瞬过去八年,我依然在收藏的圈子里游转。一天一个藏友卖给我件影青器物,因釉水不太好,我憋在心里翻来覆去总是过意不去,忽然想起那件釉水顶好尚在休养生息的小物件,就忙把它找出来与新购器物作个比较,此品果然不凡:釉面莹润、色光诱人,神奇的影青釉与雕刻线条形成阴影交叠的艺术效果和色光交融的特殊风彩,给人以青天碧流、如影随形的联想和魅力;青中显白、白中现青,如同流动的青白美玉;蓝天、白云、湖水、溪流相映成趣、美轮美奂,让人如痴如醉地幻入到青白交替的色光中不知往返。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个失宠八年的小东西又回到了主人身边。之后,我越看越爱,余兴未了,又拿起它细细研之,更加明白了这小东西如此动人的道理。
在自然光下拍摄
此尊道人塑像伤缺底座后高十四厘米,宽十厘米。宋代匠人采用模印、手捏、线刻、镂雕、浮雕、贴塑等方式精心制作后,加以精到细致的施釉和娴熟稳妥的装烧,使其器物造型新颖别致、形象优美生动、色彩神奇淡雅,充满生命力。该塑像总体形象趋于写实,其塑像的题材、神态、造型、衣纹装饰等都体现了面向人间的特点:坐姿形态、端庄大方、自然舒畅;人物表情、文静安祥、气韵超然;项带腰绳、精巧细致、灵动飘逸;衣纹线条、婉转多变、起伏流畅;很好的反映出宋代工匠在整体设计上独到的用心和丰富的经验。就是有一点弄不明白,瓷塑人物的面像、服装及装饰刻划相互矛盾,人物形象似道、亦佛、更象文人。更加奇怪的是,这件塑像人物表情总叫人琢磨不透,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而且瓷塑人物非常年青,眉眼间的傲气中还带有几分稚气。上述的问题仅用当前“宗教形象世俗化”的观点来解释是明显讲不通的。因为“宗教形象世俗化”只是事物的表现形式,宋代工匠为什么要用这种表现形式及表情方式来制作塑像,这才是事物的本质。
在白炽灯光下拍摄
带着这些问题我参阅了不少宋代书籍及资料,也查看了景德镇制瓷的历史,最后初步弄清了问题的真相。原来靖康年间北宋被金灭亡后,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中国北方受外族侵扰,战事频繁,大量制瓷工匠纷纷南下来到景德镇,融入当地的制瓷大军。这些工匠深受战乱之苦,极其痛恨外族入侵带来的战争。而当时朝廷的党争不断、官员的勾心斗角、上下不齐心、内外不团结是带来战祸的根源。由于大宋自立国初就推行偃武修文及佛、道、儒并倡的政策。朝廷党派和官员的政治取向、思想观念及人员组成,基本来源佛、道、儒三个门派。因此,这些心地善良、思想简单的工匠衷心希望,“三教”能合心合力为天下苍生谋生计,并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于是,就产生了三教合一的混合型人物形象的塑像,这件瓷塑就是这些工匠的杰作,也是众多“世俗化”作品中制作最精湛、反映最全面、表现最深刻的典型之作,是思与艺的完美结合,象与意的和谐统一,也是在特殊年代里、特殊背景下、特殊环境中产生的特殊产物。
看着塑像人物清新雅致,潇洒飘逸的时尚着装和端庄高雅、文静智慧的迷人表情,我仿佛幻入到政治清明、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民富庶的北宋盛世,百业兴旺的“清明上河图”画卷,像过电影镜头一样的展现在我眼前。可当我触摸到塑像上失臂破衣、残口蜇人的旧伤时,满腹心酸又涌上心头:外族入侵、烧杀掳掠、肆意横行;人民无辜、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一个贪图安乐的君主、一群勾心斗角的官员、一代腐败堕落的政权,是注定会走向没落的。南宋朝廷的烟消云散,带走了景德镇工匠的美好意愿;政权兴替的战争动乱,又导致塑像伤缺的如此悲惨。一件瓷塑的命运如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亦如此。让我们以此为证,供后人评论赏析并引以为鉴。
山远写于3月8日
(联系手机及微信号:13907436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