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会使血糖升高的药物,服用时务必检测血糖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梁雪茵
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罪魁祸首,糖尿病患者除了日常饮食和用药控制血糖,还要小心注意某些合用药物可能引发的血糖升高!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可能引起糖代谢紊乱的不良反应,即症状性高血糖或低血糖,尤其正在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加替沙星可致严重或致死性低血糖或高血糖,包括糖耐量异常、高血糖昏迷、低血糖昏迷等。所以使用这类药品时,需检测患者血糖。
抗高血压药物
某些抗高血压药物会增加发生糖耐量损害的风险,包括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1、利尿剂
利尿剂如呋塞米、依他尼酸、氢氯噻嗪、吲达帕胺,有抑制胰岛素释放、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使糖耐量降低、导致血糖升高或尿糖阳性的不良反应。对血糖正常的人影响不大,对糖尿病患者可使病情加重。诱发高血糖可能与剂量和疗程有关,剂量越大,疗程越长,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如果服药期间出现血糖异常,可先注意控制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并且定期检测血糖;如果血糖还是明显升高,就要及时选择药物治疗,或者换用对血糖影响小的利尿剂。
2、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奈比洛尔等会抑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影响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再摄取和利用,从而引发或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糖。
如果服药期间出现血糖异常,可选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及α、β受体阻滞剂,均可减弱对血糖的不良影响。
激素类药物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通过促进脂肪生成和糖原异生、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糖原合成等而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诱发胰岛素抵抗,都会引起血糖异常升高。血糖升高的程度与使用药物的品种、剂量、时间和给药方式等都有关。 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类固醇性糖尿病,而在停用糖皮质激素后高血糖会逐渐缓解或消失。
出现高血糖后,可以优先选择用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等药物,如果还是血糖控制不佳就需要加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2、性激素
口服避孕药的成分大多为雌激素和孕激素,它们对糖耐量的影响与用药的剂量相关,剂量越大对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越大,而通常在停药后血糖可逐渐恢复正常。
3、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过量使用可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能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引起血糖升高,但对胰岛素功能正常的人是不会引起这种反应的。因此使用生长激素疗法,需要定期做好血糖的检测。
4、甲状腺激素类
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如左甲状腺素钠、碘塞罗宁钠可使胰岛素水平下降,对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有重要调节作用,尤其是过量使用会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需服用此类药物,可适当增加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
他汀类降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明确的致糖尿病风险。他汀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与剂量直接有关,使用高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血糖水平高于低剂量组。同时,对血糖代谢的影响还与药物的溶解性有关,亲脂性的阿托伐他汀能抑制胰岛素,阻碍葡萄糖吸收;亲水性的匹伐他汀钙对葡萄糖的吸收没有影响。
免疫抑制药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麦考酚酯,可能会造成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血糖异常升高。这种血糖升高的作用呈时间和剂量相关性,而且是可逆的,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茶碱类药物
如果氨茶碱过量使用,可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导致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合并哮喘的患者,在使用茶碱类药物时要注意用量,并定期检测血糖。
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蛋白酶抑制剂如奈非那韦、沙奎邦韦、茚地那韦等用于控制病毒时,均有可能引起血糖异常升高。因此无论患者有无糖尿病,在使用这类药物过程中,每3~4个月必须检测基础血糖水平以调整用药剂量。
抗精神病类药物
抗精神病类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阿立哌唑、利培酮、齐拉西酮等抗精神病药物,通过拮抗下丘脑多巴胺受体抑制下丘脑对血糖的调节,诱发胰岛素抵抗,还能够通过阻断毒蕈碱M3受体活性抑制胆碱能神经诱导的胰岛素分泌,从而引起葡萄糖调节功能异常,包括诱发糖尿病、加重原有糖尿病和导致糖尿病酸中毒。
化疗药
化疗药物如铂类、门冬酰胺酶、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对胰岛β细胞的直接和间接毒性作用,均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合成,导致血糖异常升高,对肝肾功能的损伤也会间接干扰血糖的代谢。
其他诱发高血糖的药物
1、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在使用时可能会促使储存在肝脏和骨骼肌的糖原分解,导致血糖升高。
2、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当与磺脲类降糖药合用时会出现异常的血糖升高,甚至产生不可逆的糖尿病。
3、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阿斯匹林等,偶可引起血糖升高。
小结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空腹血糖水平稳定在3.9~6.1mmol/L之间,以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求,而时高时低的血糖对血管、神经、肾、眼等脏器都会造成伤害,异常波动的血糖打破了人体内正常的血糖稳态,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甚至比持续性高血糖更为严重。
以上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属于药源性高血糖,易感个体应用上述药物时要经常检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的血糖升高。在必须应用这些药物时,根据可能引起高血糖的作用机制,合理选择降糖药,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皑琳、周守宁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