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诗话.诗词是怎么样写成?

诗词曲格律新释

作者:李方 著

诗词曲格律讲话(典藏本)

作者:吴丈蜀

“诗词是怎么样写成?”群友这么问我。我也在思考,“诗词是怎么样写成的呢?”我又在想,我也不是诗人啊,怎么回答呢!可是自从建了“西山诗词”群,好像就是诗人似的,被群友赶着鸭子上架啦,难免掉地下摔了好多次跤。反正也是摔了跤,那就爬起来,装一回诗人吧。管他脸上还有没有青一块紫一块的。于是,搜集整理了下面的文字,拿来跟朋友们交流,抛砖引玉,以求得方家斧正!

诗词是如何写成的?密蜂知道,怎样采花粉酿蜜;春蚕知道,如何吃树叶吐出丝;牛知道,如何吃草挤出奶;母亲知道,如何哺育婴儿付出爱;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因为我没有酿蜜、吐丝、炼奶、喂奶的体验与实践。但是,我知道歌颂她们的文字就可以成为诗。

我爱志愿军,因为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这是中学课本的教育成果,当然也是散文的艺术魅力所在。我爱我的亲人、朋友,因为他们我活得快乐而富有意义。于是,我知道,原来爱可以引发出诗思来。我恨日寇的铁蹄践踏了祖国,于是我痛斥侵略者,我的胸膛里燃烧着复仇的烈火,于是,我知道了“愤怒出诗人”的道理。

百炼成钢的高炉,燃烧温度几千度,终于练出了钢铁。如果没有生活的熔炉,日子里的矿石怎么可以提炼成为诗词呢。诗词需要生活的积累。需要生活的熔炉、社会的熔炉的冶炼,也需要心灵的加工和提炼。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花儿吸引彩蝶,花瓣上的露珠映着花容、蓝天、白云。我知道那是折射出来的。那水珠本来是江河里污染了的水蒸发出来的,经过汽化、液化,最终成了晶莹的露珠。而水同样也可以喝进我们的肚子里,不知道经过怎样的物态变化过程,最终化为了泪水,酸甜苦辣咸的滋味蕴育的泪水,或喜或悲,或伤或痛!泪水是人类情感的象征。是情感的物化。

鲁迅为了“救救孩子”成了杂文诗人。鲁迅需要武器,这样就成了小说家,也成为了诗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对敌人无所畏惧,深恶痛绝;而对他的祖国,他的人民敢对千夫指,愿意做孺子牛。这是大境界、大智慧。

岳飞为了“精忠报国”,也成了诗人。还有屈原,还有刘邦,还有曹雪芹,还有……都是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发出呐喊,这样就成了诗人。他们好像都没有为了成为诗人才去写诗词的,但却成了载入史册的伟大的诗人。成了民族崛起的先锋战士。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常噙满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还说:“一个因福得祸?——诗的祸?一个因祸得福?——诗的福?不,我不愿意相信,只能说:一个离人民远了,事情枯竭。一个离人民更近了,诗情泉源丰满。”古巴诗人马蒂说:“要问我的诗为什么那样动情,请看我心灵上的伤口有多深。”奥,原来诗人不仅仅是代表了自己,还代表了同时代的广大人民的心声!

“云想衣裳花想容”我思索李白的绝句,是如何想出来的。“二月春风似剪刀”我思索贺知章的绝句,是如何剪出来的。“牧童遥指杏花村”我思索杜牧的绝句,是如何被牧童指出来的。“两个黄鹂鸣翠柳”我思索杜甫的绝句,是如何被鸟鸣出来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我思索宋代杨万里的意境,是如何露出来的。我也想问问古代的诗人们:“诗词是怎么写成的?”没有人肯回答我。我只好自己静静的思索这些千古佳句,从中寻觅答案。

岳飞是武将,怎么写起了词呢?艾青原本是学习绘画的,怎么写起了现代诗?岳飞把自己的生死交给了皇帝;艾青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保姆——大堰河。假如岳飞只铸造了一把利剑,可能早已经腐烂了;假如艾青只画了一幅大堰河——不知道他的保姆会不会像蒙娜丽莎。流传下来的却是他们写下的诗或者词。

“胖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找媳妇。”“小蝈蝈,喝露水,喝饱了露水弹琴琴,弹得蝴蝶走娘家,弹得蜻蜓拜丈人。”“槐树爹,槐树娘,你长粗,我长长,你长粗了好作桩,我长长了好作梁。”这些儿童诗是爷爷奶奶创作的,但是他们都不是儿童了。诗是儿童需要的产物。是从摇篮中摇出来的。

