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丨我不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李鲁,20岁,现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6岁出版长篇小说《我去 中学》。19岁出版英文长篇小说 Salvation(《救赎》)。现为《北京晚报》专栏作者。

初中的时候,老师让每个同学在一张纸片上写自己的人生规划,准备在家长会上展出。我踌躇许久不知该写什么,因为那时还小,从未规划过自己的人生,突然之间被要求明确写下人生规划,对我来说实属牵强。于是我和其他同学交流想法,发现他们大多都写了类似“考上人大附中”、“考上北大”这类跟升学相关的目标。回到自己座位我又思考了很久,似乎我是这个班里唯一对自己人生没有规划的人,最后我在纸的正中央写下了“当一名作家”,并把它交给了老师。

初中之后,我着实开始了写作:不再单纯是写散文、杂文,而是小说的创作。高中时出于对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厌恶和批判,我创作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我去 中学》;大学时为了映射我对美国社会的理解,以及对愈发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迷惘,我创作了第二本长篇小说Salvation(《救赎》)。六年过去,我逐渐地成为了一名作家,将当年写在纸上的话付诸实现。然而也是在六年之后,等我成为了作家我才明白,原来我当年所说的“当一名作家”并不单纯意味着当一个讲故事的人,那几个字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生的目标,而我现在的姿态和所处的位置,也远比当年幻想的渺小、卑微。

我这样说是因为, 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写作我意识到,作家最重要的资质和使命在于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然而并不是每个自称作家的人都能做到这点,现在的我也没有做到。

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文书中,我把自己写书比作一种领导力,因为通过传播我的书能影响到读者的思维方式,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所以身为作家,即便我没有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完成某件事,我的影响力通过“书”的媒介转变为了领导力,能使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精神领袖。这样的论调放在当时,算是期望,放到现在,却渐渐变成了担忧。

一方面,我惶恐我的作品是否能对社会造成影响,确切地说,我惶恐我讲述的故事是否能进入社会的视线,否则我就像在对空气挥拳,力作用不到物体上也就不会有任何现象;另一方面,即便作品进入了社会的视线,我也担忧我对社会造成的实际影响是否和我期望的一样,我担忧我表达的思想会被曲解,担忧我是否错误地描绘了这个时代,或是引导人们去了错误的方向,从而辜负了作家的使命。

然而排除这些惶恐和担忧,每个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社会宽容地接纳并正确地理解。跟其他务实的职业不同,比如医生、建筑师、工程师,即便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明确的认可,但他们的工作形式使得他们的成果多多少少给社会带来了效益。作家则不同,作家的作品源于对这个社会的观察,如果它们没有被社会接纳,没能回归到社会中去,那么就好像我被关在一间与世隔绝的玻璃房内对着墙说话。每当这种时刻来临,我都想通过阅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对人类社会有巨大影响的书,逃离到另一个世界中去,一个文化激烈碰撞的世界,一个仿佛我的声音能被听到的世界,以获取短暂的慰藉。

这些残酷的现实都带给我紧迫感——想证明自己身为作家,能实实在在地影响社会;以及使命感——想证明在如今这个科技快速发展、市场不断膨胀的社会,文学仍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要素。

在那次家长会结束后,我看到贴满纸片的黑板上并没有我写的那张,随后在回家的路上,我偶然发现原来是我爸把它揭了下来,并放在了他车的挡风玻璃下面。那一刻,我明白了他悄悄拿走我的纸片的事,就像他也明白了我已明白这件事一样。然而我们并没有说话,他似乎用一种沉默表达了对于我这简短的人生规划的肯定,对我这任重而道远的人生目标的肯定。我想正是来自家人的肯定,加上我发自内心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促使我克服了身为作家无法逃避的惶恐和担忧,并推动我风雨无阻地写作,才在20岁之前已然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合起来接近40万字。

一名作家,他对自身影响力的渴望就如小孩子的执念一般天真。这种渴望是作家的天性,更是成为作家的必要条件。也正是这种渴望促使我不停地写,不停地讲述我自己或他人的故事,揭示自己或他人的内心。虽然有时这意味着揭开伤疤,但我还是给予了人性最大的信任,即相信人性都是相同的,我的文字总会沁入心田,少则字里行间感动读者,多则潜移默化影响社会。

或许这正是我写作的意义。

本文为原创,所获赞赏将转给作者(连同明细截图)。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公号转载请与本阳台联系获得授权。

(0)

相关推荐

  • 演讲笔录: 怎样写小说?瓶颈期如何继续

    [留美学子]第2040期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导语 作家黄宗之线上讲座"怎样写小说?"反响热烈 [美洲华联社洛杉矶12月5日 ...

