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校长 | 龙继红:探寻教育的人文性

龙继红

中共党员,特级教师,正高三级教授,现任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小学校长,第十届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沙市龙继红名校长工作室”首席名校长,长沙市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省、市研究课题33个,撰写著作3本,发表论文40余篇,举办论坛和专题讲座200余场次。

扎根教坛39年,拥有25年校长经验,在湖南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界,龙继红享有盛誉。长沙市芙蓉区的8所小学,在她的带领下,薄弱校变强校,名校更辉煌。

躬身教育事业,龙继红的教育思想不断成熟,渐成系统。拨开繁重琐碎的教育管理工作,龙继红践行着,也思考着:教育究竟为什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翻开她的教育字典,能清晰看到回答:教育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好的教育,是发现与成全,让孩子性情更开阔,个性更明媚,生命更舒展。

注重人文管理 打造校园文化

记者:校长是教育思想之魂,是办学方向之魂。“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是您提出且践行多年的教育理念,凝结了您多年的实践与思考,彰显了您对人文教育的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讲,理念的形成与您的成长密不可分,可否分享个中思考?

龙继红:理念和实践相融相生,相辅相成。一个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具体教育实践的总结、归纳、提炼,是循序渐进的,并非跨越式的“突变”。“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是我从教30多年来始终践行和推广的育人方式,反映了我对教育一以贯之的理解和追求。

从1996年开始,我先后担任长沙市南阳街小学、浏正街小学校长,2001年担任长沙市育英小学及育英二小校长,2011年担任长沙市育才小学、育才二小、育才三校总校长,2016年调入大同小学至今。

坦白讲,此前管理学校,我更多依靠经验和制度,到了2011年,有了15年的校长经验积累,才逐步开始文化管理的探索。

2013年,在湖南省首届特级教师论坛中,我面向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校长们,结合育才小学的办学实践作了《只为每一个童年的生命绽放》主题演讲。日后,随着对教育的感悟越来越深,对著名教育理论的理解越来越透,我逐步沉淀出具有浓郁个人特色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

如果非要找一个转折点,应该是2010年,我到北京黄城根小学和英国牛津郡小学考察学习的经历。在那里,我真切感受到了教育的意蕴,他们的教育在校园里,在走廊上,在课堂中,在老师对学生的每一句叮咛里。北京黄城根小学奠基石上的大字“为人生奠基,让生命辉煌”带给了我更为深刻的思考——教育就是为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奠基,让生命绽放魅力。

记者:临危受命,是您履历中的特别之处,这也说明您教育管理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您带领的学校,校园精神被挖得很透,学校也逐步完成了跨越式发展,收获了更多认可。探寻学校的发展之路,您有何秘籍?

龙继红:秘籍谈不上。校园因什么而文明?是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状态。每所学校情况不同,要解决的难题也不同,但工作方法是相通的。不管在哪所学校,我都特别重视校园文化的打造、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

举例来说,育英小学、育才小学、大同小学,是家长心中的名校,想要让名校持续发挥名校效应,不仅要挖掘、传承、铸就和弘扬校园文化,更要与时俱进,不断突破瓶颈,让老师做有尊严的教师,让学生收获多元成长,让家长享受教育的喜悦。

育英小学,是省军区子弟学校,当时学校学风严谨却也保守。开放,应是育英小学的突围之道。我便从教研改革入手,从广州、武汉等地引进优秀教师,激励教师进行开放式教学,努力激活这一潭止水。在师生的努力下,育英小学全体语文教师花了8年时间开展《日记小列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破解作文难题,使其成为享誉三湘的教育教研品牌,学校因此被评为“湖南省首批教育科学学科研究基地”,系全省唯一的小学。

到育才小学时,学校发展处在低谷期,教师没有归属感。我通过走访老校长、老教师,寻找育才历史,深挖育才文化,倾听新老教师心声,解决他们的难题,并以“育才人”身份,同全体师生分享育才文化、育才荣光、育才精神。我还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带领教师花了一年多时间推动“魅力园”体验课程及网络选课系统落地,这一课程很快在全国推广,先后荣获省校本课程建设一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经典案例优秀奖等多项荣誉。

2016年8月,大同小学改扩建,教师队伍松散,家长意见不一,接到调令时,我已经54岁了,这么大年纪再转任另一所学校继续当校长,外界不是没有质疑。说实话,我有过犹豫,但又深感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唯有义无反顾,扛起建校重任。半年后,学校顺利迁入新校区,紧接着,校史馆建设、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创建、长沙市芙蓉区“幸福教育”首届校长论坛等各类工作接踵而至,我们开足马力,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齐心协力让这所拥有70多年历史的名校熠熠生辉,阔步前行。

记者:做校长以前,您是语文教师,这对您的教育生涯有怎样的影响?

