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告别6年婚姻,不到6个月娶性感知己,再婚即开挂

1994年,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郭涛、姜武、倪大红等实力派演员参演的《活着》, 在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 人道精神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国际奖项。

至今《活着》这部作品,被称为张艺谋的巅峰之作,葛优所饰演的富贵,也是葛大爷不可超越的角色,使他成为戛纳电影史上首位华人影帝。

这部《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随着电影的爆红,余华也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一直出版受阻的《活着》,也因此迅速出版,首版就印了2万册, 余华一夜脱 贫

张艺谋就是余华的贵人,而余华另一位贵人,就是他当时的妻子陈虹。

01、弃医从文,写作之梦起航

余华自小跟随父母在海盐县城生活,高考落榜后,由父母安排成为了一名牙医。5年间,余华拔了1万颗牙,也厌倦了这份工作。他决定弃医从文,梦想着通过写作,进入 清闲的县文化馆的工作,那一年余华23岁。

当时勉强读过高中的余华,什么基础都没有,拿了一本 《人民文学》就开始学习,看了2页知道,“噢,逗号这样用的,引号这样用的”,好了开始写。

第2年,他就开始发表小说,如愿以偿的进入了 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成名后,别人说他的小说以简洁著称,他自嘲自己认识的汉字少,所以写的简洁。

在县文化馆,余华遇到了文化馆文秘干部潘银春,这位漂亮能干的女性,身边有众多追求者。余华凭借着发表了几篇小说,在县城算是名人,得到了潘银春的青睐。

余华托人告诉潘银春,自己想和她见面,没想到潘银春一下子就答应了。两人很快恋爱,余华在26岁时与潘银春结婚。

婚后的潘银春一心想过安稳的小镇生活,也希望余华能踏实的生活,这与余华强大的文学野心背道而驰,两人常有争吵。

在得到李陀“你已经走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前列了”的肯定后,28岁时余华不甘平庸,远赴北京鲁迅文学院,参加文学讲习班的学习。

第2年,他又去北京创作研究生班学习,这是由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在这里他与莫言、刘毅然成为同学,也遇到了红颜知己——陈虹。

02、君未嫁我已娶,初见就倾心

陈虹是位诗人、编剧,肤白貌美、性感成熟,一头飘逸的长发,迷倒了一众人。才貌双全、气质出众的她,引起了余华的注意。

余华后来回忆时常说:第一次见她,心就被击中了。

但君未嫁,我已娶,余华只能把爱慕之情隐藏在心底。陈虹欣赏他的才华,两人最终成为知己。

在北京的时候,穷酸的余华只能住在9平米的出租屋里,陈虹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来帮余华做饭收拾房子。

两人在文学上气味相投,互相激励,有说不完的话题,虽未越距,看在别人眼里,却更像是夫妻。

两次北上,让余华见识到了更广大的世界,越发期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但潘银春并不能理解此时余华的文学野心。

潘银春只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再生一个可爱的孩子,和余华在海盐过平淡美好的小日子。余华像破茧而出的蝴蝶,潘银春就像是那个茧,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

爱情总是始于美好,终于世俗。两个人,最终意识到在对未来的规划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1991年,在爆发了一场不可挽回的争吵后,潘银春离开了,两人结束了长达6年的婚姻。

离婚后,余华干脆辞职搬到了北京,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创作。蜗居在9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开始创作“余华的世界”。

03、没有陈虹,就没有《活着》

陈虹没有嫌弃余华的贫穷,在离婚不到6个月的时候,两人结婚了。婚后,两人就挤在9平方米的出租屋内,每月靠着《收获》杂志400元的稿费过活。

陈虹是余华的妻子、挚友、“伯乐”,她理解余华文学上的远大抱负和野心,一心一意支持他,并笃信余华未来一定会在文学上有所作为。

陈虹不仅生活上支持余华,在文学创作上,也给予非常大的积极影响。

一天,余华无意间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的主人公一生苦难多舛,家人相继离世,唯独还留下自己坚强、乐观的活着。

这个老人面对苦难和生活的乐观态度,深深的打动了余华,他决心以此为蓝本创作一部小说,这就是闻名后世的《活着》。

但写作的过程并不顺利,一天,余华对着完成1万字的稿子大发雷霆,他并不满意这部作品。

看着焦急的陈虹给出自己的建议:

你用”他”、“她”写不出来,何不尝试用自己的口吻,用“我”字将自己融入其中呢?将自己设进作品里,写起来不就更得心应手?

