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人物——伯益

     伯益亦作伯翳、柏翳、柏益、伯鹥,又名大费。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后,嬴姓诸国的受姓始祖。
   伯益,《尚书》称益,《史记》称大费、柏翳,又称伯翳,《世本》、《汉书》称化益、伯益。“少昊之后伯益也”《国语。郑语》。
   《史记秦本纪》“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赢。”’《秦始皇本纪》“太史公曰:秦之先伯翳,尝有勋于唐虞之际,受土赐姓” 。
   我国最早的唯一记述东方帝俊神系的《山海经》据传是伯益所作。西汉刘歆《山海经表》:“ 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上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 。东汉赵晔《越王无余外传》:“(禹)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
   伯益的势力范围位于山东省日照地区。《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二年下注曰:“《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於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尧王城遗址前期有可能是少昊都城,后期有可能是伯益的都城。都城之南3公里处的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的天台山上有伯益挖的井,人称“益井”。
   日照天台山因《山海经》中的记载而得名。《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东南海之外,泔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天台山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离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月3公里。尧王城遗址出土的墓葬的头像都朝着天台山的方向。据考证,天台山中有汤谷,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天台山主峰海拔258米,面临大海,环绕在群山之中,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山下河流交错,稻田纵横。天台山上有羲和部落遗址、太阳神石、太阳神陵遗址、女巫墓、祭祀羲和与女娲的老母庙和老母洞、老祖像、大羿陵和嫦娥墓、女娲补天台与神鳌、天然东方神龙、魁星阁遗址与独占鳌头石刻、忘忧谷、秦始皇赐名的望仙涧、东方朔记载的东方玉鸡等众多遗迹与传说。
   天台山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圣地,曾经吸引无数历史人物和文人墨客到此驻足。天台山主峰南侧留有姜太公避纣时的太公台和太公崖。秦始皇东巡琅琊时曾三次到天台山祭祖求仙,并将汤谷南侧的山谷赐名为望仙涧。大荒居士应东海居士之邀前来天台山汤谷做客,酒后雅兴大发,曾挥毫写下上联:“汤谷汤汤汤汤汤谷东海外羲和祀日石为神”的上联,东海居士随声和之写出下联。可惜下联失落,至今无人能补。天台山主峰北侧的东方神龙总长约100米,其头20米,身65米,尾15米。龙头上有泉二,深不过半米,径不足5尺,但即使大旱之季,泉水也常年不涸,世人异之。寿星彭祖游历天台山饮此泉水后留下“登斯山断七情身已是三界之外,饮此水净六欲心不在五行之中 ”的对联,横批是“再来一瓢”,并赐名神龙泉。龙头上两泉形似龙眼,一只圆睁,一只微闭,引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动情。昔有东方文殊写到:“睁一只眼看破红尘乃知烦恼自从心中出四大皆空万事需随缘,闭一只眼参透禅机方能平常之心对世界三省其身六根得清净”。而南郭先生则曰:“睁一只眼看斗转星移绿水青山风花雪月世上无限美好事,闭一只眼听松涛海浪莺歌燕舞男唱女和人间多少天籁音”。

  舜时伯益与大禹同朝为官,因善于狩猎与畜牧,被佥推为九官之一的虞官,负责治理山泽,管理上下草木鸟兽,并佐舜调驯鸟兽。由于他在长期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鸟兽语言和习性,鸟兽多被其驯服,因而在畜牧方面功绩卓著,又始食于嬴,被舜赐姓嬴氏,作为东夷少昊部落嬴姓的继承人,并赐给其封土。大禹继承舜的王位之后,伯益又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伯益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他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治国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废,谦虚会受到益处,自满能导致失败,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伯益亦表现出远见卓识。舜时,三苗族离心离德,舜便派大禹武力征服,三苗不服,伯益提议,要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议,撤退军队,实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终于归顺。伯益还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成为《山海经》的素材。

   伯益是龙山文化后期一个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时期的历史性人物。据史料记载,大禹有意禅位于伯益,但因禅让制度的社会背景发生变化而未能实现,大禹之子启夺取继承权。《史记夏本纪》:“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战国策燕策一》:“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晋书束哲传》 引《竹书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
   从此,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禅让制度亦被世袭制取代。

   伯益是赵姓,秦姓,徐姓,马姓,梁姓等姓始祖。   
(0)

相关推荐

  • 秦始皇与泰山(上)

    □鹿锋 (一) 在泰山,秦始皇开创了许多第一:第一次举行今天能被证实的泰山封禅,第一次在泰山留下今仍可见的唯一秦代碑刻--秦泰山刻石,第一次在泰山极顶筑造被后人称为"无字碑"的石阙 ...

  • 夏朝人物——寒浞

    寒浞(约前2013年-约前1933年),妘姓,名浞(zhuó).夏朝时期的篡位君主,只是因为他的名声不好,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 他早年任东夷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的相,后羿 ...

  • 夏朝人物——后羿

    夏启当上国王以后,有一个部落有扈(音hù)氏不服,起兵反抗.启和有扈氏的部落发生了一场战争,最后启把有扈氏灭了,把俘虏来的人罚做牧奴.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样子,没有人再反抗了.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 ...

  • 夏朝人物——妹喜

    妹喜,妹音读"mò",一名末喜,末嬉,有施氏女,有施氏原为喜姓.夏朝末代国王夏桀姒履癸的宠妃.生卒不详. 夏桀代有施氏(今山东省腾县),有施氏是东方小国,国弱力薄,不敢与夏朝为敌, ...

  • 夏朝人物——女娇

    女娇,涂山氏的女儿,夏禹姒文帝的妃子,仪容秀美,生性娴雅,是当地有名的美女,生卒不详 大禹忙于治水,三十岁尚未成家,后来在涂山(今浙江省绍兴西北)治水,见到女娇,二人互生爱慕之情,由于治水的工作紧迫, ...

  • 夏朝人物——关龙逢

    夏桀时大臣,因忠谏而被桀所杀.据<韩诗外传>记载,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 ...

  • 夏朝人物——启

    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禹病死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启,母涂山氏.屈原的<天 ...

  • 夏朝人物——奚仲

    奚仲,据<滕县志>记载:"当夏禹之时封为薛,为禹掌车服大夫.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以木为车盖仍缵车正旧职,故后人亦称奚仲造车." 奚仲即为造车始祖,古薛国始祖. ...

  • 夏朝历史人物——刑天

    刑天,亦作"邢天"."形天",是<山海经>里提到的一位无头巨人,原是炎帝的手下.<山海经·海内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 ...

  • 夏朝历史人物——桀(夏朝帝王)

    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名履癸,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虐.荒淫的国君之一.他骄奢淫逸, 腐化,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建造倾宫.瑶台,又从各地搜罗美女充填后宫.桀在征伐有施氏时得了美女妹喜,回国后,昼夜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