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校长:我是怎么把一所农村中学,改造成齐鲁名校的?

前几天写了一篇小文(李希贵校长:我为什么要“炸掉”班主任岗位?),很多同学不屑、不信、甚至说这是害人: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误解,乃因我没有说明白背后的逻辑和事实,比如“这样的方式不可能在乡村学校推广”这一条,就是因为篇幅和文章逻辑没有提及造成的误会。

李希贵一开始就在北京吗?不是的,恰恰相反,40年前,他就是山东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大学生,在农村的一所普通中学当一名普通的一线老师。

这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就是高密四中,短短的十几年,这所农村中学就成了齐鲁名校。

这样的大转变,其中必定有一些东西是我们不了解的,本篇就来聊聊这个李校长到底都做了些什么,让这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变成了枝头的凤凰?

30年前的高密四中

(一)

1980年,21岁的李希贵大学毕业,进入山东潍坊高密双羊镇的高密四中,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他是恢复高考以来,第一个分配到这所学校的大学生。

此时,高密四中还是只有9个班的农村中学,就像现在绝大多数农村中学一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十几年时间,李老师变成李副教导主任、李副校长、李校长(30岁时),把这所平平无奇的农村中学,打造成了齐鲁名校。

他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创造了我们眼里的不可能:

  • 对孩子。教育,从平等、激发内在动力开始;
  • 对制度。教育,不需要“目中无人”的管理;
  • 对老师。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二)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充分尊重的时候,就是他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开始。

有成就的教育家,对教育的一切思考、体系,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来,李校长也不例外。

  • 教育,从平等开始。

和一般的老师一样,当时的李希贵还是一名小小的李老师,也保持着严厉的样子,严肃、冷峻、不苟言笑,以为这样就可以教育好孩子,但时间长了发现,学生们并不买账。

一天晚自习,班里的几个成绩好的女生和班干部并没有按时来上晚自习,这让小李老师大为光火,当看到这几位学生姗姗来迟后,劈头盖脸的一顿批评,但女生们不但没有做错事的愧疚,反而显得异常镇定,原来他们是送一个同寝室的同学去了医院看急诊,所以才迟到了。

小李老师一下子就蒙了,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鼓起勇气丢掉了老师的“架子”,说:看来是老师错了,真是对不起你们... ...。”

顿时,孩子们不知所措,镇定反而变成了大声哭泣,因为自她们上学以来,从来没有一个老师说自己有错的,错,永远是学生的,高高在上、为人师表的老师怎么会有错呢?小李老师在她们前面“承认错误”还是头一回,慢慢的,孩子们的眼神从惊恐、委屈、感动,变成了兴奋。

那天,小李老师和这群孩子聊了好久,发现她们并不是小孩子,她们很多想法不乏真知灼见。

从此,小李老师知道,原来老师也是可以道歉的,教育并不是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只有被动承受的份。

教育,不是管制,而要从平等开始。

自此以后,只要李老师力所能及的范围,都践行着这一点一滴的感悟。

教育中的问题其实谁都看得到,但是否在现有的条件下想出解决的办法,并从此遵照这样的办法,是好老师和一般老师的分水岭。

  •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这句话并不是随意的臆断,也是从实践中来的。

1982年的高考,李老师去邻县监考,打开语文卷子时惊呆了,作文题正是他几天前给自己学生们刚刚训练过的,也就是说他押对了作文题。此时的他幻想着自己的学生看到题目后的喜悦,且认定孩子们的语文成绩定然相当不错,毕竟作文占分实在是太大了。

没想到,成绩下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这让小李老师又开始思考了:

“数学式的训练是否严重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是不是训练替代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阅读、感悟和体验,语文水平是不是不会提高?”

是的,这样数学式的方式确实不是学语文的方法,他从自己读书的经历中反复想,一路下来,那些老师讲过的,一点都不记得了,但自己看过的书、写过的感悟却能历历在目。

于是,他开放了自己的私人藏书,让孩子们自由借阅,但很快,学校领导和家长们不干了,说学习这么紧张,怎么能给孩子们看课外书籍呢?读那些有什么用,高考又不考!孩子们考不好,你负责?

李老师当然负不起这个责,只好暂停,但学生们不干了,因为在这些“闲散书”里,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李老师人微言轻,最后和校领导、家长们商量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每天,把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时间缩短为10分钟。

20年后,他的一些学生在和他见面时,还时常怀念“每天10分钟”,说:就在那10分钟里,他看到了一些对他一生影响很大的语句,如:少年得志大不幸。

教育就是这么奇妙,我们费尽心思的课堂讲解、耐心辅导,很快就会被学生忘掉,而那些无意中播下的种子,却在孩子们心里从一颗种子,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让他们终生受益。

这“每天10分钟”,就是后来李校长成熟的一个做法——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全程参与备课、讲课、疑难解答、命题考试。

如1991年,高密四中高一扩招,新的班级没有语文老师,李校长就让学生自己领“教学”任务,将知识点承包给学生,再根据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特点做了程序上的安排,保证不会差得太离谱,最后一学期下来,你猜怎么着?

这个班的语文成绩,竟然比有语文老师的平行班还略胜一筹!