余华听完犹如醍醐灌顶,立马改变思路重写《活着》。这本小说光初稿就写了一年,余华无法控制情绪,边写边哭。他说:好的创作者,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

1993年,《活着》终于完稿,后来余华总对别人说:这本书能成功,离不开陈虹的功劳。可以说,如果没有陈红,也就没有《活着》。

《活着》刚面世,尚未出版,就帮助余华摆脱了贫困。

04、《活着》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一战成名

一天,张艺谋来到了余华9平米的出租屋:“我想把你的《河边的错误》改编成电影,就拍惊悚片,如果你愿意,我想看一下你的作品。”

余华非常兴奋,终于有人欣赏自己的作品了。两人聊完后余华拿出《活着》草本给张艺谋,让他带回去看看。

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的张艺谋,敲响了余华的门:“我一宿没睡,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写的太好了!我在福贵身上看到了中国人那种默默承受的坚韧和顽强生存的精神!我决定要拍《活着》!”

余华惊讶的问:“您不是要拍《河边的错误》吗?”

美好的东西,是共通的,张艺谋说:“现在我决定要拍《活着》了,但是为了方便剧本的编写,能不能将字数增加,当然,如果增加了字数费用也会增加!”

当晚,张艺谋当即付了了2万的改编费订金,余华激动的好几夜没睡好。

张艺谋出品必是精品,电影《活着》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一战成名奖项拿到手软,张艺谋也因此奠定了第5代导演的地位。

随着国外的荣誉,出版社闻风出动,纷纷联系余华,要求出版《活着》。首版就印刷了2万册,余华一跃从穷小子,变成富人。

而在这之前,没有一个出版社敢出版,给出的理由是:“ 写的内容太大胆了,估计没有一家杂志社敢发表!”

1998年,余华凭借《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此后《活着》和《许三观卖xue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

2004年3月,凭借这部作品,余华又获得了“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总之,世界上该得的奖,几乎都得遍了。

终于《活着》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10多种语言,畅销海外。

畅销到什么程度呢?在当时的美国,中国文学勉强能卖1000册吧,《活着》卖了4000多册。西班牙人们更是凶猛,直接卖脱销,还加印了4次。

05、《活着》的积极意义 ,向死而生

《活着》讲述了徐富贵一家,在时代变革下,不断遭受苦难,最后所有亲人都相继离世,最后只剩下年迈的他和1头老牛相依为命。

没有比书中富贵更惨的人了,相较于书,电影版的富贵非常幸福了,结局他还有媳妇和孙子陪着他。

有人说,《活着》是不敢看第二遍的书,太悲惨了。恰是生活的无情,生命的无常,让我看到《活着》积极的意义。

在这么悲惨的命运下,富贵没有抱怨、悲凄、疯傻,他还是顽强的,乐观的活着。“活着”就是人生本身,就是他的信仰。

书中讲述的,并不是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故事,除了时代的大背景,它展示了命运的无常与偶然,欢喜与悲凄是人生的主旋律。

它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人类的命运是苦难,终点是死亡,我们该如何活着?

余华在序言里给了答案: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任何事物活着。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便是“向死而生”的意义。所以,看完这本书,在为富贵的悲惨命运哀叹的同时,不由得审视自己的生活,心中便生出更多的希望、乐观、积极,以至于改变面对生活的态度。

这也是《活着》必读、反复读的意义所在。和富贵比起来,我们都是拥有很多的“财富”的人,还有什么理由消极、沉沦呢?

《活着》仅有10万字,几个小时就能读完,它带给你的震撼,却能影响一生。 现在,只要28元包邮,一顿早饭钱,给你活下去的动力,活得好的勇气。赶快点击下方“看一看”吧!

除了《活着》之外,《兄弟》、《许三观卖xue记》、《在细雨中呼喊》也是余华的经典代表作,4部集成珍藏版的《余华作品集》,原价142元,现在只要88元,每本只要22元。戳下方【去看看】就可以将这套珍藏版带回家。

关注@倾叶轩 用感性观察,用理性思索, 在荒芜的世界,种植希望的种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