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牙咯牙胡,鲇鱼鲇鱼胡|俗语
咯牙咯牙胡,鲇鱼鲇鱼胡|俗语
皖北之地,总有些偏北了。但在一些地方,也是河湖交织,颇具南方水乡的韵味。
常言有云,有水就有鱼。皖北的鱼类,除却鲤鱼、鲫鱼、鲢子(鲢鱼)之外,常见的还有咯牙和鲇鱼。而我的体味,咯牙鱼,鲇鱼,可能称得上鱼中佳品。用它们分别熬一盆汤,佐料适宜,熬煮得好了,自成美味。
咯牙鱼,我试着在电脑里搜,还真有。出来的词条是“黄颡”。想来是学名吧。点开看,它的别名很多,昂刺鱼,刚针,黄骨聪,昂公鱼,黄骨鱼,黄丫头,黄鸭叫,黄沙古,翁公鱼,戈艾,吱戈艾,黄刺公,疙阿,疙阿丁,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黄牙鲠、王牙、黄嘎牙,刺疙疤鱼,刺黄股,黄鲛,汪丫鱼,毛泥鳅,黄骨头,弯丫,黄腊丁,央丝等等。可谓蔚为大观。
网上有人说,它可能是中文俗名最多的一种鱼。我看,不是最多,也该是最多之一。
皖北农人对鲇鱼,多是另眼相看的。一盆鲇鱼汤,那是伺候老人病人的“专利”。哪怕是孩童,恐也只能跟着喝口汤汁。不仅如此,他们还根据鲇鱼嘴边,有几根长长胡子的外形,创造了“年幼胡”的方言,用来专门指称尚未成年,但嘴角唇边已有“爪爪胡”的男子。
巧的是,咯牙似乎也有胡须。但跟鲇鱼的比较起来,可能要细小一些。这可能因为,咯牙的体量小,而鲇鱼要大得多。
由此,我觉得皖北农人说的“咯牙咯牙胡,鲇鱼鲇鱼胡”,其中的“胡”,该就是这么个写法。当然,他们“咯牙咯牙胡,鲇鱼鲇鱼胡”的话说出来,既不是说咯牙,也不是说鲇鱼,而是别有所指,另有意涵。
乡下的农人之间,总都有这么个现象:有年纪(上年纪)的人跟有年纪的人,叙得来;“年幼胡”呢,他跟“年幼胡”合得来。这其中,年龄可能是一个至为关键的因素。有年纪的人跟“年幼胡”之间,因为所谓代沟的关系,三言两语,就会话不投机。对这个现象,皖北农人就说,那是“咯牙咯牙胡,鲇鱼鲇鱼胡”。
不只如此。对脾气的人之间,似乎也能够“久逢知己”。人也说成是“臭味相投”。这可能因为,脾气相近,秉性相似,他们之间有着类似的世界观。最起码,有相当的共同语言。这其实,也是“咯牙咯牙胡,鲇鱼鲇鱼胡”的表现。
耐人寻味的是,孩童之间,也存在“咯牙咯牙胡,鲇鱼鲇鱼胡”的讲究。调皮捣蛋的,他跟调皮捣蛋的,能“疯”在一起;温存斯文的,他跟温存斯文的,能玩在一起。一帮子孩子,同时撒出去,不消半天的工夫,自然就“各找对象”了。绝无调皮的跟温存的,能在一起玩的有精有神的可能。皖北农人看来,这恰是“咯牙咯牙胡,鲇鱼鲇鱼胡”的最佳注解。
常言有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据说它出自《周易》。也有说出自《战国策》的。从前,皖北农人习文的不多,更遑论《周易》或者《战国策》。但他们“咯牙咯牙胡,鲇鱼鲇鱼胡”一语,却与它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