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龙门|| 实验小学虎山校区五(6)班朱易成《古镇·木雕·艺人》外一篇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穿越千年—走读龙门“”习作

小桥 流水 龙门古镇

古镇·木雕·艺人

富阳区实验小学虎山校区五(6)班

冯骥才笔下的俗世奇人,各个身怀绝技,张大刀力大无穷,刷子李刷浆刷得天衣无缝,华大夫认牙不认人,人善,有规……这一个个手艺人都在我心中留下了一朵朵浪花,久久挥之不去。没想到今天,我们要跟着“郁达夫少年文学院”的伙伴,走进龙门,去探访一位身怀绝技的木雕艺人。

烟雨中,昔日这座古色古香的龙门古镇,更显得神秘莫测。走在鹅软石铺就的小路上,我们开始寻访龙门民间木雕艺人,这是我们小组今天要完成的采访任务。有了志愿者叶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似乎早就胸有成竹。我们早已经设计好了要采访的问题,我们也记住了叶老师交代的采访注意事项,虽然是第一次采访,我们队的伙伴们却信心十足。

穿行在龙门的小巷中,却发现房屋好像大同小异,白墙黑瓦,厅堂台门,我们一下子变得手足无措。烟雨中,木雕艺人却无处寻!大概隐身在小巷深处吧,我们如是猜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辗转中,远远地发现了一个招牌:“木雕工艺作坊”,此处便是!我们雀跃欢呼。

跨过门槛,进入一间满是木雕的小房子,散发着木头的清香。屋中端坐着一位中年男子,只见他手握锋利刻刀,挖,抠,剔,动作是那样娴熟。他的面前,是一排各式工具,圆的、方的,尖的、钝的,弯曲的、笔直的,细数一下,不下三十把。可见要雕刻一件作品,那得经历多少道工序啊!仔细观察那些木雕作品,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不管是人物,还是生活用品,都是栩栩如生。都说眼睛是木雕最难的,一刀刻不好,作品就毁了,可是在这位艺人手下,人物眼睛炯炯有神,看得我们不由得心生赞叹!

“雕刻一件作品,大概需要几道工序?”“多少时间能完成一件作品?”“师傅,您雕刻坚持多久啦?”……一个个问题,从我们嘴里涌出,面对我们一波又一波的问题,木雕师傅一边干着手中的活,一边有条不紊地回答,一一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在他的回答中,我们渐渐地加深了对这位民间艺人的了解,他已经从事木雕工作三四十年,从小就非常喜欢雕刻,慢慢地学习木雕技术。当我问他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他停下手中的活,笑着对我说:“既然做了这一行,就一定要做好,把这项技术保留下来。”原来他靠的是对木雕的一份热情,坚持到了现在啊!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个科技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这样一位匠心独运的民间艺人,一块木头,一把刻刀,带着一份热情,将这门手艺留传至今。这不是冯骥才遗忘在民间的俗世奇人吗?

会员介绍 ||  朱易成

就读于富阳区实验小学虎山五(6)班,是一个阳光的男孩,爱好广泛,喜欢萨克斯,毛笔字,篮球,画画。曾获得全国华罗庚杯三等奖,全国希望杯浙江赛区三等奖,浙江省课内作文竞赛一等奖,杭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富阳区“火炬银奖”少先队员,2015年度富阳阳光成才优秀学生,以及杭州市综合实践活动三等奖,富阳区一等奖,富阳区海模锦标赛一等奖。

生活中,他努力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男孩,因此也是一个受欢迎的男孩。

美丽乡村东梓关

富阳区实验小学虎山校区  五(6)班  朱易成

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风景优美,恬静安然,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古朴的村庄——东梓关,一代文豪郁达夫,骨伤科创始人张绍富使他名声远扬。 今天,我们就随着郁达夫笔下的《东梓关》,走进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顺着船埠头往南走,走了一段长满青苔的古官道,眼前突然开阔起来,一个小池塘出现在我的眼前,池塘旁边就是许家大院了。推开古老的许家大门,满院子精美的雕刻浮现在眼前。走进里院,古老的大水缸上,长满了青苔,一根根黑漆的木头柱子,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来到郁达夫当年居住的厢房,透过木头雕刻的门窗,我依稀看到里面的模样。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郁达夫在煤油灯下,创作小说《东梓关》的情景: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若有所思……

绕过长塘,我们来到了安雅堂,这里是张绍富医德馆,刚进里院,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鼻而来。里面有许多张绍富的小故事,张绍富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听说卧床不起的张老,还要为病人看病,我们都很佩服他。他在我们的眼里,是医学上一个璀璨的明星。

来到江边,一株古樟树矗立在岸边,盘根错节的枝干郁郁葱葱,他大约有810年的历史了,粗壮的树干要四五个人才能抱住。古老的樟树,历史悠久的越石庙,互相陪伴,一起经历着风雨的洗礼。往江心望去,姐妹山安静地躺在富春江中,任凭江水的冲刷,向我们诉说着那凄凉的故事。

郁达夫笔下的东梓关,景点众多,船埠头、许春和大药房、八房十房……,如果你也有兴趣,不妨也来读读郁达夫的小说,顺着他的描述,来东梓关游玩一番。

指导老师孙 萍:读着郁达夫的小说,重游东梓关,小作者感受完全不同。追寻名人的足迹,更多的去感受那些历史的气息。移步换景,景在眼中,更是在心中。小作者入情入境,于是作文情景交融。

我们又一次走读

来到龙门这千年的古镇

也许我们都来过

甚至不止一次

除了白墙黑瓦厅台楼阁

我们记住了多少?

我们一直思考

要带给孩子们什么?

传承,让我们了解过去辨识未来

团队,让我们懂的合作与分享

采访,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探索

为什么是手工艺人?

因为是他们文化才得以传承

分组演绎

启发孩子们去总结去思考去分析去感受

这一刻开始,我们期待着孩子的作品

......

提交作业请发送至332002779@qq.com盛老师邮箱,提早交作业,更早刊登哦

本次作业我们将进行评选,前三名赠送郁达夫小说奖获得者祁媛老师签名本《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小说集》一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