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乡随谈|陶家咀春行

自正月初二起,我就东跑西颠,似要把去年春节“不聚集、少走动”的缺憾补上,乃至逢亲必到。也别说,所到之处大家心甜意洽其乐融融,亲友们在一起高谈着国事民意,畅叙着友爱亲情,真可谓是情谊越聚越浓,亲戚越走越亲。
几天下来,我除了在长幼间嘘寒问暖,在餐桌上觥筹交错外,还一路亲近着好山好水。

前往拜访的亲戚们,都散居在我的周边,直线距离没有超过十五公里的,且大多傍峦山而居,枕细溪而眠,只有妻子的二姨父一家犒享着那得天独厚的一汪白荡湖秀水,生活在视野开阔连畴接陇的鱼米之乡。

二姨父是会宫镇安凤村陶家咀人,家里房子就坐落在“幸福”圩的埂脚下,夹在一排真三层、准三层的小洋楼之间,中规中矩。由于乡村人建房素喜跟风和仿造,以致各家的小楼皆一式的彩墙红顶,远远看去虽是与落红后的田园村落形成了色彩互补,但确是不好辨识各家的门庭。
我们到了二姨父家,发现妻子的那些表妹、表弟们都不在。也是,表妹们已有各自的小家庭,此时要么是像我们一样在亲戚家做客嗑瓜子,要么是在家盛情款待来访宾朋。表弟们大抵是响应了政府的号召,选择留在工作所在地过年,所以他们没能在家陪着老父亲。
古稀之年的二姨父也有自己的父亲需要陪护,有着赡养的任务没有完成,因之家中并非孤单一人,况且那老太爷年事已高,近来又身体抱恙,二姨父岂敢“远游”?两辈勤俭老年汉,一双默然寡言人。
看着坐在小椅子上晒太阳的老爹爹,神志尚属清楚,他不仅能认出来客的身份,还可以接上话茬,说着流年的大或小。
我默默地注视着那九十多岁的老人家,他眯缝着眼向着前方,显得那么的安详,又是那么的心无旁骛。好一位幸福的老人,我在心里祈愿他颐养天年健康长寿。
陶家咀呢,以陶姓居多,不像我老家一带的庄名都那么的名不副实,文庄没一户姓文,梅庄更是无“疏影横斜”之韵。
咀,顾名思义,是指高出湖面的土地,地形状如一只神鸟的喙,不知是哪朝哪代,一只神鸟注喙于湖水中,生生地撑起一抔净土,给予了世世代代生活在湖区的人们一方乐土,在神鸟的庇护下,他们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陶家咀湖区只是白荡湖西北区的一隅,站在圩埂东眺,湖面被前方的矮山和人工挑筑的圩埂改构成一挂弦月,婀娜多姿、吹弹不破。
在一般人的眼里,浇筑了水泥路面的圩埂是湖水与良田的分隔线,更重要的意义是一条出行的通道,是陶家咀通向外部世界的纵轴,但在我的心里却有着特殊的寓意。
曾几何时,一抔净土养活不了陶家咀及周边瓜瓞绵绵的后人,世居于湖区的人们,不得不惯性地从事着水涨人退、水退人进的农业生产,有保障的可耕地面积少之又少,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人民的温饱问题得不到基本保障,泱泱白荡一湖好水竟成了湖区人心中的肘腋之患。
如此这般,出行自是艰难,涨水时依赖小船孤舟独桨的劳顿,退水后走的是泥泞不堪高低不平的土路,想有一条坦途绝对是奢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世纪六十年代,上级从民情民意出发,决定兴筑“幸福”圩,沿陶家咀北兴圩埂连着安凤岭街,西折转向够上原月山村。
陶家咀是湖区人追梦起航的地方,人工构筑一条“厂”字型堤坝,以期缚住脱缰时的白荡湖水,以期给茫茫一片齐潮田以幸福,齐潮田再回馈给食不果腹的广大湖区人民以幸福。
我的父亲张贤宗,就是当年率领一班泥腿子挑“幸福”圩的受领者,是带领乡亲们践行梦想的孺子牛,其时他已是脱产干部,领命就任安凤大队书记。
特殊的流金岁月,一名空降的、比芝麻官小百倍的大队书记,在政治挂帅的岁月里,既要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又不能出一丁点差池,做起事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肩上的担子该有多沉重啊。我的父亲为了幸福圩的功成,为之俾夜作昼餐风露宿,任劳任怨呕心沥血。
