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二)
剑 川 的 马 帮 生 活
随着西亚、东南亚至中原“吐蕃道”和“滇藏古道”的拓展与延伸,古道上的商业马帮运输不断发展。西汉开始,从西藏直至滇西、滇中、滇南的马帮经常通过剑川,南来北往。
马帮生活中,除了进货、行路之外,最大的事项就是每天歇宿时的生活料理。马帮称途中的稍歇为“打尖”,称宿营为“开哨”或“开亮”。
由于马帮所面对沿途环境的艰难与复杂,每个人都锤炼成了对多变环境有相当强的适应能力的本事。因此民间便有了“赶马三年会做贼”的说法。
首先,马锅头们需要得到官家商户的首肯与信任。因此一旦马帮组建后,“锅头”们便得忙上忙下,拜望送礼,联络协调,打点好官署中的相关人员,办理好营运的官防执照。其次还得与商户联系沟通,争取得到商户的批量货源。得到官方的通融、商户的货源后,还得打通具体验货、发货的有关人士的关节,打通官防哨卡等处的关节,这样才能一路通行顺畅。
由于跋山涉水,行程艰难,沿途得提心吊胆地防范劫匪和盗贼的袭击。昔时,劫匪往往成群集队,荷枪实弹,遇到人数超过马帮队伍的劫匪,“锅头”们只好自认倒霉,拱手相让,或视劫匪头目情况,施手段、拜把子、争取劫匪的谅解与扶持,减少经济上的损失和人员伤亡。盗贼一般人数较少,往往利用地形地物和漆黑夜晚于“开亮”的地方行窃。遇到这种情况,“锅头”们总是运用智谋,指挥马夫们依靠集体力量击败盗贼,凡抓到盗贼,马帮成员们都会大打出手,将盗贼打得半死,打得佩服,使这类盗贼再也不敢招惹此路马帮。
民国中后期,社会不安定,战事频繁,马帮于途中经常会遇到来往官兵的骚扰,往往被强迫为官兵运这运那。对于官兵们的强迫,锅头们得罪不起,只好将货物卸于某地,留下专门的力量守护,待把官兵们的物资送达目的地后再回程运送马帮自己的货物。对此类骚扰,锅头们只能自认运气不好,自认倒霉。
行程中,马帮绝不在城镇小马店中“开亮”。进入城镇的马帮只是装货与卸货。于小马店歇宿的,只是与住地客商常来常往的自家组织的,只有四、五匹驮马的驮货人马。
每次上路,“三锅头”都会事先做好驮运线路和日程安排计划,让“马脚”和“跟脚”们做到心中有数,照所布置的时间表行事。“开亮”地点往往要安排在场地空旷、水草丰盛的野坪地带。一旦“开亮”,“跟脚”们卸货时一定要把驮架、马鞍整整齐齐地一行行地朝着行路方向摆放。然后放开骡马自由吃草。待骡马歇脚之后,“跟脚”们便按分工各行其是。“开亮夫”们会自觉地打柴提水、埋锅造饭,“钉掌夫”们会顺序检查骡马脚蹄,修脚钉掌。“马医夫”视牲口情况,该喂牲口药就去准备药草。如果于坝子中村庄附近的田坝中“开亮”,则需拴好骡马,购买草料,至夜里,需要喂足骡马三次草料。
“开亮夫”生火做饭的锅庄(烧柴用的三脚或垒石)“灶门”要面对马帮宿营地,“灶身”要正对马帮需要前行的方向。烧柴要顺着“灶门”加入锅庄,加火顺柴时必须先进柴火大头,将柴火的小头朝后,不能随便乱烧,更不能烧对头柴。放锣锅必须平放,不得锅底朝天,随便翻扑,一切餐具同样只能平放,不能随便翻扑。如随行者不懂规矩,扑翻、放翻锣锅或餐具就得自己买香火磕头祈祷,向灶君谢罪,还要被罚请客吃饭。
“开亮”吃饭时,大锅头的位置要坐在锣锅的正面(即锅庄“灶门”前面),盛饭时,大锅头第一个开勺,然后依次进行。盛饭过程中,锣锅里的饭必须一层层平舀,不能深挖到锣锅底。盛完饭,必须规规矩矩地将勺子平放到饭锅里。盛完菜,不许将勺子放到锅里,否则出行过河时骡马会“放鸭子”(即骡马可能会掉进水里,或被水冲走)。吃第一碗饭时,不许泡汤,否则,路上就会遇到许多麻烦。早吃完饭的,只需洗各自的筷子,最后吃完饭的人,必须洗完所有的碗和餐具。“开亮”吃肉,称“吃下数”、打牙祭,“吃下数”意即吃大块肉,但锅里最大的那块肉,拈到也不能吃,只能留给最后吃完饭的那一位洗餐具的人去吃。
马帮骡马的组成,有骡马随人入伙的,也有锅头租用雇工组成的,因此伙食的费用以骡马的匹数分摊,称此为“吃分子”(即马匹分数),不计人数费用。
民国年间,货币贬值,骡马的租金比较昂贵,锅头往往克扣租金,甚至不兑现租金,因此批量养马的人户逐渐减少,以数匹骡马随人合伙的马帮增多。
1954年,政府组织剑川马帮集体入伙,组成剑川县骡马群众运输服务站。此后的马帮全部成为集体马帮,马锅头实际成为集体马帮的负责人。1956年,据不完全统计,剑川运输服务社共有驮马1535匹,年运输量达0.78万吨,货运周转量达14.87万吨/千米。当时,剑川马帮曾参加了援藏支前、公路建设等运输,为剑川民间运输和地方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至1990年,全县仅剩弥沙、象图、马登三组马帮,驮马99匹。随着土地承包和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2005年以后,坝区驮马相应增加,除山区短途运输外,主要用于农田肥料运输,坡地建设用料驮运等。真正意义上的马帮已完全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