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纯良,一眼便知”:内心良善之人,往往有几个小习惯
篇首语
良善,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失音之人听到,每个人都知道,良善是一种美德。不仅仅使拥有良善之人内心纯净,而且会给予周围人以温暖。可以说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良善之人。
但是这个世界诱惑实在够多,许多人往往在滚滚红尘中迷失了方向。良善早就被抛到脑后。虚伪与险恶涌上心头。更有甚者以良善作为标榜到处欺骗。但是一般有社会经历之人一眼便知,内心良善之人,往往有几个小习惯。
一、愿意尊重和善待他人
席勒说:'不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
宋代的杨时年少时就颇有学问,有一次他途径浏阳县,于是转到洛阳去拜见自己的老师程颐。当时正是冬季,天开始下雪,杨时赶到程颐家中,程颐正在睡觉,于是杨时与朋友就恭敬的站在门口,一直等到程颐醒来。程门立雪便成为千古美谈。杨时也在程颐门下学到精髓。一个良善之人所作所为均发自内心,在两个人的社交关系上,他们愿意主动走出第一步,就是给予别人相应的尊重并善待他人,同样因为你的善举,也会得到对方同样的反馈。
真正内心良善之人,往往不光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同时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这样的人通常都是无私的,正因为他们的无私以及善念,往往可以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
能够愿意接纳和善待他人,并以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他们通常是自律的,这种正向的自律让我们对这类朋友十分放心。
二、全心付出并不求回报
巴尔德斯说'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良善之人往往对人总是全身心的付出并不求任何的回报,他们看起来是无欲无求的。
这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是非常难得的,好人丛飞,先后救助过贫困儿童183人,认养孤儿37人,而丛飞患上胃癌以后,他却说丛飞表示'国家和社会已经给了我非常好的照顾,不想再让国家和社会为我花更多的钱,希望能把这些费用用到其他有治疗价值的人身上。'去世以后又将自己的眼角膜捐助给他人。
这类真正良善之人,他们总是想尽自己的所能做出对其他人有益的事情来,但是完全没有考虑到对等回报这件事上,许多世俗人做不到良善最大的原因就是私欲过重,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所以自己的付出必须要有对等的回报,一旦收获不到或者晚收获回报,世俗之人往往就觉得得不偿失,然而良善并非是交易,又怎么可能出现完全的对等。
所以更多的世俗人选择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用自私与较真取代善良,将自己包裹避免单方面付出。而真正的良善之人却永远站在弱势群体的一方,凡事多为对方考量,这种无畏的付出造就了他们良善的本性。
良善之人全心付出且不要求回报,这种看似很小的习惯却是光芒万丈伟大的品德。这类人用自己真诚的付出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情。
三、永远坚守道德底线
马德在《你不去苟且,世界便没有暧昧》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深以为然。'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复杂,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
许多人觉得这个社会太过纷繁复杂,所以选择包裹自己保护自己,甚至许多人在看到别人违反道德时不敢张扬,同时为了保护自己选择加入其中,同流合污。
但是真正的良善之人无论身处怎样的社会,怎样的乱世,都能保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去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这在别人眼里是嗤之以鼻的,但是这就是良善之人身处复杂社会最后的底线。诚然道德并非等同于法律,世俗之人往往觉得自己不触犯法律即可,至于道德与利益冲突时,可以暂时放一放。很少因为道德进行自我约束,所以放浪形骸。
但良善之人更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时刻坚守自我道德,让道德凌驾于自我欲望之上。他们也许在社会上格格不入,但是他们活的更加纯粹。
卷尾语
内心良善之人往往能做到尊重善待他们,守得住道德底线同时全心付出并不要求回报。也正是因为这些看似普通的习惯,铸就了他们善良纯净的灵魂。也许有人说,人太多善良会被欺负。但只有我们内心充满良善,睁开眼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善意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