  • 王晓红 | 读李犁长篇小说《暗尘》

          灵魂的制高点                                  --读李犁长篇小说<暗尘>   有言之: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作家李犁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始终把底层 ...

  • 李愫生:唯有爱可以治愈社会孤独感

    <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是知名情感作家李愫生创作的爱情小说集,由文化发展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上市.书中讲述了18篇爱情故事,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情感囧境及情感困惑,深刻揭 ...

  • 名家推荐||蔡骏——躲在悬疑小说幕后的社会观察者

    名家推荐专栏  蔡骏 22岁开始发表小说,此后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至今已出版中长篇小说20多部,蔡骏系列悬疑小说销量至今突破1000万册.蔡骏写作流派属于传统悬疑,擅长制作恐怖气氛. ...

  • 知名作家郑长春长篇小说《青台镇》出版

    日前,知名作家郑长春历经1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青台镇>,由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与"微信读书"等网络平台联袂全新上架,受到读者热捧.该书共45万字,54个章节, ...

  • 【山东】鲁西丨有筋骨的作家写出有筋骨的小说

    有筋骨的作家写出有筋骨的小说 --读山东作家乌以强长篇小说<狱中笔记> 文/鲁西   当经历了阵阵失落伤感而又必须倾诉的时候,文字也许比语言更加的灵动隽永,文字比语言更能饱满恰当的表达.因 ...

  • 李鲁丨在硅谷,每颗新星都渴望成为下一个苹果或谷歌

    李鲁在伯克利校园 我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邻近硅谷,身边自然不乏创业者,现成的就有一位好哥们,去年创立了一家叫Lino的区块链直播平台. 开始我并未在意,经常看见他没日没夜在宿舍里写代码,也不 ...

  • 李鲁丨毕业典礼,只能给过去一个总结,却给不了未来一个答案

    李鲁|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关于毕业,我认为大学里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生活如果缺少了一个总结便草草结束,未免显得太唐突.如果说形式上的总结是毕业典礼,那么对我而言更独一无二的总结则是 ...

  • 李鲁丨小说,我写作的唯一方向

    李鲁和阎连科老师在一起 2018年夏天,我以应用数学和经济学双专业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却紧接着当起了一名记者.这个职业选择似乎不那么明智,毕竟记者和我的专业毫不相干,然而考虑到我写作上的才能和兴 ...

  • 李鲁丨关于写作,我妈教给了我什么

    李鲁|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在一年多以前,当我第一次得知我妈开始指导其他孩子写作文的时候,我内心十分惊讶,因为记忆中我妈从未正式"教"过我如何写一篇作文.既然她没 ...

  • 李鲁丨我坐在海明威生前去过的酒馆,看着眼下和昔日的古巴

    李鲁|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这个春假我从旧金山出发,经迈阿密,到古巴体验了为期一周的自由行.选择去古巴,一方面是图新鲜--在中美洲有很多适合短期游玩的国家,例如墨西哥.巴哈马.波多黎 ...

  • 李鲁丨对留学生而言,节日的意义是模糊的

    李鲁丨文 自从来到美国上大学,我已有三年未在冬天回过北京.偶然间在宋冬野歌的背景音乐里听到"请您抓好扶手,不要倚靠电梯,注意脚下安全,文明乘坐电梯",北京地铁出站的广播,突然觉得甚 ...

  • 李鲁丨唯有思考才是生活的出路

    李鲁丨文 回想起来,这个夏天我似乎度过了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暑假--我圆满完成了在"NBA中国"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这是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我和十余位小伙伴 ...

  • 李鲁丨人生第一次,我独自在一个陌生的中国城市生活

    李鲁,20岁,现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6岁出版长篇小说<我去 中学>.19岁出版英文长篇小说 Salvation(<救赎>).现为<北京晚报>专栏作者. ...

  • 李鲁丨我终将回到原点(关于公路旅行的执念)

    李鲁,20岁,现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6岁出版长篇小说<我去 中学>.19岁出版英文长篇小说 Salvation(<救赎>).现为<北京晚报>专栏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