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美国也曾向太平洋偷排毒废水,超2.7万桶!
据美联社26日报道,研究人员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海底发现了超过2.7万个桶状物,怀疑其中装有含杀虫剂滴滴涕(DDT)的工业废料。
报道称,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员借助水下监测设备,在圣卡塔利娜岛与洛杉矶海岸之间146平方公里海底,拍摄到27345个“桶状”物的高清图像。先前的研究显示,这片水域海底沉积物及生态系统滴滴涕(DDT)含量较高。不过,最新考察的负责人说,仍需进一步研究才能确认桶中是否有这种物质。
滴滴涕(DDT)分子式是C14H9Cl5,上世纪曾被作为农用杀虫剂使用,后又被发现对减轻疟疾等蚊蝇传播的病害有作用。但由于对环境污染严重,在很多国家已被禁止使用。
一直以来,该海域被怀疑是二战时期的一个巨大的海底有毒废物处理场。《洛杉矶时报》去年曾报道,在1947年至1961年之间,一家工业废料处理企业曾每个月向这片海域抛弃2000桶含滴滴涕的工业污染物。还有一些企业也有类似行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2年美国《海洋倾倒法》生效。这些污染物一直长眠海底,直到此次研究才找到其具体位置。
另有化学教授表示,如果有毒物质已经泄露,需要对海水、海底沉积物、海洋生物进行采样,评估危害。
考察队首席科学家、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海洋物理实验室主任埃里克·特里尔说,污染物覆盖的海域(如此之大)“令人惊愕”。
特里尔称,“处理数据和出海考察的人都感到惊讶”。他表示,此次调查还得到了桶状污染物具体位置的“广域图”。
圣卡塔利娜岛 位于美国西海岸洛杉矶附近
据估计,大约有350吨至700吨滴滴涕被倾倒至海洋内,倾倒地点距离洛杉矶20公里,距离圣卡塔利娜岛12公里。由于倾倒位置较深,先前未能确定倾倒位置以及规模。
科学家表示,目前尚无法判定这批有毒化学物品对海洋生态及人类的长期影响。不过,过去曾有学者在附近海洋哺乳类动物身上测出高含量的滴滴涕化学物质,而此物质与当地海狮罹患癌症有关。
或含DDT的桶状废物 图自美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