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记住这一刻,哪怕从此各天边
如此动情的心愿,怎能让它被吹散
秋风掠过的湖水,留下涟漪在心间。”
我在昆明的滇池边喂过红嘴鸥,在大理的洱海边走过老城墙,在泸沽湖边环湖骑行,滇池的宽广、洱海的秀美和泸沽湖的纯净都让我记忆犹新,但是让我更加痴迷的还是带着一身忧郁气质的抚仙湖。
抚仙湖与滇池相邻,水域面积216.6平方公里,相当于滇池的三分之二,但是蓄水量相当于15个滇池,占云南省湖泊蓄水量的7成。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抚仙湖的深度远远超过滇池。滇池平均深度5米,最深处8米,抚仙湖平均深度95.2米,最深处158.9米。
我住在酒店的30层,房间面向抚仙湖的一面和一个拐角全是玻璃,从顶到地。抚仙湖的晨夕昼夜都成了房间的一部分。我住的几天,一直是浓浓的阴天。近来几天的舟车劳顿,让我遇见抚仙湖的时候就什么也不想做,只想坐在玻璃窗前和湖水静静地发呆。愁云在抚仙湖上翻滚飘动,就像人间的哀怨凝聚于此,不能弥散。
“你说记住这一刻,哪怕从此各天边。如此动情的心愿,怎能让它被吹散。秋风掠过的湖水,留下涟漪在心间。”歌声凄婉,扣痛心扉,此时突然风雨大作。黑云压城,倾盆大雨洒遍湖面。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学生。当年,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连电话也没有。一到周末,我就会把半天的时候花在图书馆里。我喜欢图书馆里的长桌和透过高窗洒在长桌上的阳光,我喜欢图书馆里静谧的氛围和书页翻动的脆响。一次,阅读间隙,抬头发现长桌对面的女孩捧着我和一样的一本书。我看她的时候,她正巧也看到我。四目相对,互送微笑。图书馆里不能说话,她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一行字,悄悄地把纸推到我这边。我再回复一行字,再把纸推过去。就这样来来回回,我们用纸和笔聊天。
以后,每到周末我们都会“偶然”相遇,相对读书,用纸和笔聊天。久而久之,成为习惯。也不知道是哪一次,我一如往常坐在长桌边,等她。可是,直到夕阳的余辉洒在长桌上,拉出长长的一片光的时候,她依然没有出现。那天,我捧着书,静静地发呆,如同现在,守着这山这水,静静地发呆。
彼时,此时,相隔二十余年,这二十余年又有多少故事发生。抚仙湖不老,却有多少代人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白发偷生、细纹滋长的中年。
车水捕鱼
第二天依然是阴天,驱车环湖行驶60公里,我来到了禄充村。禄充村是座古渔村,现在是景区。抚仙湖沿岸鲜有人迹,这里饭馆客栈云集,人声鼎沸。走在禄充村,可以看到一种竹笼,两米多高,数量很多。竹编制品一般用来装东西,这么大的家伙,装人都很富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笔架山下,榕树繁茂如盖,沿着湖岸一直延伸向远处。感觉榕树深处比较僻静,又能欣赏湖景,我就往这条幽径走下去。湖边多碎石,水一来一往冲刷着它们。往深处走,尽是石头垒砌起来的高台。禄充村南头有一个大洞,从岩间涌出的泉水在洞前汇成一个大池塘,当地人称“真水洞塘”。渔民在塘边开挖水沟与抚仙湖相连。连接抚仙湖的出口处支一架水车,在沟内放置两个大竹笼,竹笼的口向着湖的方向。竹笼就是在村子里看到的那种。借助水车车水时鱼向上水游动的特性来捕捉抗浪鱼,这就是“车水捕鱼”。抗浪鱼,又名鱇浪白鱼,仅分布于抚仙湖。它喜欢水质清新,含氧量较高的水域环境,所以内质鲜美细腻。抗浪鱼平时深居40多米深的水下,难以捕捞。它在生卵期却异常活跃,到岸边的沙滩礁石处寻找流动的清泉,抢水排卵。渔民利用水车,人工形成湍急的水流,引得抗浪鱼争先恐后的游到湖边,抢着钻进渔洞口的竹笼里。由于上世纪80年代,周边湖里引入银鱼,导致抗浪鱼产量锐减,使其接近濒危的边缘。每年渔讯季节,渔民就忙碌起来,几乎是全家出动,轮流在湖边车水。当沿湖的三四十双手摇动水车齐动时,车水人的两臂跟着水车摇动,蔚为壮观。禄充村,背山面湖,历史悠久。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统兵三十万,分两路进入云南,平定元军残余势力及当地土司酋长的割据。次年,在云贵置官设卫,屯田戍守。这些官兵大都来自江南地区,虽然背井离乡,驻防边疆,过着亦兵亦农的生活,但始终不忘“尚儒重信”的文化传统。清朝时期,禄充人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办家学和乡学。很多禄充人为了留在当地办学,甚至放弃为官的机会,所以禄充的人才济济不断。乾隆、嘉庆时期,禄充士人在科考场上创造了“一门两进士,十步两翰林”的文化现象。走在抚仙湖边,粗壮高大的榕树伸出去的枝脉足有二、三十米,树龄都在百年以上,甚至数百年的老树也很常见。走在这里,自己都觉得变得渺小了,几十岁的年纪也不及树龄的零头。树若有知,也是经历过朝代更替,时代变迁的。抚仙湖依旧阴郁不散,时而还飘洒几点雨。我在榕树撑起的空间里流连忘返。一想到全世界只有抚仙湖里才有的抗浪鱼,就迫不及待想安排上晚餐。也许,吃过抚仙湖里的抗浪鱼,就能和禄充村渔民的先辈一样学有所成,事业进步。二十多年前在图书馆相遇的女孩是否也来过抚仙湖,会不会在阴云翻滚的日子里想起曾经笔聊过的少年?“你说记住这一刻,哪怕从此各天边。如此动情的心愿,怎能让它被吹散。秋风掠过的湖水,留下涟漪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