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简阳县的三大码头

解放前的简阳三大码头:石桥、简城、平泉水运码头,是简阳进出物资的集散地,沟通内外经济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一)石桥码头。石桥码头是三大码头之首,对简阳的对外经济起决定作用。石桥码头又称为'石桥港’,是简阳主要的水运码头。解放前的石桥井,即今天的石桥镇,是全县的商业中心,水陆交通非常发达。既是成渝、川鄂两条省道公路必经之路,又是沱江干流的途径站,沟通川西、川南、川北的交通枢纽。简阳的水运业和商业主要集中在石桥,以石桥码头为中心,先后形成很多帮会。商业上就有米、糖、烟、酒、盐、棉、油、山货八大帮,也称为八大商号,八大字号。

每逢逢场期间,人来人往,水泄不通,热闹非凡。水上帮会很复杂,石桥到简阳,以运糖酒杂粮为主,船有30多艘的驳载帮;石桥到赵家渡,运油、米、烟为主,10多艘船的沙坝帮;石桥到平泉,运匹头为主,有船35艘的飞龙帮;石桥到内江椑木镇,运匹头、烟、杂粮为主,有船50多艘的夭帮;石桥到五凤溪,以运盐、棉为主,10多艘船的凤帮;石桥到资中麻柳河,运煤为主,50多艘船的炭帮;石桥到赵家渡,运杂粮、米、盐为主,30多艘船的沱帮;还有盐帮、文帮、红旗帮等32种帮会。由帮产生的会,还有渡船会、财神会、等九种。

建国后,由于经济中心向简城转移,铁路、公路、高速公路、高铁、航空的发展,石桥码头逐步丧失了简阳主要物资集散地的地位。

(二)简城码头。

简城货运码头有北门濠、公园、东溪三个。北门濠和公园码头是驳载帮使用,卖油枯卖米的码头。以公园码头为主,每年使用时间最久,每天的靠岸船只有80多艘载米的。东溪码头是煤炭帮使用,泸州和资中运入简阳的煤炭、锅碗、草纸等,都在这里卸货,每天吞吐达80吨。简阳运出去的棉花、甘蔗、李子等土特产,也从这里装货。

解放后,新辟林家河货运码头,以前简阳的三大码头全部集中在此,1960年林家河码头投资一万多元进行整治。

(三)平泉码头。解放前的平泉码头,是简阳第二经济中心,也叫沙湾码头。共分三个地点装货,沙湾、中巷子、望江门,都是龙泉寺枯油帮控制,头目刘兴福、苟丹犀、魏永功。每天停靠船只28艘,加上周兴顺和陈先和的两艘围船,共30艘,日吞吐量180多吨。禾丰和施家坝一带,都来这里购买大米、油枯、纸张等。运出去的各种农副产品有棉花、烤烟等。当时龙泉寺一带土匪猖獗,运往石桥等地的货,要由国民党保安队护送到黄岭坳,石桥派保安队来接。

七十年代,随着陆运发展,平泉码头逐渐衰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