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灭夏路线上的“钟山”之考释------“《山海经》系列研究

夏末地望业内一般认为夏在河洛,商在豫东,商汤灭夏是自东向西。但也有一说认为夏为东夷,在山东。主张夏东说的皆以后世各家注解、春秋战国时山东地理为据,殊不知,夏、商、周三代革命,世族大家皆流迁各地,旧地地名、故事随之泛布四方,不唯山东有三代上古的地名、族氏和故事,山西、陕西、两湖、甚至江东、巴蜀皆是如此。故以春秋战国后之地理来考释三代故事经常会得出错误结论,需多方求证。

本人向来推崇《山海经》,《山海经》作为先秦重要的文献,其史料价值历来受到重视。尤其其保留了大量的上古材料,在研究三代历史上具有独有的优势。本文将采用《山海经》的材料对汤伐夏桀故事进行一些考释。

《史记.殷本纪》载:“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桀败於有娀之虚,桀奔於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嵕,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於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也有相关记载:“有人無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湯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斬耕厥前。耕既立,無首,走厥咎,乃降於巫山。”汤伐夏桀的故事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东西夏商之方位;二是灭夏路线。如本人《解读上古中国的一把钥匙------关于<山海经>所载地域及其史料价值的讨论》一文研究成果,海经中上古中国的范围在豫中。而本文《山海经》所载在经内西方,显然此故事发生地大致在郑州、新郑之间,肯定是夏在西、商在东,汤伐夏桀是自东向西。具体到路线上的地点,虽然前人作了大量材料,但仍然是矛盾重重,难以落实。

上博简《容成氏》中相关记载:“(汤)陞主自戎述(遂),内(入)自北门,立于中,傑(桀)乃逃之鬲(历)山是(氏)。汤或从而攻之,降自鸣攸(條)之述(遂),以伐高神之门,傑(桀)乃逃之南巢是(氏)。桀乃逃之南巢氏,汤又从而攻之。遂逃去,之苍梧之野。”《尚书·汤誓》又云:“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两相参照,可知陑遂即戎遂,亦即《竹书纪年》之陑。这个戎遂与鬲(历)山是(氏)是重要地标,鬲(历)山是(氏)为族氏名,作为地名则为鬲(历)山。前述《山海经.大荒西经》引用的“故成湯伐夏桀于章山,”中有“章山”,知北游先生对此认为:”此'章山’疑亦即鬲山、历山之訛誤,蓋'鬲’、'历’与'灵’双声音、錫耕对转音近,'灵’、'龙’音近(同来纽双声、耕东旁转叠韵。今鲁东地区方言 '龙’读音与'灵’同),当'鬲(历)山’古或音转为'龙(灵)山’,而'龙’古文写作'竜’,与'章’形近而讹;孟蓬生先生认为'章声跟龙声相通’,則属音近通假。”知北游先生的解释是没问题的,但我认为结论有点偏差,我认为这个鬲(历)山本字应为章山更为妥当。

《山海经.大荒西经》本节引用在西经中段“巫山”一节,所述“章山”在《山海经.大荒北经》最后一段:“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此条内容还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此“钟山”当与“章尾山”为同一座山,发音当为“钟山”更为贴切。

按经中方位,此“章山”在整个海经区域的西北角,在昆仑以北,山下有泽。昆仑我们确定为今天新密的浮戏山周边,则此海经区域西北范围在郑州到新乡一带,只有今天荥阳以北的邙山可以当之,而所谓的“章尾山”也即“钟山”,我认为就是今天邙山东南的郑州。(郑州今天已因黄河泥沙淤平,三代时或仍为高丘。)《史记.殷本纪》载:“桀败於有娀之虚,桀奔於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嵕,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与上博简《容成氏》所载有异,颇疑“三嵕”也指的是“钟山”,二者是否在上古音近可通?在此请教方家释疑。

《墨子·三辨》言“湯放桀於大水”,《吕氏春秋·简选》载“逐之至大沙”,“水”、“大水”、“大沙”即古书的流沙,《山海经·海內西经》云:“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虛,西南入海,黑水之山。”此流沙具体范围不明,总之在郑州到新密间。此间,有七里河、溱水、黄水直到新郑双洎河,水网密布,在上古三代称为流沙,也是很有可能的。“桀乃逃之南巢氏,汤又从而攻之。遂逃去,之苍梧之野。”南巢氏前人有安徽巢县的说法,苍梧之野,多属之长少。以地望衡之,大谬,不可强为解,当在新密到新郑间,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