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龙怎么做,传说中的肉龙就是这么做成的,小时候的味道

现在还有年轻人知道龙抬头这个节日吗?

这一天吃面,叫“食龙须”,吃春饼叫“食龙鳞”,水饺则叫“龙耳”,饺子叫“龙牙”,馄饨叫“龙眼”,米饭叫“龙子”......

而在老北京,二月二还流行吃一条“懒龙”——

老北京肉龙

肉龙当然也不是真的龙,只是取其形似。

它是北京的一道传统小吃:用发面擀薄包肉馅,卷成长长的一条,上锅蒸熟后切开,就可以跟家人分食了。

那喧软的面皮卷着醇香的馅肉,咬上一口,就会沁出满满的肉汁,余味还带点儿葱香,别提多美了!

老北京相信,二月二吃掉这条“龙”,能解春困,整个人之后都会精神抖擞起来。

其实肉龙的内核,跟肉包子差不多,但它不用提褶造型,做起来更简单省事,所以也被叫“懒龙”。

但因为它是卷起来的,所以夹在肉中间的那层面,会格外吸汁入味,吃起来比肉包子口感更丰富。

龙抬头做它不仅应节,还可以当做下一周的早餐储备,让全家都收获幸福感~

肉龙的馅儿一般是猪肉大葱的。

肉的肥瘦比在3:7口感最佳,北方同学有条件的,可以用章丘大葱,自带甜辣味儿;

南方同学吃不惯大葱的,也可以用小葱或者白洋葱替代。

调味上,老北京肉龙有股特别馋人的酱香味。

一是来自酱油,二就来自炸酱面爱用的干黄酱。

有了它们的加持,让肉酱变得色泽诱人、咸香浓郁,成就“画龙点睛”的那一笔了。

- 老北京肉龙 -

[ 食材 ]

面皮:中筋面粉500g 水250g 干酵母5g 糖15g

馅料:前腿肉250g 大葱1根 生姜1小块 六必居干黄酱/黄豆酱1大勺 生抽2大勺 老抽2小勺 盐1-2小勺 糖1小勺 白胡椒粉1/2小勺 料酒1大勺 鸡蛋1个 芝麻油1小勺 食用油2大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谱 ]

1.揉面机倒入500g中筋面粉、5g干酵母、15g糖拌匀,再倒入250g清水(冬季用温水),低速打2分钟,再转高速打8-10分钟。揉成偏硬的面团,取出。再揉成光滑面团,盖上湿布松弛20分钟

可盖上湿布发酵40-60分钟至两倍,但发酵后若不彻底排气,做出来的面点就会斑驳,新手更适合一次发酵,即整型后一次发酵

2.大葱切碎、生姜切沫

3.大碗里放入肉糜,1大勺干黄酱、2大勺生抽、2小勺老抽、1-2小勺盐、1小勺糖、1/2小勺白胡椒粉、1大勺料酒、1个鸡蛋顺时针搅拌至肉馅吸收调料

再加入1小勺芝麻油、2大勺食用油锁住肉汁,最后加入切碎的大葱碎、生姜碎

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香菇,笋尖、木耳、胡萝卜等配菜

4.松弛好的面团分成两份,搓成长条再压扁,擀成5mm厚的长方形面皮,放入一半馅料抹薄,掀起面片的一端,卷起来压实,两边封上口

5.包好的肉龙放入垫油纸/涂油的蒸屉,发酵30-40分钟至1.5倍大,放入上汽的蒸锅蒸15-20分钟出锅即可

烫手的肉龙,皮软肉香,早上搭配一碗米粥或豆浆,瞬间就补足能量!

不想正经吃饭的日子,拿它当主食,再配两小菜,也是饱腹营养的一餐。

一次多做些肉龙,除了复蒸,还可以煎、炸、烤来吃。

染上了一抹焦黄,变得外酥里香,好吃的程度再度翻倍~

家里有小朋友的更是一定要学,因为肉龙还是幼儿园最受欢迎的美食!

据我的北京朋友说,她们读幼儿园时,食堂师傅隔三差五就做肉龙。

孩子们吃起来也省事儿,直接上手招呼,几块懒龙,再配个汤,美滋滋就吃完一餐。

到了高中还更疯狂,为了抢食堂热乎出炉的肉龙,下课铃一打,就有同学疯狂地往外冲。

我爸被外派去北京那几年,也特别好这一口,经常一买就是10个!

所以尽管肉龙远远没有驴打滚、豌豆黄出名,却是老北京人无法忘却的经典。

童年的记忆总是深刻。也许要留住消失的美食、民俗,也应该从娃娃抓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