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一个官职名为“行军大总管”。行军大总管到底是什么?唐朝为何将其取消,设立节度使呢?行军大总管是唐朝中央政府和某国进入战争状态后,皇帝任命的统帅唐军的最高军事长官。行军大总管这一官职多在初唐到盛唐时期出现,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行军大总管为李世民任命。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世民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等行军总管指挥唐军向吐谷浑进攻。李靖就是皇帝任命的最高军事长官。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等行军总管及其部队,全部听从李靖的命令。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十一月,李世民任命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水军从山东莱州渡海出发进攻平壤。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指挥陆军步兵、骑兵共6万人进攻辽东。由于水军、陆军是两支不同军种,李世民设置指挥水军的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和指挥陆军的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互相策应配合,提升了唐军的作战效率。在“行军大总管”这一称呼前,会有一个特殊的词汇:某某道,即“某某道行军大总管”。这个“某某道”和行军大总管有什么关系吗?一般情况下,“某某道”当中的“某某”地名是以行军大总管所指挥部队的主要作战地区来命名。比如,李绩指挥的部队在辽东地区展开激战,李绩就被李世民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张亮作战地主要在平壤,因此他被称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行军大总管是皇帝临时任命的官职,战争一旦结束,该将领便不再是“某某道行军大总管”。此外,皇帝还对行军大总管予以一定限制:行军大总管只有军事指挥权,没有财政权和人事权。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武则天之后,唐朝中央政府逐渐取消行军大总管这一官职,转而设立节度使。首先,行军大总管有其自身的缺陷。由于行军大总管是朝廷临时任命的职务,朝廷派出去的将领大都能熟知兵法,却不一定了解战区的实际情况(地形、水源、敌我兵力部署)和风土民情。如果行军大总管不熟悉前线情况,战争也便有了失败的隐患。比如,在唐朝和吐蕃交战的大非川战役中,高宗李治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指挥唐军进攻吐蕃。薛仁贵是唐军名将,曾创下“三箭定天山”的辉煌战绩。但薛仁贵不是特别了解唐朝和吐蕃交战的主战场——大非川(青海共和县切吉平原),以及吐蕃军队的详细情况。最终,唐军被吐蕃军队切断粮草,惨败而归。薛仁贵被革职为平民。直至公元682年,薛仁贵才被李治重新起用。为防止此类情况重演,朝廷需要所谓的“行军大总管”熟悉战区情况,因此设立了“节度使”这一职务:行军大总管为朝廷临时设置的职务,节度使为朝廷长期设置的固定职务。其次,府兵制的崩溃是唐朝取消行军大总管、设置节度使的重要原因。府兵制沿袭自西魏,其特点为“兵农合一”。唐太宗到唐高宗时期,府兵制为唐朝开拓疆土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府兵制在唐高宗后期到武则天时期逐渐走向没落。流民、逃户问题成为唐朝中央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唐玄宗想了三种办法应对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瓦解带来的一系列危机:1、重申均田法令,严禁流民迁徙;2、检括客户,听其所在落籍;3、招募流民客户参军入伍。
三个办法,前两种都失败了,只有第三种办法暂时缓解了府兵制瓦解带来的危机。渐渐地,招募流民客户参军入伍的做法逐渐演化成唐朝后期新的征兵制度——募兵制。
唐朝用于征发府兵的凭证——鱼符
募兵制的诞生为唐朝节度使制度的诞生打下了军事基础。唐玄宗时期,设置缘边节度使一职,成为唐朝节度使的由来。此后,随着募兵制发展,熟悉边疆战区情况的节度使开始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内自行募兵,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军队。公元755年12月,唐朝北方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差点断送唐朝国祚。最后,边疆形势的变化是唐朝取消行军大总管、设置节度使制度的第三个原因。唐高宗时期,唐朝边疆地区情况逐渐稳定。此时,唐在边境地区部署的军事力量以屯垦队伍为主,他们有固定的驻地、相对稳定的兵力,由此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军镇。由于屯垦部队长期驻扎在边防线,与之相伴随的节度使职位更能适应唐朝边疆地区情况变化的形势。曾经的临时职务“行军大总管”也就逐渐没有了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