我看到了黑土地,我也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朵。黑土地只是黑色的,没有这黑土,就不会有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百花,是花草树木的根从泥土里吸取了营养,提炼出了美丽的花、很香的花。如果没有泥土呢,那么还会不会有绿色和白红蓝紫呢。根是花的诗人。花草树木从泥土中提炼出了诗词。可见诗词是提炼出来的,是回馈给大地的精华。那么诗人呢,诗人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意境,回馈给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因此,诗词是赞歌,是体验,更是提炼。没有七情六欲,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会有诗人的吟哦与感怀,就没有了传承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词是小我的。但是,如果能够为大众所共鸣,那个小我就变成了大我,就是民族的歌唱,就是民族的意识,就是民族的睿智,就是民族的光环,就是祖国的精髓所在。没有哪一个民族没有诗人,没有哪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的文化领袖。诗人是战士,诗人是急先锋,诗人不在乎自己,更在乎人民。

诗是有思想的,诗歌创作离不开三个字:“真”、“新”、“深”。真就是说真话,丝毫不打折扣的真话,如果写出来自己都觉得假,那么还是不发出来的好,免得读者不愿意读。只有说真话、抒发真感情,才可能动人。真实是诗词的生命。清新独到,不落俗套,需要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创作。思想要深刻,要有真知灼见。

例一:

【诗】七律 闲吟 艾水2015.1.27

五尺男儿运可怜,凡心琐事久缠绵。

悲伤拙笔通新意,欢快勤诗断旧缘。

好梦醒来成劳燕,愁情醉去化婵娟。

经年练就穷人气,怕与当今论赚钱。

这首七律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写的是日常的活动和情怀,句句是真话,抒发的是自己真实的情感,而且结句不落俗套。有现代感。因此,我喜欢。这是学习古典诗词比较认真的态度,值得提倡。

例二:

【诗】七律 月照 艾水2015.4.28

弹指经年渡劫难,初衷依旧病诗残。

风敲桡骨愁消尽,雨打山花怨更宽。

投笔停杯寻断梦,朝天挥手倚危栏。

直书胸臆无尘虑,月照缁衣不觉寒。

对比强烈的意象,更加抒发了作者不觉寒的人生态度。劫难、诗残、愁、怨、梦与危栏这些意象咋一入眼,给人的感觉总是有些沉痛,似乎人生不尽如意。其实,哪个人的一生总是顺风顺水,一帆风顺,马到成功的?面对人生,如同有四季一样,幸福与灾难都是并存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关键是人的态度,人生需要大步前行,正所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结句体现了作者勇于面对现实的乐观主义精神。我读起来就觉得有感染力。前面的铺垫较好的为抒发主题埋下了伏笔。我是喜欢的。我们提倡这样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生才是正确的。

例三:

春之夏 作者 莫歌

岁月的路口

季节的握手就要进行

美丽的拥抱过后

夏天将抬起春吻的额头

热情与我相伴相行

一场百鸡宴的席请

由她买单由她圈定

挂在他胸脯的风铃

吹奏的是蛙喧蝉鸣

且行且听的人们

好好享受她凉伴的潮音

空调送来的温馨

源于她向科技的申请

也是她捷报岁月静好的心声

这是一首现代诗,五四运动催生了新诗。新月派,艾青、郭沫若都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现在,网络诗人的兴起,繁荣了诗歌园地,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样,我们喜欢新诗,但并不是否定古典诗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最好的状态。莫歌的新诗发到群里的很多,几乎我都细读过。总的感觉都是有感而发,意象清新,观点独到,催人奋进的。

岁月的路口,一语直入,让人联想到离别,但是作者却是写的相遇,“季节的握手就要进行”,一下子感觉新颖、新奇。相遇做什么,热情与我相伴而行,不是写人啊!原来是季节的路口,是夏季吻上了春天的额头,好新奇的比喻。这种意象包含着强烈的情感,喜悦激动不言而喻的了。其实,继续向下读,原来还是写她和他两个人的情感,岁月有冷暖,人生有歌声,蝉鸣、风铃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这不就是对人生的赞美和歌颂吗?人生不是缺少美丽,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原来诗是用眼睛发现的,是用意象表现出来的,是用情感洗涤提纯出来的。

