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懂得越多,反而越难幸福?
以前我们认为不幸福是因为无知,而现在许多教育程度高的人依然不幸福。以前我们以为婚姻不幸福是因为没文化,可是现在学历越高的人越不想结婚了。
因为,我们读的书越多,见的世面越多,反而会明白:那些美好的东西,是与我们无关的。
是时候扯下这块遮羞布了!许多时候,正是我们懂得太多,才不那么幸福。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
读书多的、见识多的人容易会不仅想追求物质层面,而且有较高的精神追求。比如读书多的女孩们期待像公主一样被对待,男孩们希望找到真正懂他灵魂的人,然而,现实中的那些内心丰富的女孩一般会遇到木讷的人,而那类男孩最终的身边人是个非常肤浅的人。
书上说,男女平等。可是女孩们却发现现实中完全不是这样的,职场处处受限;而男孩们也会发现,他们除了一往无前别无他法,因为这个社会对家庭煮夫的态度还是不那么友好。
反而是那些脑袋空空、不会想那么多的人十分快乐。读书多、见识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有些精神层面的享受,本身就是需要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的。可是,高明的商家往往把消费理念包装成一种绝美的精神享受。
广告中的女明星,每一寸都长得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幻觉,仿佛大家用了广告中的产品就能像明星一样美;我们现在至少一个月一个的配巧克力、口红、包包的“情人节”,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好像都可以变成“情人节”,反正就是鼓动大家去消费;网红旅游景点发推文说“人的一辈子一定要去的XX地方”“来XXX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之类,加上精美的配图,大家都会蠢蠢欲动……
这些难道不是很明显的“消费主义”那一套吗?
可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后盲目地以为:女性的美就是要像女明星一样又瘦又美;每一个节日都要有礼物收,这样才有所谓的“仪式感”;不喜欢旅游好像就是不太像个年轻人……
这些想法,无疑会让人对生活产生一种错觉:生活就应该是那样那样的吧。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我们按照所见过的世界去构想自己的完美生活,可是却鲜有能够十全十美实现的项目。于是,落差就产生了,人也便不能自洽了。
在这个获取信息非常便捷的时代更是如此。
我们整日被书、短视频、自媒体文章裹挟,俨然知道了幸福生活的所谓的一整套的“标准”——就是像那些媒介中所呈现的那样嘛。
然而这些对于一些人,尤其是穷人来说反而是很残忍的——它把世间的所有美好带到你的眼前,而生活总会有机会告诉你:那些美好都与你无关,而你的身边,只有苟且。
阅读或者其他了解世界的窗口,反而把人们对于幸福的认知、理解与想象禁锢在一种非常刻板的范围内。
而说句扎心的,墨酱认为外界的各种声音是容易让人把对幸福的理解局限于物质追求上。因为,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钱,如何实现那些“完美的生活”呢?
而且,似乎,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困境。
正如福楼拜著名的小说《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本来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受了点教育,便对上层生活充满期待,于是嫁给了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可是,包法利夫人还是不满足,她看了一些三流小说,于是又要追求浪漫的爱情和漂亮的衣服、首饰,她以为生活会像她所幻想的那样进行,可是,她追求爱情,遇到了渣男;想要漂亮的衣服、首饰,遇到了放高利贷的。
而当问到包法利夫人的原型究竟是谁时,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啊!”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包法利夫人”,只要我们被外界的声音洗脑过。而鲜有人丝毫不为别人的声音所触动,除非ta生活在真空中。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抗这种困境呢?
其实,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正所谓“精神病人思维广,智障儿童欢乐多”,这句话不是骂人哈,墨酱倒觉得这句话是说,我们应该给自己的思想做减法。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去质疑一些观点:
比如:DR戒指的广告语说:“一生只爱一人”“一生真爱只予一人”。我们要想了:哦?人生是没有丝毫试错成本吗?爱错了人不行吗?
比如:一个女孩子一生应该去迪士尼乐园三次: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去一次,牵着恋人的手去一次,和爱人带着孩子去一次,那她应该是很幸福的。墨酱就奇怪了:幸福跟去迪士尼有必然的联系吗?这个世界上没去过迪士尼的那么多,她们都不幸福吗?
又比如:偶像言情剧中的人设真的是合情合理的吗?谈恋爱是有模板的吗?我们追求的是到底是依照浪漫模板谈恋爱的快感,还是对某一个人的真爱呢?
学会质疑,学会解构一切话语,你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标准”,根本不会让你困惑。
生活没有公式,幸福也没有模板。清楚了这一点,你便能获得巨大的精神自由,便也不会那么困扰。
鲁迅先生说得好:“从来如此,便对么?”
墨酱想加一句:“别人都是如此,便对么?”
【完】
一点简单的讨论,也是墨酱从生活中发现的一个小点,希望大家都能摆脱精神上的桎梏,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轻盈起来,祝大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