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卷十七——大建中汤,赤丸,大黄附子汤

腹满十一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心胸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者,土火俱败,寒水上凌,胃气奔逆,不能下降也。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头足出现,上下走痛而不可触近者,寒水与风木合邪,肆行无畏,排击冲突,势不可当也。大建中汤,胶饴、人参,培土而建中,干姜、蜀椒,补火而温寒也。  

1 心胸中大寒痛,此为木气奔冲也。木郁上冲,则不能饮食。腹中寒,木郁不能上冲,则与寒水合邪,下陷激宕,肆行无畏,排击冲突,势不可挡,外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近,大建中汤主之。

2 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此或为现代名疝气病,肝气不升,则奔豚上冲,腹中寒而不能上冲,则陷下怫怒冲突,必欲强行,气转肠鸣,声如雷引,肠鸣切痛,则上冲皮起,痛不可触。疝气激凸于脐腹阴股之外,大人小儿俱有得之。此病百度疝气可查看图片,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痛不可近。腹中寒气,木气不能升也,此与奔豚病理相近,上冲奔豚与陷下外冲皮起,其实一气也,当知。大建中,重在建中,则木有升路,则不陷冲皮起而外凸。

论;寒疝与疝气,俱是内寒。疝气(疝气是现代之病名,叫小肠气也行)为腹中(读四声)寒气,不能升降,木气冲突,不能冲上,则陷而外凸。寒疝为木陷于水,冰冻内结,寒凝而结,二者俱是为寒,表现出来的症不同而已。(疝气就是木气,寒疝就是寒结)

3 大建中汤,温脾肾之阳以建中,人参助脾之升,则木有升路而疝气消。即是火土俱败,又不是火旺土燥,用胶饴者,以其味甘,补土缓急,以缓疼痛也。缓急切而润风燥,缓土受木贼之急也。乙木之风下冲,甲木之火上炎,胶饴补脾精而生胃液。

论;肝气陷冲皮起,仍用人参之补气,会不会更冲更起,脾升则肝随也。

腹满十二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寒气厥逆,寒气在内,手足厥冷也。四肢秉气于脾胃,寒水侮土,四肢失秉,是以厥逆。寒水上凌,心火凘败,是宜泻寒水而护心君。赤丸,茯苓、乌头,泻水而驱寒湿,半夏、细辛,降浊而下冲气,真朱,保护心君而止痛也。

1 腹中寒气,则见厥逆。病厥逆者,就是手脚冰凉,而发逆冷之义。手脚冰凉,此就是赤丸证。

论;分析一下,用丸不用汤。土者,喜燥而恶湿,喜热而恶寒,腹中寒则生湿也。黄师言,人病者,脾胃皆是湿寒,水较谷更难化也。先师汤剂,皆一次一升,虽有姜甘枣,扶土补中,药方有剂量,其多饮汤水也无益。即然汤助土湿,为何仍用汤剂,因汤吸收快也,(又能涤荡经脉)类如天热人渴,饮即汗出,即是此理。汤饮脾吸,上输其肺,外则汗出,内则降洒,随宗气濡养五脏六腑最快也。汤药还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情况,类如阳明腑实用大承气汤下之,同样是下法,却不可用丸,用丸属于下不得法,必须用汤剂,必须用大承气汤,这点当知。丸散之药,消磨运化,较汤稍慢,但其药力,缓而绵长,宜于脾胃。汤剂丸散,各有其长,针对其病,选其善法,选其善方,总以仲景为主。大多数人知多饮水对身体有好处,而不知脾胃之恶。脾胃正常,多饮无碍,但病求医,现代医生往往嘱多饮水,此乃漏习,因病不同,故当知适量,不病则不觉,若病脾胃湿寒,是恶多饮,当知。

以前曾听过,中医言鸡汤有营养,西医言鸡肉有营养的言论,余觉俱有营养,就是快慢之别。《伤寒》汤剂治病,覆杯即愈,即是其速。丸散汤液,各有其常,根据病选择,根据《伤寒》方选择。《千金》中有一篇关于先师仲景用汤论,言汤液利于筋脉中流行。这篇文章已经附到最后。(结尾六)

2 以知为度,是药后有舌麻唇麻之感,见唇舌发麻,则不可在加量了,在加量则中乌头之毒也。不能治病,反中乌头之毒,发生死亡。病非一日而来,也非一日速去。渐渐寒去温回,手脚自然温暖。乌头即附子之母根也,乌头甚毒,但不能不用,必按其法,畏其药毒,何谈治病,麻子大,余也不知此麻子多大,重在控制服量,渐加以知为度。现代无人敢用,此方也无人制作了,现在甚至都沦落到无人认识乌头了。此中医本草之悲哀,都言有毒,不如不用,直接抹杀经方,更是抹杀医理与草药。