诗词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似乎这不是问题的问题了。大家一定觉得思想是从意象中来的。诗词不是政治的翻版,诗的思想不是从政治中来的。我以为诗的思想是从对生活的深刻观察,深刻思考而来的。

诗如果在形象创造上、在思考问题上,不能有点过人的、新颖的、独辟蹊径的东西,我认为是不会打动读者的。浅薄、陈旧、僵化的模仿没有意义。这些做法是我们群友学习诗词创作的大忌。当然,我也深知自己功力浅薄,认识不免有些肤浅,但我是认真对待的。

诗要敢于打破传统,敢于写与众不同的感悟和内容。尽管有时显得形象和思想有些矛盾,但是大家终究会和谐的统一在一起的。关键是你敢不敢于创新。

诗不是政治理论,但是诗可以反应体现出哲理来的,哲理味道更加富有禅意。哲理境界是通过形象来体现的,思想和形象必须要较完美的糅合在一起。

例四:——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的草和野火的形象,十分妥帖而又自然的歌颂了旺盛的生命力,形象和思想的统一,一方面靠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洞察其内涵;一方面也靠诗人大胆的丰富的联想能力。

于是,我们便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形象(景)和思想(情)的统一,造成了现代诗、诗词的境界。景能够传情,便是统一的好;否则,便是败笔了。

爱美之心人皆与之。美,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主流。

因此,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便成了乐天派,即使是被捕入狱,也对前途充满了信心。比如艾青。比如,邹容。

而忧郁的诗人也比比皆是。比如古代:李煜、屈原。比如现代;海子 、顾城

我们不能以此来评判诗人的高下,诗人境界的高低。消极避世,固然不好;激进盲从也是不对的。我以为,只要写诗,就要以歌颂为主,批判为辅。歌颂时代的美是义不容辞的诗人的职责;而我们业余的以文会友,还是写真情为主吧。

好诗的标准不仅仅在思想上,还在于美学上的价值。

换句话说,诗就是诗。愤怒出诗,幸福出诗,喜悦出诗,痛苦出诗都是说的诗人自身的处境,都只是诗的部分真实。诗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的诗是写成文字的,有的诗是表现于声音的。变现成为文字的既不是暴露了什么,也不是歌颂了什么,只是人类社会生活投射在诗人心的灵璧上的回声。这完全取决于人类社会的生活在诗人的灵璧上投射了什么,也取决于诗人有一个什么样的心的灵璧。

如果把诗人的大脑比作土地,那么是长出了庄稼还是树木花草,那要看社会在这块土地上播种上了什么,罪责不在于诗人本身,俗话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

月亮是美丽的,尤其是十五的月亮。可是,你想过没有,只有在黑夜里你才会看见她的光辉。你在歌颂月光的同时,你也描绘了黑夜。这是不可避免的。

例五:

--飞越黑夜--- 莫歌

天空又布满墨写的疯狂

孤单的我没有一丝恐慌

天赋我命运的翅膀

让我煽着希望

穿过天涯去叫醒黎明的朝霞

我要驮着美梦

伴凌云登临彩虹之上

我要执着坚强的羽翼

穿越黑暗的时光

风雨 改变不了我的飞行计划

黑魅缩贬不了我的自由身价

恢恢天网禁飞不了我神往的世界

最黑的深夜我照样歌唱

自由的灵魂跃在地上也飞在天上

这首诗充满了灵性。充满了希望。尽管是黑夜,但是我可以飞翔,我会飞向黎明。飞翔是我的计划,自由是我的翅膀,只要翅膀还在,黑夜里我也照样歌唱。多么乐观的精神,多么勇敢的精灵。她是我们人类追求精神的写照,是颂歌。是对自由的赞颂和无比的向往。当然,“黑魅缩贬不了我的自由身价”,“最黑的深夜我照样唱歌”这就不仅仅是在写鸽子了。这是呐喊,也是誓言——自由不可以遏制!

