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珍惜每一个“逆反”的孩子,get和他们正确的沟通方式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昨天我们讲了菲菲母女关于请假的问题,家庭教育:风不动、幡不动,心动则乱其实生活里的道理一通百通,只是你需要从每一次的经验中总结一些教训。今天我们继续来以菲菲母女的小案例,谈一谈为什么我们总是'成功的'将事情的'结局'和自己的'初心'搞得南辕北辙。

中午因为女儿让菲菲请假的事,两个人在电话里不欢而散。晚上下班回到家,女儿气鼓鼓的对菲菲说:我要吃炸鸡,你去买。

菲菲有点生气:你要吃炸鸡,怎么不早点说?我都回家了,你才说。话虽如此,但是憋着气,下楼又买回了炸鸡。

女儿吃炸鸡,菲菲坐在沙发上看手机,心情还没有从女儿的'故意找事儿'中平复。女儿看上去情绪不错,问菲菲:你要不要吃点炸鸡啊?菲菲闷闷的回答:不要,你自己吃吧。女儿又问:你要不要自己去做点饭吃啊?菲菲依然回答:待会再说吧。女儿接着说:爸爸说今天很晚回来,你不用等他了,我看你还是先去做点吃的吧。

菲菲去厨房,简单的为自己做了一碗疙瘩汤。女儿凑过来,说:看你做的汤还挺有食欲的嘛,颜色诱人,营养丰富,很不错呀。女儿又从后面抱住菲菲,说:妈妈,我今天都想你啦。

菲菲说:妈妈也想你啊。但是你以后想要什么能不能好好说话,别老是发脾气,使性子,你这样做大家都不开心…..(此处省略100字来自菲菲的唠叨)

最终的结局是,菲菲又一次和女儿不欢而散。

这个场景熟悉吗?不只是亲子关系,就是夫妻之间,是不是类似的场景也经常出现?

我们经常把事情搞砸,是因为我们经常犯一个错误:在该谈情的时候,讲道理。这实在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

相比较外国人天天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中国人是含蓄的,很多中国人对'谈情'感觉陌生,有一些夫妻,即使走在马路上,也一板一眼的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过分的亲昵会让很多人感觉难堪,甚至还会有人板起脸说'注意点影响'。因为跟'情'不熟悉,所以,我们特别擅长'讲理'。而讲理,尤其是特别爱讲理,是非常容易引发逆反的。

对于青春期逆反的孩子,保持一段正常的亲子关系是很多父母头疼的难题。孩子的逆反,除了和这个年龄段本身的特质有关,更和家长日常对于细节的处理方式有关。所谓逆反,不过是'强势者'给'弱势者'起的一个并不公平的名字。我们先来简单的谈谈逆反那些事儿

1.逆反不是青春期的专利,任何年龄都可能存在逆反。

很多人都以为逆反是青春期的代名词,实际上,逆反无处不在。人在二、三岁时,就会迎来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随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的增强,逆反无处不在。还有的人,貌似一辈子都没有逆反过,人生之路就好像平整的大河,但是到了中老年,甚至更年期,又开始了一轮逆反。所以,逆反绝不是青春期孩子的专利。

2.逆反是一种人格缺陷,伤人更害己

逆反的人就如同浑身长满了刺的人,这些刺扎别人,更会伤到自己。这就好像一个人有伤口,随时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碰'到,伤口会疼,自己首先难受,然后会攻击别人,被攻击的人再反过来攻击ta….最后伤口更深,下一次更轻微的刺激都会被碰到,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很多人以为逆反的人浑身炸着刺,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其实他们的内心最脆弱,经不起一点刺激。外厉内荏是他们的代名词。外表越强悍,也许内心的'伤',越多。

这种'伤'不及时处理便会进入潜意识,长大后还会出现大面积的泛化,因为经常被触碰,而伤害身边的人,更伤害自己。

3.逆反不是只有一种表现形式。

很多人提到逆反,第一反应就是犟着脖子面红耳赤的形象,事实上,这只是逆反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即显性逆反。而逆反除了这一种,还有隐性逆反,回避型逆反等多种形式。

有些形式看上去并不明显,但不意味着危害小,尤其是一些带有自我压抑成分的逆反,往往伴随着对自己情绪的压抑,容易形成对内攻击,造成无意识的心理消耗,这样的逆反对自己的伤害是更大的。

4. 逆反是强势者为弱势者起的不公平的名字,逆反本身蕴含着力量

逆反这个词很容易理解,确切的说,逆反是一种心理现象,指对事情所做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愿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例如,有的人的逆反心理表现为别人都反对的事,他偏要赞成,越是不希望他做的事,他越要做。

逆反心理简单的说,就是'对着干',所以对于父母来说,这也是最让他们头疼和困扰的所在。

人在生命的最初是不会逆反的,因为在那个阶段,人是弱小的,是离开父母的照顾自己不能独立成活的,所以婴儿时期,表现出来的是依恋,而不是逆反。随着自身力量的增强,个人自主意志的萌发,逆反也就随之而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逆反也是力量的表现,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力量'该如何引导。

同时,逆反产生的原因,根本上是为了'摆脱控制',换句话说,没有控制,就没有逆反。所以,孩子的逆反实际上是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敲响了警钟,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矫正父母的养育模式。这对于父母自身的个人成长来说,也是有利的。

简单的了解完令家长头疼的'逆反'话题,再回到菲菲和女儿的这个故事里,作为妈妈,菲菲犯了哪些'错误'呢?