“幸福”圩圈成之日,是我的父亲身心俱疲之时。他付出的心血当初本就寂寂无闻,如今更是不见经传。比他筋骨更累的是那些肩挑背驮的农民,他们中既有耄耋翁媪,也有哺乳妇女,几十年过去了,健在的人们还会时常想起自己曾经的峥嵘岁月么?比如二姨父呢?我好多次想问他,但最终没开口。
经过那代人的辛劳付出,幸福圩终于建成,初始的梦想终于实现,更大的梦想亦可以借之向远方铺陈。
尔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条圩堤被安凤人持之以恒地坚守,在原来坎坷不平、稍显单薄的基础上,一点点的加固、加宽、加高,乃至成了今日平平坦坦的水泥村路,只是当年挑圩的辛苦已少有人知晓,就好比眼前这美好的春光,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又有谁会想着去岁寒冬的严酷呢?
但在我的心里,父亲挑圩的岁月,像一道光,永远不会泯灭。
趁家人与二姨父交谈之际,我走上圩堤卓立而观。
正月初四,天气晴暖春光无限,微风拂面万物复苏。初春的湖面水波微兴,一会儿它文静得像不规则的镜面,映着依堤而建、栉比鳞臻的农家小楼,还有家家门前一株株盛放的红梅;一会儿经惠风吟弄,水面可见层层鳞浪随风而起,在阳光的照耀下,跳动起无数耀眼的斑点,宛如一道道光,宛如新时代安凤人的张张笑脸。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喳喳、喳喳”,我听到了喜鹊报春的鸣叫声,欣然四顾的时候,见到了圩堤旁边一排高耸的白杨树上,有好几株的树杈上安置着喜鹊的峦巢,我以为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在我浅陋的见识里,偏信“喜鹊只在山区屋旁高大的树木上安家,不会选择其他栖息地”的教条,而且也确实没在湖区见过喜鹊安家,没想到吉祥鸟竟然也会迁居到湖区来。
难道是因为湖区近些年来环境逐年向好的缘故?是啊,打眼一看,此处是河清水晏、岁稔年丰,道路硬化、田如棋盘,绿意浸染、林木葱茏。
百感交集之余,我独自一人继续看湖养眼。
湖水多数时候是静姝的,于是它呈现出自身最温润的一面,温润得像一块碧玉,不杂一丝的尘滓。温润的湖水不负当年挑工的谆谆嘱托,几十年来慷慨地滋养着湖区一众儿女,无私地浇灌着堤内“幸福”圩万顷良田。
温润的湖水在我的眼里是无法描述的春色,春色是蓝的,蓝得晶莹可爱,这种蓝若用毛月色来比照,毛月色显然过素、过淡;若用蓝锦缎色来形容,可巧了,在我的眼里,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正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安凤人一度风靡极效行销的蓝毛线被有序摆列在一起,或然我又觉着,毛线蓝代表着扬弃掉的旧有经济形势,滞重拖累没有活力,这么一比喻,自是失去湖水的灵动性。
堤外碧波荡漾,堤内芳草萋萋。今年正月初几日里天气晴好、气温偏高,简直就是“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
这首诗提醒了我,其实这温婉的颜色就是湖蓝色呀。湖蓝色作为一种冷色调颜色,它是那么的恬雅、静谧,可以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它蓝得那么纯净、深湛,常常令人平静中产生理智,甚至变相地成为启迪人智慧的一把钥匙。
纯净的湖蓝色它还蕴含着创新理念,这创新就是安凤人打造的“一镇一品”、“一村一龙头”的新布局。

正看着,家人喊上车去拜望其他亲戚,我虽是意犹未尽没有看够白荡春晓,心里多少有点遗憾,但看到父亲曾经渴望的农村愿景都升级到了4.0版,便感到此行不虚。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

  • 陌隙风语(副本)

    凌霄.陈 关注 陌隙风语(副本) 01-10 阅读2456 有个作家梦 风语轻轻携翠叶唦唦蹈舞,婆娑枝桠妖娆成画.金色阳光尘隙背影萦绕,心路微澜旧忆新绪放逐.涟侧恋村渐近渐远,柳岸心堤油画情调.小桥流 ...

