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港人集体挖山老照片,那样的年代,再也不回去了!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欢迎投稿、交流。军哥微信:37096414

时光飞逝

一转瞬,再回首

1989年已是30年前了

30年前,我不到十岁

还是懵懂的童年

而那个年代

正是罗山乡亲大规模

背井离乡、北上南下

外出谋生的前夜

那时,

大部分农民还是守在家乡

日升而作,日落而息

淳朴、简单

让我们通过照片

重回那个简单而火热的年代吧!

莲塘,位于灵山镇,紧挨灵山风景区,藏在涩港南部的群山中,至今不通公路,只有一条窄窄的山路和外界沟通。30年前,时任涩港乡领导安春明、汪俭为发起莲塘造林运动,全乡众多农民参与,并留下了集体挖山的宝贵照片,让我们今天仍然可以感受那个热情的年代!

那时到莲塘

只有一条很小的山路,

大部队肩挑着吃住用品和劳动工具进山了。

一副锄头、挑俩蛇皮袋

全靠两条腿杆子!

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仿佛不是去下苦力

倒像是去参加什么庆典!

白褂蓝裤,尼农背心

那个年度的标配

上山全靠一双解放鞋

瞧这一水的“的确良”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啥意思吧?

到了山上,撸起袖子

群起而上,没有人偷懒,

场面火热朝天,宛如一副油画

现在很难再看到了吧!

这老大爷、老大娘

挥起锄头

和小伙一样卖力干!

男男女女,

找不到一个肚大腰圆的胖子!

没有挖掘机、没有翻土机

漫山遍野的杂木乱树

也难不倒群众

一腔热情敢叫荒山变宝山

世上本无路,

走的人农民多了

就有了路

后面的大叔看到照相

多开心

这是当年的老干部

挺威风啊!

但还是老百姓一样

同吃同住、同样上山挖土

已经去世好多年了

这孤山野洼的

难道只能干活

当然难不倒咱老百姓

埋锅造饭,简易露天厨房,

那食材,绝对的是纯天然无污染的!

大家就在山上做饭,

吃了接着干,

免得跑路耽误事

吃饭没桌子?想多了!

盛上一老碗饭,在叉上几筷子菜

三五成群一ku(第四声)

几嘴就是一碗干饭甩干净!

吃完饭,接着干!

天黑了怎么办?

砍几个树枝,随便一支

再搭上一块帆布,就是帐篷了!

看看这被子就在地上,是就地睡吗?

下图可以看到搭的帐篷,

条件现在看也太艰苦了吧,

称之为风餐露宿不为过吧

然而,那时候,没多少人觉得苦

现在人看来

或许真是“吃人饭,下牛力”

休息会儿,

看这个捧着小红本

这么聚精会神的小伙

在记些啥呢?

这么辛苦的体力劳动中,还不忘笔耕

妥妥的勤奋好学呀!

那个年代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不是政府部门办公室

就是先富起来的万元户!

经过几个月的大会战

原本杂木丛生的莲塘上

已被这些乡亲的双手

改造的面目一新

极目远眺,

看看大家的战果!

经过全乡22个村街男女劳力

历时两个冬春,

成就了莲塘千亩杉园!

看了这些老照片,感触颇深:

当时的政府号召力强大,

老百姓纯朴,

尽管设备落后,条件的艰苦,

但大家齐心协力,欢声笑语

并不觉得苦!

当年灵山风景区门票

最初的门票只要一元钱

不过,那时候的一元钱

至少可以买五个肉饼子吧!

见过这种门票的人

最小的也是大叔了吧

现在机械发达、条件优越

但很难再看到这么亲切、热闹的场面了

和那个年代相比

我们物质上丰富了很多

但在另一方面

似乎我们也失去了什么

■以上照片片由刘自功提供,拍摄者:程书霞。依据灵山“清荷飘香”文章改写。

往期精选

故乡的树

罗山与大悟交界处的美景——擂鼓台!

除夕夜,接到父亲离去的电话……

他把一生过成了诗,刚获得全国大奖,他是信阳人方伟!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论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