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卷十七——大建中汤,赤丸,大黄附子汤
相关推荐
-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你学会了吗?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等 导读 [金匮背诵训练营]的第二次条文讨论会,和大家一起复习讨论关于<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
-
《金匮悬解》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与赤丸
腹满十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者,水寒木郁,肝气梗涩.而怫怒冲突,必欲强行,气转肠鸣,声如雷引,排触击撞,是以痛切,胸胁逆满.呕吐者,胆胃上逆,经络壅 ...
-
《金匮悬解》卷十七——腹满寒疝宿食
金匮悬解卷十七 内伤杂病 腹满寒疝宿食二十五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之相因者也.寒水风木之邪,合而贼土,土湿脾陷,迫于风木之侵,滞塞不运,是以胀满,所谓肾气实则胀者(<素问>语).虽寒水之 ...
-
《金匮悬解》卷十五——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金匮悬解卷十五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十三章 肺痿.肺痈者,咳嗽上气之标,咳嗽上气者,肺痿.肺痈之本.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肺痈之病,外感风邪而伤湿热.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气之积渐而成者,而咳 ...
-
《金匮悬解》卷十六——胸痹心痛短气
金匮悬解卷十六 内伤杂病 胸痹心痛短气九章 胸痹.心痛之病,浊阴逆犯清阳,责在肝肾之阴盛,心肺之阳虚,而其原,总由于中气之败.胃逆则浊阴不降,脾陷则清阳不升,是寒水凌火,风木贼土之根本也.阳宜降也,阳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各类型的下利与病理
下利二十五章 下利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1 下利清谷,是吃啥拉啥,此为中气虚寒,火不化谷之义.此为里虚,不可攻表,此非外感,也无攻表之理,攻表亡阳,是为大逆,汗出亡阳,必生胀满. 论 ...
-
《金匮悬解》卷十九——疮痈肠痈浸淫
金匮悬解卷十九 外科 疮痈肠痈浸淫七章 疮痈者,营卫壅阻之病也.营气得寒,血脉凝涩,壅阻卫气,蓄积结硬,卫郁热盛,肉腐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呕吐的病理与辨证
呕吐四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1 寸口者,手太阴肺气之所变现也.肺主气,寸口脉微而数者,肺中宗气之虚也.(阳虚)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宗气,宗气虚则营血必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呕吐与下利
金匮悬解卷十三 内伤杂病 呕吐哕下利二十四章 呕哕者,阳明胃病也,下利者,太阴脾病也.胃以下行为顺,胃气上逆,则为呕哕,脾以上行为顺,脾气下陷,则病下利,总以中气之不治也. 中气者,升降脾胃之枢机,枢 ...
-
《金匮悬解》卷十二——谷疸,酒疸,黑疸
黄疸三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 阳明病,脉迟者,迟为阴盛,湿寒之脉:胃为阳腑,而主下降,胃寒不降,则胃热而善饥,故食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