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何青睐“鸡汤”
老师为何青睐“鸡汤”?
作者:李广生
“心灵鸡汤”渐成泛滥之势,打开电脑、手机、电视,翻看报纸、杂志、书籍,各种各样的“鸡汤”汹涌而至且无孔不入,想拒绝都不行,想不被励志也不可能。
“心灵鸡汤”的兴盛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经济飞速发展、贫富差距加大、竞争日趋激烈、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一片繁荣的景象背后也潜藏着种种危机。面对急剧且迅猛的变化,人们必然会产生焦虑、迷茫和困顿,客观上需要“心灵鸡汤”的抚慰。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资本敏锐的捕捉到人们的需求,发现其中大有商机,于是大举进入这一领域,使其发展成为一种产业,从而赚得盆满钵满。一方面是人们的客观需求,一方面是市场的大肆炒作,“心灵鸡汤”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心灵鸡汤”这个词是一个落魄的美国人的发明。他是一名中学教师,名叫杰克.坎菲尔德(JackCanfield)。 他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很糟,欠了一屁股债。忽然有一天,灵光乍现,他发现一个改变命运的好办法,那就是为和他一样的在生活中遭遇困境的人送去鼓励和慰藉。他期望通过改变别人的心态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开始写书,用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鼓励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好像是受家人的启发,他把自己的书命名为《心灵鸡汤》。他的书出版了,出版过程异常艰难,但他不屈不挠,终于取得一家快倒闭的出版社的支持。书卖的出奇的好,第一本书就卖了几百万册。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写了一系列的书,针对各种各样的人,都冠之以《心灵鸡汤》之名。他广泛向社会征集励志故事,保证每个故事的真实性。根据人们提供的真人真事,他写了几十本《心灵鸡汤》,卖了几千万册,自己也摇身一变,成为励志大师。其实,他本人的经历,便是很好的一味“心灵鸡汤”。
教师对“心灵鸡汤”的偏爱是有目共睹的,课堂内外教师都喜欢用“心灵鸡汤”激励、抚慰、感动学生。这源于教育的励志的传统。从古至今,励志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故事、寓言、语录、警句等对学生进行鼓舞鞭策,是教师的“拿手活”。在“心灵鸡汤”这个名字出现之前,教师们早就是“煲汤”的高手。愚公移山、孟母三迁、铁杵磨针、二十四孝中的小故事,都是古代版的“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的命名者杰克.坎菲尔德本身就是一名教师,这也说明教师和“心灵鸡汤”之间密切的关系。在我的调查中,有72%的人认为教师喜欢用“心灵鸡汤”开展励志教育,只有16%的人持否定态度,另有12%表示说不好。
社会上的有些人不理解、不认同教师的这种做法,他们认为这是教师“忽悠”学生,是教师群体缺乏理性甚至专业性的表现。要全面看待这些批评的声音。
孩子的心理状态其实一直是教师这个群体的关注点,虽然考试、升学、评价等各种压力让教师忍痛牺牲了对孩子心理的关照,但他们的职业良知依然在反复提醒他们,绝不能放弃这块最宝贵的根据地。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被称为“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对“心灵鸡汤”的钟爱正是教师职业操守的表现。那些感人至深的小故事,那些通俗易懂但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那些虽然经不起推敲但足以温暖人心的生活哲理,如果教师不相信、不喜欢、不传播,至少对教育来说绝不是好事。我们必须要承认,世界并非是理性的存在,确实存在这一种力量,叫感动心灵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确实能够产生实际的效果。当一个受了委屈或挫折的孩子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他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理解和接纳,是面对委屈和挫折的勇气。在这种时候,适当的“忽悠”要比具体的指导更有效果,充满力量的鼓励要比冷静客观的分析更能给予孩子帮助。
我年轻的时候很自以为是,自诩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够给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学生考砸了,哭丧着脸,拿着试卷来找我。我看了看试卷,结合他的平时表现,对他说:“别摆出一副可怜的样子,你的根本问题是……”我的分析有理有据,直指他的缺点和不足,连学生自己都承认,我看的很透彻。但是,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虽然我发现的问题很准、给出的建议很有针对性,但学生似乎无动于衷。我注意到一位老教师在同样情景中的做法。“考砸了吧?”他问学生,学生点点头。“心里不好受吧?”学生又点点头。“知道你心里不舒服,先别看试卷了,看也没用。”他居然不让学生看试卷了,我很奇怪。“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跟你一样,有一次也考砸了,而且比你考的更糟……”他居然跟学生聊起了往事。学生信心满满的走了,我问他:“为什么不给孩子分析错误、指出问题,说那些乱七八糟的管用吗?”他对我说:“你以为孩子找你是为了接受教育、听你的说教吗?实际上他们是来寻找理解和支持。方法很重要,但信心更重要。”