例六:——

清明,我给自己上坟——写给国企下岗的同路人    作者 盆栽黄杨

清明,我给先人上坟

那是我们家族的私事

我的身体里流淌着先辈的血液

我是家族一脉的传承

清明,我给忠烈凭吊

那是我们民族的国事

我的生命里存留着英雄们的荣光

我的幸福里有先烈们的牺牲

清明,我给自己一掬眼泪

那是我们绕不过的耻辱

每一种牺牲都应该被怀念

无论失去的是生命还是尊严

有一种牺牲不是因为外敌入侵

也不是政治的纷争

不是洪水海啸和地震

而是经济扬帆远航的一次自沉

我们淹没的不是生命

于是遭受了灵魂与肉体的疼痛

并不是所有的哭声都有人悲悯

并不是所有的牺牲都有人尊敬

半生血汗奉献给了国家

那时候你是国家的主人

后半生的屈辱你得自己承受

被淘汰的弱者是伴你此后的名称

当丈夫骑车把妻子送到夜店

当主妇流连在闭市的菜摊

当孩子徘徊在无人的街头

有谁关注这些繁华背后的心酸

假如昨天没有我们的牺牲

一个国家经济的航船将会就此沉沦

今天乘帆远航的人啊

你是否该有一颗感恩的心

读这首诗,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的心也在滴血。因为我也是农民的儿子,爱家园的土地,爱亲人朋友,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改革开放引发的全民性的阵痛,是前所未有的强烈。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只能接受现实。诗人或许流露出来了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关心家事、国事、还有自己的私事。祭祖是家事,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习俗,因为我们不会忘本;先烈为了今天浴血奋战,勇敢抗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当然值得祭奠;而为自己上坟,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了呢?不是的,读者自己去读诗句,品味其中的个中滋味吧。昨天的牺牲,挺起了后人的脊梁。怀着感恩的心情,去面对脚下的路,继续前行!我钦佩黄老师的襟怀与气魄。抱怨徒劳无益。这首诗反映了改革的阵痛折射在人们身上的影子,认知是富有大众化的情绪的,所以才能感动许多下过岗的人。同时赋予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一点是很多下岗诗、打工诗所欠缺的。

其实,达尔文的进化论很说明问题的。即使你原来有过功劳,但也不可以坐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与时俱进,不只是口号,更需要实践,下力气去践行。矛盾是永存的。有了矛盾需要去解决矛盾。牢骚不断,坐等救急都是不可取的,只有自己怀着感恩的心,解决自己面对的辛酸苦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毕竟是古代的情景。今天即使是下岗工人,生活水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与进步。适者生存,只有顺应历史的潮流,激流勇进,才是勇者,才是生活的主人。

从以上诗例,可以总结一下,一首诗的创作过程。通常情况下,灵感——构思——艺术表现,这就是一首诗创作的全过程。郭沫若回忆写《女神》总是强调灵感的作用;雁翼说“没有灵感怎么写诗?”雷抒雁说:“创作,需要灵感!”

何为灵感呢?诗的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是诗人形象思维活动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产生出来的高度创造能力。比如黄杨老师,对于下岗后的生活的量变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产生了质变的飞跃,便创作了这首诗。

对于创作新诗,我想给大家提点建议:我认为要注意彻底的排除散文意识。我是指两个方面,其一,在内容上,不能有非抒情的东西;在形式上,不能有非音乐性的东西。诗分行的目的,是在于强调诗人感情的跳跃中的重点词句的分量;也是为了加强诗的节奏感;更是为了凸显优美的韵脚。因此,分行也要符合上述要求才好。

屈原写橘颂的时候,还是在朝做官当大夫,他诗里描绘出来的美也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的美。曹植没有当过皇帝,但他依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绝非是平民百姓。他的《怨歌行》、《七步诗》等里面的志趣和情感,也是和大众相同的。曹操争权争霸,打了一生的仗,《蒿里行》中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贵一,念之断人肠。”同样也是反映人民之情的。我们能因为他们的地位而贬低他们的诗吗?所以,有人提倡不因人废诗,我想这是对的。历史是复杂的,人类历史一部分的诗歌同样也是复杂的。诗歌里的情、志也是复杂的。我们不要只按着个人的喜好去评价诗词,要客观的、历史的看待诗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诗是人写出来的。人是不同的——即使是今天交通方便,还是有地域特色,经济特色,社会地位的区别。性格、情趣、经历,教育层次等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儿时出生的环境,工作后的环境。日常交往的变更,都会造成心境的大不同,这就造成了诗歌里美的差异,表达方式的差异美的描写的差异。

诗人的个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也许是诗人有意表现出来的。比如:诗人选择的意象细节,诗人选择的词汇和词性,诗人选择的角度,诗人选择的意境等等。这些都是由诗人自己决定的。这点没有疑问。但是诗人自己又是由社会决定的。诗人的经历,诗人的气质,诗人的学识,诗人的思想,诗人的感情,诗人的美学趣味,这些又都是客观社会给予诗人的全部。是社会实践塑造了诗人的个性,诗人才会在诗中显现出其个性来。我们学习古诗就要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我们写新诗、格律诗,也要投身于今天的火热生活之中。比如,参加群的活动也是一种增添社会实践的过程,无疑会给你增添很多灵感的。