  • 心湖诗家|肖宪荣|诗词选集

    个人简介:       肖宪荣,男.生于1958年12月12日,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家住湖北省公安县毛家港镇政府.曾在毛家港镇桂丰村担任过生产队队长.团支部书记.农业技术大队长.民兵连连长.党支部付书 ...

  • 心中的圣地(59)

    离开错呐错之后,我们继续向亚热乡方向驶去. 在这个小海子的附近,我们又"遭遇"了"白屁股",这让我们的旅途再一次增加了兴奋点. 行走在藏北地区,遇到野生动物是最 ...

  • 汉川所有村社区定名啦!

    该 汉 HAN 川 CHUAN 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湖北省地名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汉川市人民政府批复,现将该市331个行政村.64个社区.9个生产大队标准名称予以公布 ...

  • 鉴 湖

    责任编辑: 山水 信息来源: 时间:2014-11-26 长江以南最早的大型塘堰工程.位于今浙江绍兴城南,又名镜湖.长湖.东汉永和五年(140)会稽太守臻主持修建,筑塘300里,灌田9000顷.绍兴境 ...

  • 文乡采风|何家姑娘游青山

    作为青山何氏后人,我从记事起就向往着心中的圣地.青山何氏发祥地--大青山,听父辈们讲述了那么多关于青山的人文典故和美景,却一直无缘一游.这次,终于狠下决心,抛弃一切俗务,跟夫君一起,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 ...

  • 文乡随谈|看《经山历海》,悟精明本末

    因为王丽坤的缘故,我最近在追电视剧<经山历海>. 剧情并非不可端倪,即便没有观瞧剧透,单从片名也能看出一二三,该剧应是一部讲述主人公负重前行,为老百姓营构美好生活的励志剧. 所谓经山历海, ...

  • 文乡随谈|说饮酒

    会须一饮三百杯是谪仙,斗酒诗百篇,慷慨激昂之人也是嗜好杯中物的,美其名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推而广之,饮酒便名正言顺有了高大上的说辞,从小酌微醺到浅醉直至酩酊,酒量的大小.心境自是不同之外,主要还 ...

  • 文乡随谈|与时俱进

    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与时俱进已经成为世界对我们刻不容缓的要求. 大润发作为曾经零售行业的巨头,被阿里巴巴收购.其前执行董事黄明端感叹: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这话不无道理,可我想除了输给时 ...

  • 文乡艺术沙龙 | 我画我谈

    我喜欢清心悦目的中国水墨画,也许是从小就与这水墨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一直对它充满无限的情感. 多少年来,我画了成千上万的写生习作.不管别人对我怎么评说,我自己一直在努力寻求更真实.更自由的表现方式. ...

  • 聆听散文《回眸,只为今生一遇》文/陶家宗,主播/云霞

    荐赏 陶家宗佳作 作者简介 陶家宗:湖北省英山县人,网名偏隅,中国网络作家会员,曾任百步亭文学杂志主编.历任县政府外侨办主任.兼任旅游局局长.出版长达24.9万字的<英山县轻纺工业志>,被 ...

  • 牛世山:湖北东北部晚商文化的新认识——从蕲春毛家咀遗址和新屋塆青铜器谈起

    摘要:分布于湖北东北部的毛家咀类遗存,以毛家咀木构建筑遗迹和新屋塆青铜器窖藏为代表,以往的代表性观点认为其时代相当于西周早期,本文分析认为相当于商代晚期,具体在殷墟二期晚段到殷墟四期.毛家咀类遗存是一 ...

  • 十日谈写作组:庚子春抗疫宅家记:“轻松宅”变成“负重宅”/舒梦

    朴树唱过一首歌,记不得歌名,却记得那一句:"惊鸿一般短暂,夏花一样绚烂,耀眼的瞬间,刹那的火焰--"人生啊,是白云逐苍狗,是一梦知浮沉,那无数个须臾.弹指.刹那,合在一起,就成了短 ...

  • 十日谈写作组:庚子春防疫宅家的那些事(上)/舒梦

    自我记事起,我亲身经历过三次灾难. 第一次是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后,全国上下防震抗震.那时我还在赣南老家,记得当时镇上的所有居民都被安排到小学操场上的防震抗震军用帐篷中,不能回家,几口大锅架起做饭.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