龙继红:1982年我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到1988年。教语文,丰富了我的教学实践,也让我明白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我尤为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校园的建设。可以说,我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形成,得益于语文教师这一角色。

正如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我认为,人文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要管理好一所学校,除了具备专业素养、人文素养,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

关注学生发展 回归教育本真

记者:繁杂琐碎的学校事务、社会事务占据了您大部分时间,我们的采访也是约了多次才达成。第一次见到您是在课堂上,您带着资深教师陪年轻教师磨课,“语文老师要上好一堂课,首先得感动自己,才能感染学生。眼里心里得有孩子,教知识,也要教规矩……”那些温柔却不失力量的叮嘱,也给年轻教师上了一堂深刻的职业教育课。如此忙碌,为什么还要坚持走进课堂?

龙继红:新时代下,教育手段日新月异,教育理念层出不穷。不管怎样,想问题、做决策,都应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践行这一理念,不仅要有完善的制度,更要有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核心领路人,我甘愿做践行者。

抛开日常管理事务不说,我还要经常到全国各地开展工作,恨不得一天掰成三天用,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走进课堂、走上讲台,哪个班弱一点,我就到哪个班上思政课;有时间,我们就组织教师听课、评课、磨课,引领学生和青年教师成长。

我们始终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从浏正街小学的“少年武警学校”,到育英小学的“日记小列车”、育才小学的“魅力园”体验课程,再到大同小学的“同美体验”课程,都是为学生发展量身定做的,深受学生喜欢。其中有些工作的开展,“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的教育理念还未正式被提出,可见,我所坚持的教育理念,既一脉相承,也与时俱进。

记者:理念从提出到落地,课程是关键环节。据说,每周五下午,是大同小学的孩子们最期待的,因为他们会上一门“好玩的课”,有学做饭的,有玩音乐的,有打羽毛球的……您能否以该课程为例,阐述理念是怎样在课程中落实的?

龙继红:我们时常思考,除了学习和分数,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喜欢什么。基于“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的教育理念,我们结合大同小学校情,开发了“同美体验”课程,它打破了班级、学科壁垒,想上哪门课,学生和家长可以共同选择,根据喜好“看单点菜”。

受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及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影响,“同美体验”课程围绕人本、个性、自主等教育观念开设了50多门课程,分为生命与健康、角色与责任、交往与合作、创造与审美四类,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为学生量身打造课程,既满足了1200多名学生个性化的选课需求,也考虑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和要求。

可以说,大同小学的“同美体验”课程是“魅力园”体验课程的“2.0”版本,二者背后的教育理论是相通的,再现了以学生多元发展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确保激发孩子独特潜能的育人理念。

记者:以大同小学为例,孩子们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打造,充分发扬了他们的小主人翁意识,这样做达到了何种教育效果?

龙继红:久熏幽兰人自香。校园文化是以虚化实的平台和载体,目光所及之处皆应是教育,我希望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去涵养孩子的品质。让人欣喜的是,我们的一系列探索,让大同小学搬入新校园后一年就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走进大同小学,随处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踏前想一想,小草也在长”“书也有家,请不要让它走丢”等文明用语,是孩子们想说的话;走廊贴满了学生的书画作品,就连我办公室贴的也全是孩子们的作品。

我们十分重视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通过制订和完善班级公约、文明公约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鼓励他们为校园建设出点子。参与的过程就是深入体验和学习的过程,如此可以激发他们的爱校、护校之情。

特别是2018年,大同小学迎来70周年校庆,集校史展示和流动课堂为一体的校史馆落成,圆了多代大同人的梦想。我们带领学生一起挖掘“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校园史话,让孩子们在设计校园吉祥物、编排音乐剧、担任校史馆讲解员中,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以天下大同之责 承立德树人之志

记者:许多教育界同仁评价您“雅,是品性;飒,是干劲,在优雅从容间,雷厉风行中,就把难题解决了”,一开始做校长,管理起来顺利吗?

