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 | 【“一带一路”科技园区观察】推行产学官合作模式的日本北九州学术研究城

编者按:科技园区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载体。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科技园区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活力。作为新经济智库,长城智库不仅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的科技园区发展,而且与美国硅谷等世界各地的科技园区广泛交流合作,共同探讨科技园区发展的经验与规律。2018年起,我们组织开展了“一带一路”科技园区研究工作,梳理了全球530多个科技园区,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园区展开案例研究,将于2019年8月正式发布《“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发展报告》。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一带一路科技园区观察】系列文章,以飨读者。本文为第三期:推行产学官合作模式的日本北九州学术研究城。

日本北九州学术研究城起点高、基础设施完备、目标较为明确。主导产业为IT、半导体及电子、新能源等,充分利用与亚洲各国邻近的地理优势以及与亚洲各国在环境等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取得的实际成果,把能代表本国水平的产业技术和大学等的尖端研究开发功能结合起来,创造新产业,实现高度技术化,目标是把学术研究城建成西日本最大的产业技术集成地、亚洲的核心学术研究据点。为此,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探索。

一、载体建设:

依托产学合作中心链接高端研发资源

学术研究城于2001年4月正式开园,开发建设区域在北九州市的若松区大字盐尾、大字山敷、响野、八幡西区的大字浅川、大字本城等地带,规划面积约335公顷、日间人口12000人、居住单元4000个,分三期开发。第一阶段(1995-2006)约121公顷,已建设完成,主导机构为UR都市机构(半公共的独立行政机构,负责日本的住房,以与市场挂钩的利率提供住房,但不收取与日本私人租赁相关的费用);第二阶段(2002-2018)约136公顷,由北九州市政府负责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三阶段还有68公顷园区及10公顷河道工程正在建设中。目前建成区主要包括以下基础设施:

(一)产学合作中心。是产学联手推进研究的核心设施。已入住的有英国的“克兰费尔德大学北九州研究所”、德国的“GMD-Japan研究所”、“福冈县循环利用综合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和进行信息、环境领域尖端技术研究的企业,与大学之间开展共同研究。该中心备有可容纳10-100人不等的会议室、研究室以及可租借的研究室,供入住的研究机构、企业开展合作研究之用;并可利用学术研究城配备的大容量信息网络,接受九州产业学术推进机构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能迅速地与学术城内外进行信息沟通。

(二)学术信息中心。是信息收集、发布的多媒体站。除了具有以灵活运用信息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学生为对象的信息处理教育等功能外,还对设在园区内的大容量信息网络进行管理,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通信服务。不仅设有对市民广泛开放的一般性图书馆,还设有技术信息收集所必需的理工科方面的特殊图书馆等。

(三)共同研究开发中心——产学合作中心2号馆。是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半导体制造工程研究开发的设施。对具有电子产业尤其是半导体方面的基础性技术的企业和大学合作开发共同研究进行支持。为提高基础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开发,对研究开发、试制试验、检查、设计提供支持及提供孵化等设施、设备。该中心设有功能不同的研究、开发工作室等,对从事半导体研究开发的企业开放,为其提供研究开发场所。

(四)高度信息化中心——产学合作中心3号馆。是进行有关网络或半导体设计的研究开发、人才培养的共同研究开发设施。对以软件开发为中心的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存储信息创造、风险企业培育等提供设施、设备服务,即,实施利用设施设备的共同研究、进行各种技术指导、培养研究和技术人员、开放设施设备等。

(五)会议场所。在会议楼内备有礼堂和会议室;在拥有460个座位的礼堂配备有图像设备(照相机、DVD、录像机)、电脑和同声传译设备;可用高辉度的投影仪投影各种图像源,可供地区间大学和企业召开学会和讲演会、开展交流、发表研究成果使用。并能利用远程会议系统(使用光纤和ISDN线路),在学术研究城的园区内的产学合作中心、学术信息中心、北九州大学之间实现图像和声音的实时双向传输。

(六)园区网络。该城的园区网络是支持园区内的学术研究活动的信息通信基础,由数据系统(千兆比特网络及ATM)、图像系统、电话系统构成。通过学术信息网及互联网与国内外的大学、研究机构相连接,研究人员可迅速、准确地进行必需的学术信息交换。而且还可与日本列岛纵向型千兆比特网络为首的研究用广域网连接。该城各个设施由光纤连接,园区的骨干局域网由具有千兆比特级传输能力的千兆比特本地区内的通讯网络构成。

二、模式创新:

推进日本独特的产学官合作模式

日本产学官合作创新的历史悠久,从明治维新初期开始就出现了产学官合作的萌芽状态,具体表现为产和学的自由合作,这是由当时的实学精神所支配的。在该模式长期演变的过程,既有“国家社会主模式”的政府主导特点、又有“重叠模式”的三边合作混生组织的特点。

北九州市的产学官合作模式的做法主要是在2001年3月成立了北九州市产业学术推进机构。该机构实行理事会管理,理事长由担任过东京大学校长、文部大臣、科技厅长官的有马朗人担任;成员由当地产业界代表(北九州商工会议所、北九州中小企业团体联合会、九州工业振兴会等)、教育界(进入北九州学术研究城的北九州市立大学,九州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克兰费尔德大学,以及北九州市的产业医科大学、九州齿科大学、九州共立大学等理工大学)、行政机关(北九州市、福冈县、北九州技术中心等)组成。该机构作为北九州学术研究城的促进者,与集中在学术研究城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人力、物力、智力资源实行有机结合,在形成具有吸引国内外研究人员魅力的学术研究据点的同时,将对推动地区社会和产业界合作发挥很大的作用;作为北九州学术研究城的核心,通过推动大学间合作、产学合作、地区合作这三种合作事业,将为北九州市获得新生、形成新的产业城提供动力。

三、公共服务:

整合资源以促进交流与创新

在整体布局方面,日本北九州学术研究城在建设中重视自然环境,引进太阳能发电系统、高效能能源系统(燃料电池、发电及废热供暖系统)、生活污水处理及雨水循环利用等;建设便于企业开展共同研究、便于当地居民利用的共同设施;园区内不设围栏,以利交流。

在科技资源打造方面,北九州学术研究城共有国立、公立及私立大学的四个研究生院及一个本科学院,分别是北九州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国际环境工学研究科、九州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生命体工学研究科、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信息生产系统研究科、福冈大学研究生院工程研究科、北九州市立大学国际环境工学部(本科)等;此外,还有16家公立、私立的科研机构以及47家从事科研活动的企业。

在创新创业方面,北九州学术研究城内北九州产业科技发展基金会设有创新创业发展支持中心(SME support center),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包括研究、发展、咨询、技术导师等方面,从多种角度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

在国际合作方面,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韩国技术科学院、佛罗伦萨大学等国际顶尖大学开展国际合作,在园区内建设离岸创新中心,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并有外籍学生常驻园区。

参考资料:

[1]孙刚.日本北九州学术研究城.《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6)

[2]赵丽君 苏媛.以日本北九州学术研究都市为例谈我国绿色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趋势.《住区》.2015(146-151)

[3]北九州学术研究城官方网站:

https://www.ksrp.or.jp/

推 荐 阅 读

【“一带一路”科技园区观察】注重国际化的俄罗斯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

【一带一路科技园区观察】聚焦前沿航天科技的美国NASA研究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