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自己VS最好的自己

每到周日晚上,三宝同学会闹一点小情绪,最主要的原因是:明天又要上学了,真不想上学啊~

现在把这种对周一的小小抵触情绪起名叫做:周一综合症。

以往他抛出这个情绪信号的时候,我会跟他讲希望工程,讲那些不能上学的孩子是多么可怜,多么渴望上学。结果第一次就败下阵来,因为听了之后,他很是羡慕的说:哇塞,真好,我也想像他们那样,不用上学,整天在山里玩儿。

每当这个时候,他爸爸就会不以为然的说:行啊,那明天也给你买两头小羊,不用上学,就在家放羊吧,我还省钱呢。

搞牧业听上去也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在城市里,去哪里放羊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因为压根找不到合适的地儿啊!

好吧,放羊不成,看来只能上学去了。

从这一点上看,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孩,也是比较可怜的,因为除了上学,几乎没有其他退路的,家里没有一亩地可以养活自己~乡下的孩子尚且可以“农夫山泉有点田”,向大自然讨生活,而城里的小孩如果不上学,出路在哪里?(或许家里有N套房的人是真不用愁的~)

周一综合症有个巨大的特点:容易复发。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每一次变个花样的回答,只能治标不治本。

所以,昨天晚上,三宝同学又来了新一轮“周一综合症”,嘟囔着“周一好辛苦啊,不想去上学了”~

有时候我觉得80后妈妈之所以焦虑多很辛苦,有80%的原因在于:我们对于孩子的提问,基本上会做到有问必答,而且是非常仔细又耐心的回答。想起电视剧里有个桥段是一个奶奶教育孙子要好好学习,奶奶问:想上学还是想挑大粪?孙子毫不犹豫的回答:上学。奶奶斩钉截铁的说:不想挑大粪就给我好好上学去。

嘎巴溜脆,真带劲~

我也想这样简单粗暴的处理三宝同学的“周一综合症”,但是考虑到这个小家伙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我还是抱着20%的耐心跟他周旋。

首先要有同理心,这是达成亲子沟通的第一要务。

我跟着说:是啊,周一我也不想上班啊,又堵车工作又多。要不咱俩换一下,我去上学读书写作业,你来帮我上班工作赚钱吧?

他说:那怎么行啊,妈妈,我又不会做你的活。

我说:那你不想去上学,你有喜欢做的事情么?你想用这段时间去做什么呢?

他想了想,问我:妈妈,为什么在学校里我们不能做真实的自己,只能做最好的自己?

他虽然转移了话题,但他指出了令他困惑和反复扬起“周一综合症”的根源,他通过提问的方式,告诉了我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很酷的问题是:真实的自己,和最好的自己,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么

我问他:真实的你是怎样的,最好的你,又是怎样的呢?

三宝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在学校里,真实的自己想这样玩耍,想这样哇啦哇啦的大笑,可是最好的自己却不能这样做。我得跟每个人都很友好,面带微笑,不能露出讨厌的表情。妈妈,我不想这样假装优秀,搞得人很烦,也很累。

多好的例子啊,有些人你不想对他微笑,因为心里很不喜欢他,但是你还是对他保持礼貌的微笑,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优秀的人骨子里的教养和素质,是自然而然的状态,没有刻意的辛苦,自己和对方也都很舒服。你之所以会坚持做到每次见到不喜欢的人也保持礼貌的行为,那是因为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你在心里衡量过一整套对比方案:把他揍一顿?不值当,因为还没有讨厌到那个程度;见面就骂他一句,或者横眉冷对?也没意思,因为那样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和所有其他人比起来,还是自己心情愉悦更重要一些。

所以,无论是做真实的自己,还是做优秀的自己,始终有一个考量的标准便是:哪个让自己更舒服,哪个能让自己一直很舒服。

在成人世界里,大人们是永远不会把真实的自己坦露给别人的,因为这样赤裸裸的暴露,意味着极高的风险。所以成人永远是在表演的状态下面向公众的,当他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套用一种标准去指引自己:应该这样做,不要那样做。他们会把这种表演渐渐转化为一种习惯,一种自然而然,当一种习惯固化到人的言行举止里的时候,真实的自己就是他表现出来的样子。所以,你用什么标准去指引自己,会最终影响你成为最真实又最好的自己,还是很真实但是很差的自己。

真实的自己和最好的自己,有时候会博弈,让哪一方胜出呢?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双方本是一体,握手言和,最好的自己,便是最真实的自己。最坏的结果,莫过于双方敌我两立:最真实的自己,恰恰是最差的自己。因为不知道最好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便一路以为恣意放纵便是最好的自己,误将无法无天当成无拘无束,误将懒惰消沉当成无为而治。

也许小朋友们天生都是道家,而现代教育偏偏是有几分儒家的。道家弟子在儒家的条条框框里,理所当然会感到不自在。追逐我心的道家,只想做真实的自己,要出人头地的儒家,要做最优秀的自己,二者的矛盾在于:标准。

真实的自己,未必是懒散无为的,不是什么都不做,更不是毫无准则的恣意妄为。

真实的自己,可以是最好的自己;最好的自己,也应当是最真实的自己,只有这两者达成共识,达成共振,人才会舒服。

否则,人就会拧巴,会失去自己,会变成空心的人,甚至,变成匪夷所思的坏小孩——因为一直被外在的标准强力牵引着,一旦有一天产生了反抗的能力,也许就会在极短的时间里走向另一个极端。

有新闻报道说,很多大学生进入校园后产生“空心病”,只贪图玩乐,没有自我进取的动力和做学问的热情。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或许就是在应该玩耍的年龄里,做了太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他们成为别人眼中“最优秀的那一个”,但却不是自己内心“最喜欢的自己”,也因为一直被外力牵引着去做“最优秀的自己”,长时间忽略“听从我心”,结果便导致找不到“最真实的自己”,甚至不知道“最真实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一首老歌,蛮符合这个主题,以及今天各位妈妈的焦虑心情的,这首歌的名字叫:笨小孩

好绕口令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