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新片里,有一样东西比文学更重要


甘琳

对还没看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观众,首先可以提个醒,它基本没有狭义的关于文学「知识论」的讨论。

这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2019年也「从乡村出发的写作」作主题的首届吕梁文学季所套拍的项目宣传片,却完全没有对中国乡土文学或其他现当代文学的流派特征稍作梳理的意图,比如给年轻观众科普下什么是山药蛋派文学;也不会有意抛出一些标榜形而上深度的文化综艺常有的质疑,比如文学在当代的合法化、正当性论证。

这部曾经也叫《一个村庄的文学》的记录片,是贾樟柯亲自认证的「文学家艺术家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此次自我讲述的作家,相比前两部的艺术家,似乎更少沉浸在对自我职业身份的焦虑,甚少提到对文学本体论的阐释。

《东》里的画家刘小东会感叹:「接近一点真实的是,从事艺术的烦恼是无形的,太自由了反而没有标准可以衡量工作的好坏。」

而贾平凹的追溯是:「这是我染病的时期,是我终身痛苦和终身快乐的时期,十五年以后才治好(乙肝)。」

《无用》的服装设计师马可会反思:「如果我不能用服装传递我的本质和内涵,那就毫无意义。」

而梁鸿会拭泪:「不能提到我母亲,她太沉默了,她就像一道阴影一直在我的心里。」

分了个十八个章节,跑了陕晋豫浙半个中国,请来了当代举足轻重的作家,启用了更高的制作成本,最后回归到最传统的中国文学批评模式:知人论世。几乎和审美经验无关。

确实,很多观众会对纪录片的初衷有所疑惑,毕竟影片里个体经验的回溯很多并非新素材,因不想坐班而转行当作家的段子,余华已经讲了几十年,文艺青年都不陌生。

贾樟柯在《人民日报》的采访是这样理解作家身份:「作家恰恰可以带领我们通过站在这种不确定性上回望过去,进而理解当下的生活。」

言语间当然有官方意识形态的规训,但也能感受到其背后的暗语:当所有现代学科都在大爆炸式地扩大自我疆域时,在知识的组合、知识的竞争,文学必须考虑,自己能够提供什么特有的价值。

小说、文学在认知上的不可靠是它的劣势,相反影像又有其物质性的依托。所以从《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里看来,贾樟柯的处理办法是,不断加大政治上的社会象征性行为的叙事。历史不是文本,不是叙事,而作为缺场的存在,它只能以文本的形式接近我们。我们对历史和现实本身的接触必先将它文本化,以政治无意识的状态将其叙事化。

过滤掉作为作家的坦白,筛出作为中国人的倾诉,把代表50、60、70年代的作家童年、青年等各个阶段的人生经历进行引导性的回顾,特别是梁鸿故事里最底层也最真诚的乡村人文关系,用看起来简单传统,实则配以精心雕刻的影像背景(如影片开头圣光中打饭的老人),做一套规整而不用担心被官方审判的政治无意识的开发。

在审美经验极速被政治化讨论的当下,用怀着乡愁四处寻找家园的方法论去适应当下大多数年轻人最好一切都要政治正确的求索,也许会被说成老套保守,甚至会被嫌恶为略显油腻,但这绝对不会触犯他们集体性格里的信仰概念系统。

那在这点来说,《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传播性是很强的,也即贾樟柯自己所说的,「我经常说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历史意识是比较缺失的,但实际上我觉得这个电影就是希望通过这几位作家的讲述,能够创造和满足年轻人了解自己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的契机和可能性。」

贾樟柯此前的纪录片《海上传奇》是上海自开埠以来的传奇回顾,请来的采访嘉宾都是个性极强的历史见证人。与乡村相比,都市以其特有的景象、声音、气味带给人更多的刺激,被迫对事物作出区分和规划的过程中,都市人变得工于心计,变得努力夸大自己,以防被庞大的环境湮灭。

《海上传奇》

这种夸大即导致个性的形成、言语的修辞,也顺理成章有了《二十四城记》里职业演员假扮工人进行口述采访的艺术摹仿论。

《二十四城记》

而在乡村,景观化的生动面孔描摹往往比言语更接近真实,所以除了一直说话的作家群体,贾樟柯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里还安排了不少普通人的戏份。

包括开头回忆自己早年治理盐碱地的贾家庄普通村民,专属于贾樟柯的「纪录片三件套」样样没少——吃饭的普通人、打麻将的百姓、唱戏的票友,当然,最受争议的是用来串场的朗诵诗歌的无名农民。

乡村的外景下,农民用蹩脚口音朗诵自己并不了解的诗歌,不少观众觉得尴尬与荒唐,因为言说并不是大部分农民的强项。此种文学排演的造型化和景观化,如果用《二十四城记》里的摹仿论角度阐释,倒也可以有尴尬以上的理解。

文学的理论诞生于一种合法性的辩论,并不是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当农民手拿农具朗诵「劳动使他高于地面,但工具比他更高,高举着锄头,犹如高举着劳动的旗帜」时,本意趋近真实的文学,反过来被真实的对象——农民摹仿。

如果朗诵的观感在大银幕上是失败的,就是在反证,文学并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而就是生活应当的样子。

早年吕乐的影片《小说》也曾邀请阿城、王朔、马原、方方、余华等著名作家用真实身份排演一场关于诗意的论坛会,作家们总结不好的诗意,最后却被演员虚构扮演的艳情故事阐释了出来。

《小说》

作家的功能没有被其自证,但演员虚构的叙事,却证明了作家的价值。而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里,所有讲述都离不开自身圆周的作家,也该庆幸有这帮排演朗读的普通人,这些被普通人言说的诗歌里的理想主义,消解了影片中上一辈作家呻吟生活之苦的封闭感,为下一辈,也即当下时代的年轻人,留白了一份精神上的参与感:

「一代一代人往前走,一代一代人解决问题,有的问题是好几代人在解决,有的问题还在解决中,但是我们总是在往前走,这是一种韧劲。游就是游泳,游泳就是往前走。」

赵涛曾用擅长的舞蹈向贾樟柯交流彼此的艺术观,舞蹈不是比技巧的难度,如果舞蹈表演像杂技一样,让演员和观者同时都担心演员的摔跤问题,就谈不上欣赏。拍摄也一样,应该是对情感的释放,而不是对某种技巧的挑战。

如此看来,不曾出镜的赵涛,仍然是影片的核心力量。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人怎么活着、他们的情感是什么样子的,必然是比文学本身更重要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