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郊消失的“單水門”村
北京西郊玉泉山西門外原有自然村名“單水門”,其名是有來歷的。乾隆年間為了補充京城之水源,乾隆匯聚靜宜園(香山)、碧雲寺、臥佛寺水源頭之泉水引入靜明園(玉泉山) 再入清漪園昆明湖,其引水石槽現在稱之為“河墻煙柳”。
何為“河墻”?具《欽定日下舊聞考》載:“静明園西宫門外迤北有妙喜寺、香露寺、普通寺、妙雲寺,四王府北有廣潤廟等,西山泉脈隨地湧現,其因勢順流注御園,以滙於昆明湖者不惟疏玉泉已也,其自西北來者尚有二源,一出於十方普覺寺旁之水源頭,一出於碧雲寺内石泉,皆鑿石為槽以通水道。地勢髙則置槽於平地,覆以石瓦;地勢下則於垣上置槽,兹二流逶迤曲赴至四王府之廣潤廟内滙入石池,復由池内引而東行,於土峯上置槽,經普通、香露、妙喜諸寺夾垣之上,然後入静明園為涵漪齋。”其中“垣”即為矮墻,所以後人稱之為“河墻”。
但是問題來了,高高的“河墻”東西橫亙於玉泉山之西側,阻斷了南北之交通,這樣就在靠近玉泉山西門處的“河墻”上開了一個門,以便於行人駝隊穿行,久而久之,在水門北側逐漸形成了自然村,村名也就稱之為了“單水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