1.经常以抱怨替、指责代自己的真实意思

女儿想吃炸鸡,但是没有在菲菲回家前说。这个现象的发生有多种可能。

可能女儿还在为中午的事耿耿于怀,故意'报复'菲菲;可能在菲菲回家前女儿没有想到吃炸鸡,临时起意,刚想起来;也可能中午那股气还没释放,潜意识里想'作'一下,看看妈妈的反应….从菲菲女儿后来的反应来看,最有可能是第三种。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菲菲都可以采用更为恰当的方式回应。

菲菲说'想吃炸鸡又不早点说,回到家了才说'——她又想表达什么呢?她实际想表达的意思是:我到家了你才提出买炸鸡的要求,这样我就必须得再下楼一趟,我觉得挺麻烦的,如果你以后能提前说就好了。

但是菲菲涌起的是抱怨,虽然最后还是不得不下楼去买了炸鸡,但是自己的情绪实际上是没有得到宣泄的。如果菲菲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诉求,想必女儿接受起来会更容易,自己的压抑也会少很多。生活总是拧巴,往往是和这些细节紧密相连的。当你对别人施以抱怨、指责的口吻时,往往收获的也多是逆反和对着干换一种形式,既不压抑自己,也不让别人难受,可能我们拧巴的生活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2.不能读懂孩子背后的语言

不管是孩子最初要买炸鸡时的'气鼓鼓',还是后来拐弯抹角的'阿谀奉承',实际上在整个过程中,菲菲都是比较'麻木'的,换句话说,她没有读懂孩子真实的'语言'。

语言是最具欺骗性的工具,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自觉或不自觉的言不由衷。这种言不由衷在人有情绪的时候表现的尤为明显。例如A和B吵架,这时A心里想的是'快来哄我',但是当B和她说话时,她可能反倒口出恶言,让B'滚远点',如果B真的听了A的话'滚'了,可能A反倒会更生气。

所以,读懂语言背后的情绪,才是解决沟通难题的'王道'。

女儿买炸鸡,除了真的想吃炸鸡,更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为什么女儿在买炸鸡前后态度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女儿的心理需要被满足了。

不管她是出于试探妈妈态度的'作',还是出于渴望被看到的希望,当需求被满足,情绪也就得到了宣泄,这个时候才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

朋友Q曾经说过她自己小时候的事,她说自己小时候一度非常能'作',经常故意提一些无理要求,并且希望妈妈满足。她说,自己经常发完脾气躲进小屋,心中暗自倒计数数,心想,如果我数到几,妈妈过来安慰我,我就原谅妈妈。她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眼泛泪花,她说,妈妈从来没有让她失望过,每一次都能在自己心里'规定的时间'出现,满足她。

Q是个很缺少安全感的小孩,她在家里排名最小,上面有很多个兄弟姐妹,而且年龄都比她大很多。从小,因为家里孩子多,她是被忽视的,而且因为年龄小,经常受到哥哥姐姐有意无意的'捉弄'。比如他们经常会说,'你是捡来的',或者'这不是你家,你走吧'…也许这是作为'大孩子'的哥哥姐姐的无意,他们只是把捉弄Q当成一个游戏,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带来的后果,但是对于Q来说,却造成了深刻的心理阴影。所以她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有一度非常'作',就像她自己描述的那样。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作'这个现象背后都是未被满足的需求。只有内心匮乏的人,才会作,ta内心的心理机制是:我用你能包容(容忍)我多少不好来验证你是否真的在乎(爱)我。很多时候,'作'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自己并不是'故意'的,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那样做,这个行为背后是潜意识里的伤害。

当对方能够满足,接的住ta的'作'时,ta内心的创伤就会得到部分疗愈,但是如果对方不能掌握好接纳的分寸,又容易让'作'的人变本加厉——这个变本加厉是一个现象,其实质依然是对爱的渴望。 ta会陷入一个怪圈:越'作'厉害,越'作'越上瘾,对爱的索取近乎疯狂。实际上,这依然是一种无意识行为。

所以,对待'作',最适合的态度是'看到并接纳'ta的情绪,理解ta背后的需求,以合适的方式给到ta满足,这个'合适',既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也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想给多少给多少。

说了这么多,是想让大家看到菲菲女儿的'作'是怎么回事。正是因为不恰当的抚养方式,使菲菲的女儿在内心深处有了很强烈的未满足感,所以会时不时的用'作'的方式试探一下妈妈的爱。结果就像这个场景一样:当妈妈给到了满足,女儿会特别开心。

只有这时候,母女之间的那种天性的链接才又一次被激活了,孩子并不傻,也不是故意,她只是希望得到满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她如愿以偿的吃到炸鸡之后,接下来她的关注点马上转移到了妈妈这里,她会反复的关心妈妈晚上吃什么?几点吃?吃的有没有营养?

