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你的热爱,用一生去追逐你的热爱

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罗曼·罗兰

有次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聚会,盖茨的爸爸让两个巨富分别写下“对你们帮助最大的一个词”,盖茨和巴菲特不约而同地写下了一个单词 —— Focus

专注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远胜于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

专注

博二兔,不得一兔。——吴清源

小野二郎,1925年出生于日本,是全世界年纪最大的三星主厨。严谨、自律、精准、追求极致是他对待工作的态度,甚至为了保护创造寿司的双手,不工作时永远带着手套,连睡觉也不懈怠。

一生只做一件事,把这事做到极致便是匠人。

人的精力、企业的资源毕竟都是有限的,尤其是时间。

在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书《异类》中提到一个1万小时天才理论:

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他的练习时间必须超过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三小时或一周二十个小时,如此持续十年。

  • 比尔·盖茨13岁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到他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万小时。

  • 音乐神童莫扎特,在6岁生日之前,他音乐家的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了3500个小时。到他21岁写出最脍炙人口的第九号协奏曲。

  • 象棋神童鲍比·菲舍尔,17岁就奇迹般奠定了大师地位,但在这之前他也投入了10年时间的艰苦训练。

刻意练习

有的人下了一辈子棋,但还是臭棋篓子。有的人打了一辈子篮球,但那也只是爱好。有的人做了一辈子菜,只能是家常饮用,绝难成为著名大厨。

成功需要1万小时,但这也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1万小时必须是刻意练习,是能够提升自己能力的有效练习。

安德斯·艾利克森所说的刻意练习包含这几个要点——

  1. 有特定的目标。有针对性的练习,有设计,有目标,不是瞎练。

  2. 专注,心无旁骛。

  3. 获得到反馈并调整。必须知道哪儿错了,并能及时调整。

  4. 走出舒适区。要练习不会的,不能重复过去,也不能好高骛远。

所以,专注不只是聚焦,不是盯住一个方向就够了。更重要的是不断地精进。反馈调整,走出舒适区,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专注于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可以像卖油翁一样,简单的说一句“无他,唯手熟尔。”

专注什么?

专注于你的目标,你的专注才有意义
其他人看的是《花花公子》,我看的是公司年报。——巴菲特

如果跑错了目标或者没有目标,可能越跑越糟

专注意味着取舍,意味着有些事情对你不重要。

李煜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徽宗开创瘦金体,这两位都是被皇帝身份耽误的艺术天才。如果他们真能像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一样退位,专注于自己的热爱,让别人去履行应尽的职责,未尝不是一段佳话。

雷军总结小米成功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专注:少就是多+战略上单爆一点;砍掉90%,只做10%,认认真真把那10%做好就足够好。

1997 年乔布斯重新执掌苹果时,苹果的产品线非常多。员工给乔布斯解释就花了三个星期。乔布斯受够了,在白板上画了一根横线和竖线,在两列顶端写上“消费级”和“专业级”,在两行的标题处写上“台式”和“便携”。他说,就做四个伟大产品,每格一个,其他全部停止,这样将做其他项目的优秀人才和资金释放出来专攻四个产品。

1984年万科以进出口贸易起家。公司曾经做过10多种业务,万佳超市、怡宝纯净水等都曾是万科的,甚至还拍过电影、包装过明星。直到1994年由于“君万之争”,才促使万科逐渐确立了聚焦房地产的发展方向,从而为万科成为地产之王奠定了战略基础。

专注于你的优势,你的努力才有结果。

学习有两种:扩展自己的边界,收窄自己的边界。——老喻

扩展自己的边界是学知识、涨经验、练本领,而收窄自己的边界是找到优势,进行聚焦和专注。前者好学,后者难学。

五个手指不一样齐,与其费力补短板,不如专注于长板,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

马云高考数学考1分,不会编程,没学过法律、会计、经济、管理,凭什么开创阿里巴巴这个最牛的互联网企业?如果他努力去补短板而不是发挥特长,那么恐怕一辈子都无法开始自己的创业。

吴军博士曾谈到一个投资项目,说这个团队技术非常好,但是想做很多事,他建议他们只保留一项。后来亚马逊把这家公司收购了,也就是看中了这一项核心竞争力。

发现你的热爱,用一生去追逐你的热爱。

熊老师“一技之长”的观点对我非常有启发:“比如会开车只是一技,不是之长。比很多人开的好才叫做一技之长。”

我努力打造自己在时间管理和效能提升方面的一技之长,这个公众号也将是我记录自身成长心得的重要手段。相信对于有缘关注的你来说,也会有很多收获和帮助。

效能提升工作坊与你一同成长。

节约时间,

然后把节约下的时间

用你喜欢的方式浪费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