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人才不能只看“颜值”

引进人才不能只看“颜值”

谭浩俊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 

人才引进必须按需所引,按才所用,按能所奖,而不能只看文凭、学历、头衔等“颜值”。

北京市《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21日发布,措施鼓励海外人才来京发展,作用突出者可获政府50万至100万元的奖励。

我们注意到,北京的这次人才引进政策,特别强调了特聘岗位的引才工作,不仅将特聘岗位引才范围从政府机关扩展到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其按需设置特聘岗位,而且将人才引进范围也扩大到具有全球视野、掌握世界前沿技术、熟悉国际间商务、法律、金融、技术转移等规则的海外人才,并依据不同情况,出台了不同的奖励政策,提出了不同的奖励要求。这也可以认为是,在人才引进方面做到因需设岗、因岗引才。

众所周知,近年来,围绕创新发展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的政策。尤其在如何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力度更大、措施更多。从国家层面来看,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等重磅政策。从体制机制、政策措施、选才用才、考核奖励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鼓励办法与举措;从地方层面来看,几乎所有地区都出台了有关引进人才的政策措施和奖励办法,从票子到帽子、从平台到载体、从住房到荣誉,应有尽有,甚至在如何奖励猎头公司方面也开出了很多筹码。

很显然,这是重视人才、重视创新、重视发展质量的表现。因为,要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就必须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做支撑,有创新创业创造做保障。而按照目前各地人才的实际状况,现有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远远不够的,都有很大的人才短板和缺陷,必须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抓好人才的引进工作,尤其是实用人才,应成为弥补发展短板的重中之重。

总结以往人才引进的经验和教训,,在人才引进方面,一定要按照中央决定所要求的,“坚持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克服“重学历、轻能力”、“重头衔、轻实绩”、“重名气、轻本领”的教条主义行为,多考虑一些人才的实用性、可用性、耐用性,让引进的人才能够真正起到促发展、补短板作用。应当说,北京市把能不能发挥作用作为引进人才的基本标准,并将有无作用与政府奖励挂起钩来,只有作用突出者才能获得政府奖励,无疑是抓住了人才引进的关键,也可以有效避免滥竽充数者乘虚而入。

事实也是,引进人才决不是摆花架子、干面子活,而是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为了通过人才的引进,改善地方人才环境,改变地区经济发展生态,增强地方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如果所引进的人才既有“颜值”,又非常实用,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颜值”,如头衔、学历等,只要实用仍然可以作为人才引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切不能为身份所禁锢,海外人才需要积极引进,国内人才也不能轻视,要一视同仁。

当然,对地方来说,引进人才是一个方面,是说明对人才的重视。但是,如何使用人才也很重要。如果人才使用好了,就能产生良好的鲶鱼效应,引来更多的优秀人才。反之,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不仅人才难以引进,现有的人才也会大量流失。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地方人才引进的力度很大,人才流失的现象也十分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求贤若渴、广纳贤才的同时,也一定要摆正人才引进的位置,理清人才引进的思路,按需所引,按才所用,按能所奖,充分发挥各领域人才特长,真正实现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谭浩俊已入驻:

搜狐丨网易丨今日头条|

 天天快报丨一点资讯丨UC头条丨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和讯博客

新浪财经|慧眼财经|云掌财经丨嗨牛财经丨

脉脉丨雪球丨同花顺丨搜狐焦点丨

商务合作,24小时内回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