龙继红:我刚做校长时只有33岁,比较年轻,难免被质疑。其实,我每次调任校长,都会听到不同层面的质疑声,当然也收到了诸多信任、认可和鼓励。

初任校长,工作确实很难开展,唯有亲力亲为,带头先干、实干、苦干。教学,带头走进课堂,上指导课;学校活动,带头组织师生排练节目;教师遇到问题,便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学校管理遇到难题,不懂就问,常常放弃周末和假期,泡在档案室,走访在职教师,拜访老教师,了解学校历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教师期待。

做校长,一定要沉到课堂,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办学实效。一名好校长,应该是学生的好老师,也应该是教师的好教师,如此才能成就一所学校、成就更多人。

记者:自2017年长沙市龙继红名校长工作室成立以来,许多校长收获良多。他们感慨,在龙继红名校长工作室,人人都是研究员,校校都是根据地,每参加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就能获得一次教育管理策略的提升。身为首席名校长,可否介绍工作室的研修特色、工作成果?

龙继红:校长引领着学校发展方向,无论是管理理念、管理策略、管理体系、管理机制,校长都应有主见、有特色、有品位。围绕这一目标,工作室为各成员学校搭建展示、交流、研讨的平台,引领大家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使学员的办学理念更有系统、更具特色,所在学校办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五年间,工作室坚持行走在乡村,行走在薄弱学校,问诊学校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给孩子们送上精彩课堂,给老师们送上教育智慧,给校长们送上管理之道。在工作室,不同观点汇聚、碰撞,使每一名校长的教育理念都能在思考中沉淀、在实践中成熟、在研讨中深刻、在活动中发展。

校长们迅速成长,越来越多教育改革先行者、教育实践引领者从这里走出,为长沙“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做了引领。例如,长沙市实验小学校长王云霞,在与大家的交流中,重新定位思考,以“书香校园”建设为契机,培养实小少年“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生命气质,通过开展丰富有内涵的全员阅读活动,让实小校园充满浓浓的书香味,老校园焕发出新生机。

记者:身为长沙市人大代表,您积极推动教师编制配备、“进校园”乱象、三点半难题、大班额等问题的解决;作为全省唯一一名以小学校长身份担任国家督学的校长、市级名校长工作室首席名校长、市特级教师农村工作站站长,多年来,您足迹遍布新疆、江西、贵州、湖南等多个省份的100多所贫困学校,为校长成长和农村学校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这种关注民生、心系教育的责任与担当,为您的校长身份增添了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广阔胸襟,想必也给您的校长工作带来了别样的思考和探索。

龙继红:的确,压在我肩上的担子越重,我的责任就越大,视野也就愈广阔,思考和实践也就愈加深入和笃定。使命使然,跳出校园,我会不自觉地关注教育事业发展,从未离开讲台的我,既希望培养出有能力、有使命、有格局、有担当的学生,也希望期待通过影响更多校长,来影响更多学校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何培养学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呢?在大同小学,我们通过各类教育活动,努力让孩子们理解何为“有教无类、天下大同”,理解学校72年前建校时“天下大同、世界大同”的教育理想。

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向英国林肯敏思特学校送去问候,面对校长“帮忙购买100个口罩”的请求,我们迅速行动,发出号召: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危机,没有一个国家、一个人能够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大同学子更应以“天下大同”之心,为国际友人加油鼓劲,分享防疫经验,携手战胜疫情!

短短一天时间,大同小学全体师生家长将募集的6500个口罩运往英国,两国孩子以绘海报、录视频、写信等形式互相加油鼓劲。这一次的守望相助,让孩子们明白了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颗心怀天下的种子悄然生长。

学校要发展,学生要成长,教师队伍必须保持活力、竞争力。我们通过“青蓝工程”和“同美讲堂”等多种形式,构建学习共同体,凝聚教师力量,引领新老教师共同成长,积极与来自中国香港以及法国、美国、英国、印度的教育团体拉手结谊,在学习和分享中开拓视野、分享经验,推动长沙乃至湖南的基础教育发展。

当学校创新成为常态,才能真正做到传承和践行学校的文化与思想,才能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英才,并最终实现教育兴邦的理想。这是大同小学的追求,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抱负。

原文刊发于《湖南教育》2021年9月A版总第1147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