我常常静下心来思索,我所以喜欢诗词,想成为“诗人”完全是儿时祖母对我培育的结果。然而,祖母根本不晓得什么是诗,只有对晚辈的爱,那份爱,足以令我终生受益。可是,我却没有写出一首给祖母的诗。当我听到中央台原创作者写给祖母的歌时,我知道我的祖母也是老神仙,也在冥冥之中鼓励我做个好人,与人为善,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的得与失,名利乃是身外之物,只要自由的飞翔,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景就足够了。深呼吸,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依然固我的执着的爱着诗词,传承诗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假如这句话是真理的话,那么是什么样的农民在诗人的大脑里耕种着呢?我想这位农民只有是社会生活现实了。积累生活,感受生活,记录生活。记录的感受只有一旦复活了,诗人利用自身的感受分析、观察、研究社会,研究人的心理,这必然是带有个人色彩。这色彩的多样性,形成了文学苑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应该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其它的花,而不只是一味的排斥。共存才能繁荣。然而,诗人的创作毕竟不像农民种地那样简单。感受的积累中既会有美丽壮烈的东西,也会有失意悲伤的东西,甚至还会有丑陋邪恶的东西。但是毕竟美丽壮烈的东西多站的比重大。诗人的财富不在于存款有几位数字,而是大脑里积累了多少对生活的感悟,是这些感悟支持着诗人的创作和发展。积累的过程大抵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无意识阶段,一个是有意识阶段。有意识积累是学习诗词创作之后的事情。会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自然积累的就会多一些。但是,后者依旧受着前者的制约,因为有意识的积累总会跟无意识的积累挂上钩的。

生活和诗是一对辩证统一的事物。两者之间有其相同的一面。生活是第一性的,诗是第二性的,诗依赖于生活。诗不是简单的重复生活、模拟生活。因为诗是诗人动脑——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筛选后写出来的,更加具有典型性,从而会更有普遍性。

例如:

戴望舒早年的作品《夕阳下》

晚云在暮天上散锦,

溪水在残日里流金;

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

像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

远山啼哭得紫了,

哀悼着白日底长终;

落叶却飞舞欢迎,

幽夜底衣角,那一片清风。

………………………………

文字自然讲究,音韵和谐而流畅,气氛渲染的很足。飘字用的最好。一连用了四个幽字,把寂寞徘徊消沉的心境,借夕照的影子、荒芜的古冢、飘零的落叶、低徊的晚烟……渲染的十分强烈,但只是个人消沉的哀叹。包括著名的《雨巷》表现的也是朦胧病态的内容。但是由于它的音节的音韵之美,意境之浓,文字表达能力之深,都是可称道的,因此拥有了一大批读者。他说:“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动机在于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他的这些诗在内容上,是消极的,个人的、自怨自艾的悲叹,酸辛的回忆,寂寞的心境,虚无的思想;在形式上,他是最为注意的,于是用美丽的文字来掩盖内容的空虚。

但是生活让他无法避开时代。抗战爆发后,他开始正视生活,便留下了一些好诗。比如:——

《狱中题壁》

当你们回来,从泥土

崛起他伤损的肢体,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

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着太阳,沐着飘风:

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

这曾是他唯一的 美梦。

写死,并不凄怆,与他早期的无病呻吟,相去有多么遥远啊!语言也朴实了,不再是早期的美丽而虚幻的文字,而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了出来,感人至深。可见,诗不能脱离人民的。由此可见,诗是生活逼迫出来的。

因为群友的诗词也反映了今天的生活。我喜欢其中的一些诗词,因为他们或她们写得真实,丝毫不掩饰,不做作,不装大。而且乐于交流,乐于接受别人的观点,这是进步的表现。也是群乐于让群友关注的原因之一。群不是群主的功绩,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功绩,尽管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在这里,我感谢大家,感谢你们的不离不弃,感谢你们的热情!

梦的翅膀已经展开,

“恢恢天网禁飞不了我神往的世界”!

“最黑的深夜我照样歌唱!”

“自由的灵魂跃在地上也飞在天上”

谢谢莫歌、艾水和黄杨老师!你们的佳作给我的论证提供了资源。

作者:江建名 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