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人下水道井口曝光 已被人用水泥封死(图)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晓雨) 连日来,居住在朝阳区丽都广场井下的一群人引起了这个城市的关注,媒体纷纷去报道他们生活的艰辛。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发现当地基层政府也曾对这群人进行救助,但这些人总是去而复返。
今天上午,将台乡政府表示,昨天下午已经派综治办、城管、公安等部门到现场调查,今天上午开始封井,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在井口上面磨了一个水泥台子。
探访
媒体围堵 井下老人晚上现身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丽都饭店南门西侧的绿地,几个上面搭着木板、塑料布,拴着铁丝等物的井盖与其他普通井盖有着明显区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用巧劲非常容易拉开的井盖,这些就是住人井。
现场共有17口井,附近保安指出六七口都是平时住过人的,但记者一一“敲门”,均无人回应。
此时,由于“井下住人20年”的新闻迅速走红网络,北京、香港和一些国家级媒体的记者一波又一波地涌到这里,翻看一口又一口空井,举着“长枪短炮”、强光手电,追寻他们的“蛛丝马迹”。
但一直到晚上9时许,记者们才看到一位身着深蓝色羽绒服、背着斜肩包的老太太娴熟地打开草地上的一个井盖,扔进去一个塑料瓶。
“住井老太太回来了,快来快来。”媒体人一拥而上,让老人不知所措,有些惊慌地看着这些踩在“自家门”上面的不速之客们,停住了脚步。
“大家是来帮你的……”直到一位记者说出这句话,她才踏踏实实地表示,自己就是住在这里的人之一。
自述
捡破烂为生 一年攒下九百多元
她自称叫全友芝,河南商丘人,没上过学,也不识字,清楚地知道自己属猪,却无法一下说出自己66岁,只知道自己六十多了。
如此艰辛地住在井下,老人没有别的亲人了吗?“有俩儿子,都穷。老伴就别提他了。”老人称,在河南老家有俩儿子,大儿子傻了,连媳妇都没有,托给亲戚照顾。
二儿子家俩孩子都才几岁,穷得没法上学,还得靠自己贴补。
老伴原来在外地挣钱,两年前来北京找到自己,但由于经常打骂自己,所以俩人不同住,但他也在附近住井。
老人介绍,她的生活很简单:早上从丽都出发,步行前往三里屯、雅宝路、亚运村、团结湖等地区捡拾塑料瓶,然后找地方卖掉。
一个瓶子8分钱,除了买点豆浆、粥、馒头等简易的三餐,昨天一共挣了18元。
最多的一年,她这样攒下了九百多元。
记者下井 目睹简单的“家”
老人腿脚利索,手劲很大,借着记者们的闪光灯和手电,双臂一抖,挪开井盖,顺着管子慢慢爬下井去。
夜已深,附近的路灯灯光根本照不到这里,平时她都是自己打着手电往下爬。
记者也随她一同到了井下,湿气较重、有霉味,但20℃左右的温度比地面上暖和太多。
整个井底面积,不及一张双人床面积大,侧面还有不少管道占了空间,上面有人走动时,有土和灰落下。地上摊着两床破旧的被褥、几件卷着的衣服,还有盐、咸菜……这就是她简单的“家”,没有水、没有电,只有五元一包的红蜡烛微微闪着昏黄的烛光。
“去年'7·21’下大雨时,您怎么过的?”一位记者询问。
但老人显然分不清哪场雨是“7·21”,因为每场雨对她而言都很难熬,井盖都会漏水,她只能把伞支在井盖上,再用绳子系住伞把,拴到下面的管道上,以求大风不要刮走这点最后的庇护。
如果风雨再大,井里漏水,她就只能冒雨爬出井去,到附近保安的值班室里待一晚上,等雨停了再回来晒被子和衣物。
追问
为何无人救助? 老人自己不接受
老人承认自己住井多年,当地的民政、城管、公安等部门也了解此情况,每当进行安全检查时都会来此,给她联系过救助站,并提出可以把她送回老家或者帮她找别的地方住,为了让她别再住井,有时还会把井封上。
“花一块钱买了把小锯,他们走了我就偷偷再锯开。”提起这些,老人称已经在井下住了20年,这让她基本习惯了以井为家的生活,“我不想被救助,我能养活自己。”
老人称,现在的生活虽然艰苦,但还能贴补家里,去了救助站,就不能了。
住在丽都附近的外国人很多,老人此生第一次吃到的面包就是这里的外国人给的,还有一位黄头发的外国女学生经常特意来给她送吃的。
前几天有口井渗水了,她就换了口井住,结果有警察来问她是否需要救助,自己为了躲避,就又换了口井住。除了在这附近,她在三里屯也有“家”,只是很少住那边。
储物井的作用也不小,有的放被褥衣服,有的放塑料盆等日常用品,还有的是放塑料瓶等废品的,攒多了可以拿到周边去卖。
政府为何不管?送到老家又回来
“管过,劝过,安置过,他们还是回了这儿。”朝阳区将台地区一位执法者透露,从他在工作中遇到这群住井人至今,有15年了,政府和执法部门都知道这一情况,也多次来此调查过。
这些住井人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拾荒乞讨者,一类是在周边干“黑洗车”的。
考虑到他们住在井下有危险,而且收入低、生活困难,执法人员曾把他们送到了救助站或老家,但没过多久,这些人又偷偷溜回这里,打开封死的井盖,继续过起井底的生活。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表示,他们已经开始联系这些井的产权单位,如果是废弃的,应该强制填埋。
文/记者 李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