“心灵鸡汤”也许真的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它又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事实上成长中的所有问题,都是孩子们自己解决的,教师给出的方法和建议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只有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树立他们的自主意识,唤起他们他们自我发展的责任感,才能真正帮助他们。从这个意义讲,“心灵鸡汤”很有必要,教师偏爱“心灵鸡汤”无可厚非。
过犹不及,这条原则在教育中无时不发挥作用。“心灵鸡汤”必须有,但多了就不好了。天天泡在“鸡汤”里,不但不会让人精神健硕,反而会得“软骨病”。“心灵鸡汤”的泛滥至少带来两方面的负面效应。
在学生方面:因为长期浸润在“鸡汤”中,他们会渐渐地失去面对真实世界的勇气,在“鸡汤”的抚慰下,内心越来越丰富,同时也越来越脆弱,在故事中、在虚幻的情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鸡汤依赖症”正出现在孩子身上,以至于他们需要“鸡汤”支撑自己心灵世界,而不敢面对真实的生活。听完一个故事,感动了,看过一个视频,流泪了,便出现一种幻觉,以为自己就拥有了这种美德,并因此而洋洋得意起来。在一个感恩教育现场,主持人通过他高超的演讲能力,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弄得泪流满面,孩子和家长抱头痛哭。但散会后,我看到的还是——家长背着书包、拎着凳子,孩子们轻轻松松跟在一边。他们以为自己哭过之后就真的懂得感恩了。“心灵鸡汤”中的案例虽然是真实的,但都是非典型性的,复制的可能性很小,孩子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香甜的“鸡汤”和坚硬的现实同时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茫然了,不知道应该信谁。
在教师方面:过于迷恋“心灵鸡汤”的教育效果,会让教师忽视它的局限性,误以为“鸡汤”是教育的万能良药。越来越多的教师把“鸡汤”带进课堂、带进班会、带进各项活动的开展。“鸡汤依赖症”同时也表现在教师身上。他们喜欢看到学生激情澎湃的样子,忘记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看到学生顿悟他们欣喜万分,却忽视教育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培训师和演说家的现场效应让教师满怀羡慕,把教育寄希望于一次感动、一次活动、一个故事、一段充满哲理和人情味的话。信心有了、热情有了,眼前一片光明,心头一团烈火,但路在何方、如何行走,还是一无所知。对这一现状缺乏清醒的认识,导致教师的不注重修炼自己的专业能力。确实有些教师,“忽悠”的水平越来越高,但专业水平越来越低。教师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让孩子感动,更表现在让孩子行动;不仅能够让孩子流泪,更要让孩子流汗;不仅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更要让他们勇于面对真实的世界。
“鸡汤依赖症”让师生都陷入一种幻觉,教师以为教育发生了,学生以为目的实现了。对“鸡汤”的依赖导致其泛滥,导致“递减效应”的发生。人们对“鸡汤”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鸡汤”再也无法打动人,人们不仅要喝色、香、味、形、器俱佳的“鸡汤”,还要喝大厨料理的“鸡汤”,不仅要喝中国的“鸡汤”,还要喝外国的“鸡汤”,不仅要喝传统的“鸡汤”,还要喝现代的“鸡汤”,不仅要喝文字“鸡汤”,还要喝多媒体“鸡汤”。这给煲制者提出极大的挑战,但在巨大利益面前,他们无所畏惧,越来越多的“假鸡汤”出现。精心编制的故事、道听途书的故事、子虚乌有的故事、巧妙加工的故事、人为制造的故事,各种各样华丽包装的“鸡汤”纷纷登场。真人真事的底线被突破后,“心灵鸡汤”的抚慰和激励作用立即变成欺骗和麻醉。不客气的说,社会上很多办学机构推出励志课程,都是用他们精心加工的“鸡汤”欺骗和麻醉师生。
目前,更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是——“鸡汤”正在变成“鸡血”。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了。那些出现在校园、教室里的标语——因为担心误伤到朋友,我就不一一列举——看了之后让人激情高涨、热血沸腾。战士出征、义士举事、英雄就义,也不过如此。气势之悲壮、言辞之犀利、态度之决绝,让人叹为观止,给人的感觉真的像打了鸡血似的。请问,这还是教育吗?
理性在教育中究竟应该占什么地位,在后面的文章中还会继续探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鸡血”教育替代“鸡汤”教育彻底摧毁了教育理性。人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学校越来越不平静,各种各样的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在学校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个软件好像叫美篇,能够自动编辑图文,还能够发到手机共享。很多行业都在应用美篇,但我了解,教育领域使用频率最高。高度重视宣传工作,这很值得关注和思考。师生精疲力尽,有些教师竟然这样呼吁:请让我安静的教书。谁打破了校园的宁静?不是校长、不是教师、也不是家长和学生,是打了鸡血的教育(校长和教师真的一点责任没有吗?)。名师满天飞、专家满天飞、模式满天飞、理念满天飞,一夜之间这里出个名校,一夜之间那边出了典型。教育真像打了鸡血,“打造”成了高频词汇,广泛见诸于教育领域。打造名师,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打造名校,名校就是高楼大厦吗?打造品牌,商家可以这么想,因为只要投入资本就能实现,教育品牌的打造,不仅要投入钱,更要投入钱买不来的东西。教育者的满怀豪情固然可嘉,但因为理性的缺失会留下很多遗憾。教育是个既讲理想又讲理性的事业,理想和理性缺一不可。
“鸡血”教育是“鸡汤”教育的变种,正因为对“鸡汤”的过度热爱才产生了“鸡血”。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对心灵的抚慰变成了对心灵的折磨。因此,要全面看待教师对“心灵鸡汤”的青睐。没有“鸡汤”的教育是冷冰冰的,但泡在“鸡汤”里的教育是软弱无力的,打了“鸡血”的教育则是残酷的、可怕的、甚至非人道的。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