孩子是父母天然的追随者,这种忠诚在他们一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了。所以,后天孩子表现出来的逆反,实际上更多的是对父母控制的'忍无可忍'。他们一旦被理解和接纳,对于父母的爱是怎么藏都藏不住的。

所以,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像菲菲的女儿一样,他们不是不懂道理,不辨是非,只是因为他们内心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这个需要,就是被爱,被理解,被接纳。

如果菲菲能看懂女儿的'作',她就不会对自己到家了女儿才通知自己买炸鸡那么愤怒,她会知道这是女儿的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又不会别的办法(其实是父母没教过),所以笨拙的用这样的方式在发泄情绪而已。

如果菲菲能看懂女儿没话找话的'讨好'背后是渴望和母亲建立亲密的链接,甚至女儿已经明确的说出了'妈妈我想你'这样的话,是在向妈妈撒娇,渴望亲密的需求,那菲菲就不会选择性的忽视女儿的这种渴望,伺机宣讲道理了。

3.在孩子释放想要发生链接的信号时,伺机宣讲道理

不止菲菲,这是很多家长常犯的典型错误。如果家长太爱讲道理了,孩子有时候就会显得'不讲理',这不是因为孩子真的不懂是非,而是因为ta对'道理'产生了严重的逆反情绪,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道理讲的太多了。

有句话叫做'家是讲请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也都认可,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依然知行不合一,做法与想法背道而驰。

父母总是会讲各种各样的道理,而且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一个现象,首先是因为父母除了讲道理以外,自己并没有更多的教育孩子的办法,教育方法的匮乏导致父母只会用这一种简单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其次,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担忧。在父母心中,孩子不犯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而杜绝孩子犯错的最简单方式,就是灌输这些道理,父母认为讲了道理,孩子就自然能够明辨是非,保护自己。第三,父母自己本身就活在'道理'之中,父母自己的世界都永远被各种对错、标准所绑架,自己没有脱离这个圈子,自然也就一张口就是道理。第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父母懒惰。相比较循循善诱的引领,灌输道理是一件容易的多的事,不用考虑孩子吸收多少,只一味的讲自己的'理' ,这多简单。所以,家长如果在教育孩子上偷懒,放弃自我成长,那么很遗憾,也只能收获一个令自己不那么满意的孩子。

人如果太讲道理,就会远离感受。而做到'说出孩子愿意听的话'的一个根本,就在于洞悉孩子的感受。

孩子撒娇的说'妈妈,一天没见,我都想你了',这时候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孩子因为妈妈没有计较自己的'作',而是买回了炸鸡,在妈妈那得到了爱和温暖的感觉,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小'作'的接纳和包容,这个时候,是多好的和孩子链接亲密的时刻啊,但是菲菲却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这种渴望,反倒是'瞅准时机',马上伺机宣讲道理。

孩子的感觉,就像急速升温的炭火被浇上了一盆冷水,热情和温存瞬间被浇灭。

父母实在是太焦虑了,太希望孩子改正所有的错误了。如果家长放不下自己的这种焦虑,就不可能跟孩子产生高质量的有效沟通。父母的潜台词是:我太希望你好了,所以现在好容易你心情不错,我赶紧抓住机会教育教育你吧。

结果呢?一定是大失所望。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来越不愿意靠近父母,因为在ta心里,一个条件反射已经牢固建立:靠近父母=被挑剔/被教育。

所有的唠叨、教育背后都是深刻的不信任。你只有觉得孩子不好,才会想教育ta'改邪归正'。没有任何人喜欢不被信任的感觉,你不喜欢,孩子也不会喜欢。

家长总是把力气用错了地方,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但实际上总把孩子往反方向推,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家长没有搞懂教育的本质——首先是接纳和信任孩子。

你只有先播下这个种子,孩子才可能如你所愿,否则你做的越多,起的反作用力越大。还不如不做。

珍惜每一个逆反的孩子吧,ta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想要实现自我掌控;ta也有一颗水晶般的心,只要你稍微给ta一些信任和看到,ta就会加倍的想要亲近你。最重要的是,做一个智慧的父母是需要学习和成长的,否则自己一身逆鳞,根本就无法做到对孩子的引领和高质量的陪伴。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共勉。

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