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礼仪/学习礼仪及提高礼仪修养的途径
文/肖旭
要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以及通过培养训练,使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其目的,在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服务礼仪观,能够自觉地按服务礼仪规律从事服务活动,提高操作的技能和应试的能力。一是要准确系统地了解服务礼仪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二是要正确把握礼仪、服务礼仪,优质服务和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三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服务礼仪理论转化为指导服务实践的应用能力。四是要不断提高礼仪修养:自觉养成文明习惯,主动接受礼仪教育,强化礼仪培训和实践。
(一)自觉养成文明习惯。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讲究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活动,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无意识的行为表现出来。假如一个养成了待人接物有礼貌习惯的人,当他在交际场合遇到别人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向对方问好;看现场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时,就会自然而然地用掌声来表达情感,而不是无节制地乱喊乱叫起哄;若不慎碰到他人时,就会自然地说声对不起。做到“明礼诚信”,就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就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这也表现出一个人应有的文化道德修养。“好习惯,好人生”,习惯往往可以在无意中形成,同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和加以控制。
(二)主动接受礼仪教育。依靠教师的指点,依靠社会的健康与论导向,依靠良好的环境熏陶,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严以律己,善于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这种严于律己、内省自身的精神是古人修身的美谈。航空服务人员应自觉地按照时代的、社会的、民族的道德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通过接受礼仪教育,可以分清是非美丑;不断磨练,促进自我修养,在成长中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丰富、提高和升华。
(三)广泛学习礼仪知识。
其一,是进行理论学习。即利用图书资料、广播电视、教学函授,系统地、全面地学习礼仪。
其二,是向社会实践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同时也是学习礼仪最好的教师。交往实践作为学习礼仪的一个具体过程,不仅可以使人加深对它的了解,强化对它的印象,而且还会检验其作用,并且据以判断个人掌握、运用礼仪的实际水平。就航空服务技能而言,如站立行走、面带微笑属基本功范畴,基本的功夫必须要经常练、坚持练,“紧了崩,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是功。”
其三,是向专人学习。这里所指的专人,可以是教师、培训专家、礼仪顾问,也可以是在某些方面确有经验或有所长者、堪称楷模之人。其共同之点,是对礼仪有一定的了解,或是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向他们学习,可使自己取长补短,益智开窍。
学习礼仪,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不过最主要的方法有四:
第一,要联系实际。礼仪本身就是一门应用科学,因此学习礼仪,务必要坚持知和行、学和用的统一。要注重实践,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不断地向实践学习。这是学习礼仪的最佳方法。
第二,要循序渐进。学习礼仪不可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而应当有主有次,抓住重点。礼仪的重点,就是那些对交际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各项主要原则。礼仪的原则,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适用于整个交际活动的原则,例如,“以右为尊原则”。其二,是适用于局部交际活动的原则,例如,在正式场合必须遵守的着装的“三色原则”。对这两类礼仪的主要原则,都要尽可能地加以掌握。这样,就能以点带面,掌握精华。总而言之,这些礼仪的主要原则高度凝练,举一反三,适用范围甚广。若从与自己生活最密切的地方开始,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然而必须注意,学习礼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一些规范、要求,只有反复运用、坚持训练、重复体验,才能真正掌握之。
第三,要自我监督。古人强调提高个人修养要注意反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礼仪不同于法律制度,不带强迫性而强调的是自律性。所以学习礼仪,也应进行自我监督,对自己既要在这方面有所要求,又要处处注意自我检查。这样,将有助于自己发现缺点,找出不足,将学习、运用礼仪真正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和习惯做法。
第四,要多头并进。在学习礼仪的同时,不应将其孤立于其他学科,而是应当将这种学习,与对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但可以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而且还有助于自己更好地掌握、运用礼仪。
从总体上看,礼仪是由一系列的规范、程式、活动所构成的。学习礼仪,要讲全面性、系统性,但是不能搞繁琐哲学,不能脱离实际,死抱着条条框框不放。要是把礼仪搞得过分复杂、琐碎是不利于礼仪的普及、推广的。古人曾就此一针见血地指出过:“礼繁则难行,卒成废阁之书。”将礼仪搞成繁文缛节,必将使礼仪脱离群众,曲高和寡。
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讲,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水准和生活习俗的反映。马克思指出:“努力做到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关系中至高无上的准则。”马克思在这里很明确地肯定了各个阶级的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公共道德基础内容的礼仪,是同一社会中全体社会成员调节相互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所以它就逐渐成为社会中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以及各阶层的各种人都应共同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