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唐·李商隐

隋宫 唐·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释
隋宫:隋炀帝杨广建造的行
​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省:明察,懂得。
​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巡游,大臣上表劝谏者皆斩之,遂无人敢谏。大业十四年(618),在行宫里被其部下宇文化及所杀。
​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   
​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

翻译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

  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

  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赏析
  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阅读理解

1. 两首诗题材相近,表现手法也有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两首诗都以隋朝的衰亡为题材借古讽今,都用了对比的手法。《隋宫》用“宫锦”与“障泥”、船“帆”相对比,隋炀帝一人“乘兴南游”和“举国裁宫锦”也形成对比直写皇者的腐朽荒淫,极端挥霍,导致隋朝衰亡。《汴河曲》开头两句以“汴水长流”与“隋宫化尘”作鲜明对比,见出自然永恒、人世沧桑、豪华如烟、历史无情。
​2. 《隋宫》为咏史诗,《汴河曲》为怀古诗,借用杜诗来概括,可谓一则“举隅见烦费”,一则“引古惜兴亡”。请谈谈你的理解。咏史与怀古,性质相近但有区别。咏史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怀古则多因迹起情,重在抒写历史沧桑之慨;咏史实(史实)而怀古虚(意象)。《隋宫》抓住“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这一典型事例,表现帝王南游的奢靡浪费,从而寓含奢淫覆国之戒;而《汴河曲》只就“汴水、隋宫、长堤、柳树”等带有沧桑感的物象虚加点染咏叹,抒发今昔盛衰之慨,吊古伤今之情。而正如杜诗所言,一则“举隅见烦费”,一则“引古惜兴亡”。
​3. 两首诗题材相近,表现手法也有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两首诗都以隋朝的衰亡为题材借古讽今,都用了对比的手法。(2分)《隋宫》用“宫锦”与“障泥”、船“帆”相对比,隋炀帝一人“乘兴南游”和“举国裁宫锦”也形成对比直写皇者的腐朽荒淫,极端挥霍,导致隋朝衰亡。《汴河曲》开头两句以“汴水长流”与“隋宫化尘”作鲜明对比,见出自然永恒、人世沧桑、豪华如烟、历史无情
​4. 《隋宫》为咏史诗,《汴河曲》为怀古诗,借用杜诗来概括,可谓一则“举隅见烦费”,一则“引古惜兴亡”。请谈谈你的理解。
咏史与怀古,性质相近但有区别。(咏史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怀古则多因迹起情,重在抒写历史沧桑之慨;咏史实(史实)而怀古虚(意象)。(2分)《隋宫》抓住“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这一典型事例,表现帝王南游的奢靡浪费,从而寓含奢淫覆国之戒;而《汴河曲》只就“汴水、隋宫、长堤、柳树”等带有沧桑感的物象虚加点染咏叹,抒发今昔盛衰之慨,吊古伤今之情。而正如杜诗所言,一则“举隅见烦费”,一则“引古惜兴亡”。

(0)

相关推荐

  • 李商隐的一首诗《隋宫》,揭露隋炀帝的奢靡生活,在咏史诗中别具一格!

    隋炀帝杨广荒淫奢侈,为了方便南游,大肆开凿运河,并从洛阳修建了不少行宫,而以江都的行宫最为豪华.李商隐这首诗咏隋宫,讥讽隋炀帝因为荒淫而亡国身死. <隋宫> 唐代: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 ...

  •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绝句·汴河曲·李益

    <汴河曲>   [中唐·李益·七绝]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曲>,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汴河,又称汴水,是唐宋人对隋炀帝杨广于 ...

  • 李商隐的诗歌大多隐晦难懂,这首诗却一目了然,妇孺皆知

    在文学界,李商隐的追随者.仰慕者是非常多的.哪怕是李白.杜甫,只是在百姓中的群众基础好,并没有像他那样,得到过那么多同行的追捧.李商隐的诗歌最为人称道的就是隐晦难懂,他连诗歌的题目都不屑取,也并不在意 ...

  • 写“睡燕”,真逗!

    原诗: 睡燕 元 · 谢宗可 补巢衔罢落花泥,困顿东风倦翼低. 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 魂飞汉殿人应老,梦入乌衣路转迷. 却怪卷帘人唤醒,小桥深巷夕阳西. (剧照:赵飞燕) 译诗: 补巢窠一 ...

  • 每日唐诗 | 李商隐:九重谁省谏书函

    每日唐诗 李商隐<隋宫>二首 李商隐以<无题>组诗,博名千古,世间痴男怨女,皆谓之情圣.实际上,李义山也写了大量的政治诗,今天就介绍其中的一篇佳作--<隋宫>: 乘 ...

  • 《木兰花》唐·李商隐

    木兰花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 ​注释 洞庭二句:洞庭,湖名,在湖南. ​征帆,指远行的船.何逊<赠诸旧游>诗: ...

  • 《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唐·李商隐

    无题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夜 ...

  • 《无题两首其二·闻道阊门萼绿华》唐·李商隐

    唐·李商隐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译文] 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萼绿华,但总觉得她在那遥远的天涯.可到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没想到竟然可以偷窥宫内花. [注 ...

  • 《夕阳楼》唐·李商隐

    <夕阳楼> 唐·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译文] 花明柳暗,忧愁绕着天时转.登上了高高城楼,又上高楼. 要想问孤飞的鸿雁,你将飞向何方? ...

  • 《柳枝五首》唐·李商隐

    序 柳枝,洛中里娘也.父饶好贾,风波死湖上.其母不念他儿子,独念柳枝.生十七年,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擫(yè)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居其旁,与其家接故往来者,闻十年尚 ...

  • 《无题其二·飒飒东风细雨来》唐·李商隐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译文一] 东 ...

  • 《风雨》唐·李商隐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翻译] 我虽有<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 ...

  •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唐·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 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竹坞(wù):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 ...

  • 《代赠二首》唐·李商隐

    代赠二首·其一 唐 ·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译文] 黄昏时分,一名女子登上高楼,想要眺望远方,却又怕苍茫暮色触动愁绪.玉梯横断,天上一弯新月洒 ...

  • 《春宵自遣》唐·李商隐

    春宵自遣 唐·李商隐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译文] 身处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却纷扰的凡尘俗事:身心悠闲时,便会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