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长江口生态改善,鱼类增加、数量增多

作者:任翀

长江口生态环境改善。

6月23日,长江口增殖放流16.7万尾暗纹东方鲀,标志着“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生态修复”项目中的增殖放流工作全部完成。好消息也同时传来:经过3年增殖放流,以及全面落实禁捕等措施,长江口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九段沙附近区域各种鱼类出现频次增加、数量增多。

据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专家介绍,为修复长江口南槽航道的生态环境,上海自2019年起连续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此前,已放流脊尾白虾、缢蛏、沙蚕、青蛤、四角蛤蜊共4097公斤、862万粒。加上此次放流的暗纹东方鲀,项目共投放鱼类、虾类、多毛类、贝类和蟹类5个类别,中华鲟和胭脂鱼珍稀保护动物等17个物种,共放流1999万尾、113.6吨。这些水生物原本就是长江口的“原住民”,并且能构成生物链,改善长江口的生态环境。


增殖放流工作人员准备放流

例如,此次放流的暗纹东方鲀就是俗称的河豚鱼,曾经是长江南京段以下主要物种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长江生态环境恶化及捕捞量增加等,暗纹东方鲀野生种群等鱼类规模减小、资源衰退。

所以,东海所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补充长江口水域经济水生生物幼体和饵料基本要求,改善该水域渔业资源种群结构,并可减缓工程建设对相关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经过3年努力,相关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包括暗纹东方鲀在内的长江口九段沙附近各种鱼类出现频次明显增加,数量明显增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