  酒,是把双刃剑,多饮助土湿,少饮助木气升发,而宣阳气(此即是饮酒而血液加快之理)。酒下其药,即助木气之升发,又助药力更快消磨更快遂寒。酒也是药,即能载舟,也能覆舟。中医是治病的门道,现在快沦为养生的行当。

朱砂有两种,一种人工合成的,此不适合入药,一种纯天然的,可以入药。

论:腹中寒气而厥逆,手脚冰凉,对比虚劳,手足汗多。夏天手脚汗出,而吹空调,寒闭毛孔,汗不能出,也会变成,中风历节或中湿痹痛等。

腹满十三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是虚寒从下上也,以温药下之,大黄附子汤,细辛附子,降逆驱寒,大黄下积而破结。

1 肝胆脉循两胁,木气郁迫则胁痛,腹满一,若见两胁疼痛,此虚寒从下而上也;其脉紧弦,腹满八,其状如弓弦硬直,按之不能移动,是中气虚寒,木邪克土之诊。弦紧之脉,未言数者,是省文之义,此见发热,则知脉数也;胃气不降,阳中有阴,阳气郁格,则见发热,以温药下其积阴。大黄附子汤,寒热并用,温药下其停滞。大黄下之停滞,以清胃腑之积阴,附子温阳遂寒,疏其本虚之弦紧,下其停滞之实不至伤紧弦之虚。后医有语,标本兼治。本条即为阳中有阴。

  本条即是腹满八,脉数而紧乃弦,未言数而言发热者,胃气不降,则知脉数省略也

2 669页腹痛,若水谷停瘀,当以温药下之,仲景大黄附子汤,最善之治也。下条若宿物停滞,而生郁热,则厚朴七物汤是良法也(下条)。

(0)

相关推荐

  •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你学会了吗?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等  导读  [金匮背诵训练营]的第二次条文讨论会,和大家一起复习讨论关于<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

  • 《金匮悬解》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与赤丸

    腹满十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者,水寒木郁,肝气梗涩.而怫怒冲突,必欲强行,气转肠鸣,声如雷引,排触击撞,是以痛切,胸胁逆满.呕吐者,胆胃上逆,经络壅 ...

  • 《金匮悬解》卷十七——腹满寒疝宿食

    金匮悬解卷十七 内伤杂病 腹满寒疝宿食二十五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之相因者也.寒水风木之邪,合而贼土,土湿脾陷,迫于风木之侵,滞塞不运,是以胀满,所谓肾气实则胀者(<素问>语).虽寒水之 ...

  • 《金匮悬解》卷十五——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金匮悬解卷十五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十三章 肺痿.肺痈者,咳嗽上气之标,咳嗽上气者,肺痿.肺痈之本.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肺痈之病,外感风邪而伤湿热.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气之积渐而成者,而咳 ...

  • 《金匮悬解》卷十六——胸痹心痛短气

    金匮悬解卷十六 内伤杂病 胸痹心痛短气九章 胸痹.心痛之病,浊阴逆犯清阳,责在肝肾之阴盛,心肺之阳虚,而其原,总由于中气之败.胃逆则浊阴不降,脾陷则清阳不升,是寒水凌火,风木贼土之根本也.阳宜降也,阳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各类型的下利与病理

    下利二十五章 下利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1 下利清谷,是吃啥拉啥,此为中气虚寒,火不化谷之义.此为里虚,不可攻表,此非外感,也无攻表之理,攻表亡阳,是为大逆,汗出亡阳,必生胀满. 论 ...

  • 《金匮悬解》卷十九——疮痈肠痈浸淫

    金匮悬解卷十九 外科 疮痈肠痈浸淫七章 疮痈者,营卫壅阻之病也.营气得寒,血脉凝涩,壅阻卫气,蓄积结硬,卫郁热盛,肉腐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呕吐的病理与辨证

    呕吐四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1 寸口者,手太阴肺气之所变现也.肺主气,寸口脉微而数者,肺中宗气之虚也.(阳虚)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宗气,宗气虚则营血必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呕吐与下利

    金匮悬解卷十三 内伤杂病 呕吐哕下利二十四章 呕哕者,阳明胃病也,下利者,太阴脾病也.胃以下行为顺,胃气上逆,则为呕哕,脾以上行为顺,脾气下陷,则病下利,总以中气之不治也. 中气者,升降脾胃之枢机,枢 ...

  • 《金匮悬解》卷十二——谷疸,酒疸,黑疸

    黄疸三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 阳明病,脉迟者,迟为阴盛,湿寒之脉:胃为阳腑,而主下降,胃寒不降,则胃热而善饥,故食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