这让语文老师尴尬无比。

改革开放之初,包产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而语文课上实验的“包知识到户”,同样解决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在中学里,教师应该逐步少讲,逐步放手到最后学生可以自己学习,那才是真的毕业。”

由此看来,一切教育都应当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入手。

以上,是李校长面对学生时,众多思考和实践中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但一斑窥豹,我们就知道李校长现在的这些教育实践并不是空中楼阁,都是从几十年如一日的一线实践中来的。

一个成功的教育改革只从学生出发就能成吗?

远远不能,还得从学校制度入手。

(三)

一切的制度,都必须从关注人本身出发,脱离人文关怀的制度只能成为束缚手脚的镣铐。

  • 制度,必须以人为出发点。

1996年的,流感肆虐,全校师生不是今天你倒下,就是明天他倒下,但学校有一条明文规定:

“为了校食堂方便,饭只能隔天订。”

也就是说,今天的饭只能是昨天订,今天只能订明天的饭,但今天就是订不了今天的。那今天痊愈来上课的学生就肯定是没饭吃的。

在规则和人性化面前,该如何选?

管后勤的老师错了吗?没错,人家严格按规定办。

学生错了吗?也没有错,流感摆在眼前,也不是学生调皮捣蛋。

但老师没错,学生没错的情况下,今天入校的学生就是没饭吃。

那是谁错了?

制度错了。

那就改制度,改的原则就是:一切制度,必须从学生出发,因为学校服务的主体对象就是学生。

  • 改造食堂机制,引入竞争。

1992年的暑假,李校长家里住着几个亲戚的孩子,暑假玩疯了,开学后成绩一落千丈,说教有效果吗?没效果,李校长就引入了一个机制,制作了一张作业竞赛表贴在客厅里,每天统计孩子们的作业正确率,两星期后,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就上来了。

他把这样的机制引入到学校食堂管理中,以前,学校食堂就一家承包,好坏都是这一家,服务态度不仅不好,饭不好吃还不便宜,后来就引入三家一起竞争,老师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食堂吃饭,这样食堂拼的就是服务态度、饭菜可口度,一下子食堂的那些老大难问题就解决了。

在后来的一切制度建设中,李校长都会以这种服务学生为底层逻辑的第一原则来思考:

制度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保护学生 激励学生完善自我的(学习只是自我完善的一方面)。

(四)

老师就真的只能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吗?只能是牺牲自己,照亮别人吗?不对,这是反人性的,而反人性的事是做不长久的。

  • 老师以什么样的心态理解生活,就必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学生。

老师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位老师,她/他有家庭有孩子,和所有人一样,有实实在在的困难,此时的李校长(30岁)想,要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必须先解决老师的实际问题,于是,在1990年,以“三心换一心”:

耐心听老师们的实际生活问题;

热心帮老师解决这些生活问题;

诚心为老师办实事办好事;

最后,换得老师们的信心。

具体是改造30多户老师的家属房,以前只有校领导有小厨房,现在每家都要有,为家庭困难的家属解决就业问题;为长期两地分居的老师协调调动,使得家庭团圆;给年轻老师办集体婚礼;为教职工办幼儿园;冬天给老师们买煤球并送到家门口,解决老师冬天取暖的问题... ... 。

从此,老师的待遇和乡干部差不多了,老师们积压多年的实际问题解决了,也觉得受重视了,对学生的态度自然比以前就会好很多。

即使现在,我们时常看到老师虐童事件,是这个老师的本质有多坏吗?

我看不见得,基本上都是因为老师的心态问题学校没有处理好。

学校不把老师当人看,老师自然不把学生当人看。

年轻的李校长在30年前就体悟到:老师以什么样的心态理解生活,就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学生。

  • 让每个老师都觉得自己很重要。

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一位被管理者都感到自己很重要!

1993年,高密四中有个资历很老的老同志,在图书管理员这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以前的教师都很尊重他,但随着老教师的退休,新老师的加入,青年教师对这位老同志的事迹知之甚少,慢慢开始不怎么尊重他,这让他心情一直很差,有时候对待老师和学生的态度也变得没以前好了,终于有一天,他的态度问题被反映到李校长这里。

要是你,怎么办?

苦口婆心让老同志态度好点?对年轻教师批评教育?

小李校长是这么做的:

刚好教师节临近,李校长办了一个“尊重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的活动,请了市里以为有名的书法家为这为老同志提了一幅字「三朝元老」,并在全校的教师节大会上将装裱好的字赠送给他,并鼓励他继续发光发热。

三朝元老“真迹”

这让很多年轻的教师了解到了他的兢兢业业,也让那位老同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觉得自己还是很重要的。

平时,这幅字就挂在他办公室显眼的位置,放假了,就把这幅字拿回家,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老同志心里充满了阳光,和蔼可亲的状态又恢复如初。

(五)

以上,就是李希贵在高密四中时众多改革中的一小部分。

1995年,他被调到高密一中,又在这所中学闯雷区,在高中阶段办素质教育,依然在体制和家长两者的夹缝间搞的风生水起;

由于成绩出色,2001年又任潍坊市教育局长,在全市推行教育改革。

2006年,李希贵在调任教育部筹建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完成之后,2007年10月到北京十一学校任校长。

2019年8月1日,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在北京十一学校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和盟校校长会议,李希贵担任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海淀教育战略性人才培养基地主持人,并以总校校长的身份着手筹办新学校北京第一实验学校。


本文参考《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