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砍掉培训班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双减后,父母最该狠抓的是…
双减之后,孩子们的自由支配时间变多了。这对于学习习惯好的孩子来说,是件好事。但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挑战就比较大了。家长该如何引导他们调整学习习惯?今天的分享一定对你有用~
开学季,我身边好多妈妈都在转发跟开学有关的段子。
朋友圈能看到好多有意思的图片,莫名的喜感,我看到有个妈妈说,孩子一开学,整个精神状态已经不能用「焕然一新」来形容,只能说「脱胎换骨」。
点击加载图片
不过今年也是挺特殊的,正是「双减」政策落地之后的第一个学期,学校、老师、孩子、父母,都需要调整和适应。
我身边有些父母,是觉得双减之后压力小了很多,孩子在学校把作业做完,回家就是玩儿。轻松了不少。
也有妈妈觉得双减之后,反而更忙了。孩子双减了,升学率不变的前提下,压力更大了。
还有很多人在网上吐槽,双减之后分层会更加剧,有人会吊儿郎当,有人会一路开光。
我个人是觉得,双减之后孩子们自己支配的时间肯定是更多了。
对于比较自律、学习习惯好的孩子来说,是很好的事情。那些所谓「一路开光」的,也是这些孩子。
但是对于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孩子,挑战就比较大了。
这类孩子在双减之前,可能有各种补习班老师催着、盯着,靠着外力的监督,隐藏掉了很多问题。
但是砍掉这些培训班之后,问题就会有一个集中的暴露。就像巴菲特那句名言,“当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所以面对这种变化,我们必须守住一条:先抓习惯,再抓成绩。
都说好习惯成就大人生。孩子有再大的天赋加持,也离不开日常的好习惯。
就像演说家安东尼·罗宾说的: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帮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或改变一个坏习惯,绝非易事。
新学期开始,我也想跟大家唠唠:关于培养孩子习惯,很多人不知道的那些事。
点击加载图片
单纯靠重复很难建立好习惯
身边有朋友说,听闻21天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她每学期都会督促孩子21天重复做一件事,比如,早起先背一下前一天的课文,或记几个单词。
可遗憾的是,别说21天,就是31天过去了,孩子也依然像个陀螺——停留在大人拨拨,他就动动;大人停下来,他也停下来的状态。
朋友觉得无奈。
孩子习惯培养不起来,她也不忍心放任孩子,就干脆当起了「直升机」妈妈,时时提醒,事事指挥。
其实,单纯靠重复,很难建立一个好习惯,也很难改变一个坏习惯。
习惯的形成,跟大脑中最原始的结构「基底神经结」是相关的。想要建立好习惯,就要明白「基底神经」和习惯的关系。
麻省理工学院曾用一只老鼠,做过这样的实验——
他们把老鼠放在T型迷宫的门外:
点击加载图片
迷宫的左边,放上一块巧克力,当门「咔哒」一声打开时,小老鼠就会进入迷宫:
点击加载图片
它先是在迷宫里左撞右碰,然后去了迷宫右边探索,最后绕到左边,才发现了巧克力:
点击加载图片
科学家们对此时的小老鼠大脑进行了扫描,他们发现:
这个过程中,小老鼠的基底神经都在快速地运转着。
经过一周的训练后,门只要一响,小老鼠会立刻跑向巧克力的方向——它知道了路径,形成了习惯。
而此时小老鼠的大脑扫描显示:基底神经的活动,已经没那么频繁了。只在门响和快到达巧克力时,基底神经的运行才活跃。
点击加载图片
科学家们由此得出结论:
习惯养成的标志,就是大脑找到了「最优路径」——我们不用过多的思考,那些曾经很难的技能,就能变成自动的。
就像我们拿起牙刷,就知道该怎么刷牙;学会骑自行车后,跨上去就知道怎么骑。
而这个过程中,大脑里,准确地说,大脑的基底神经,是发生了变化的。
所以,孩子们做一件事,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重复再重复,而大脑没有任何参与,也形不成质的改变时,孩子是很难养成习惯的。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习惯的养成有3个因素
那么,习惯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又发现: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3步循环——暗示、惯常行为和奖励,三者缺一不可。
还拿小老鼠来举例,它养成直达目标寻找巧克力的过程,也有三步:
第一步,当门打开时,「咔哒」的声音,对小老鼠就是一种暗示,这能让它迅速调动大脑,开始行动。
第二步,习惯形成时,小老鼠穿过迷宫,它大脑的基底神经几乎是一条直线状态,没有任何活动,这说明,对小老鼠来说,穿行这段路,已经是一种「惯常行为」。
第三步,就是奖励,也可以说是目标。小老鼠得到适当的奖励,达成目标,又强化了之前的行为。
人也一样,当孩子做一件事,这三步都达成了,大脑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组块」:
「暗示」和「奖励」交织在一起,孩子的大脑就会产生期待和渴望,这时,大脑不用完全参与决策,孩子也不需要多余的思考,只要有提示,习惯就自动展开了。
点击加载图片
看上去很神奇对不对?
这样一看,习惯的培养一点也不难了。
很多父母之所以很难培养出孩子的好习惯,就是因为,他们知道「重复路径」的重要性,却不懂得利用「暗示」和「奖励」。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来养成一个好习惯:
第一步,明确需要养成的习惯。
比如,每天听读英语20分钟。
确定习惯后,要立刻为这个行为找一个奖励。
我家孩子当时的奖励是,每天只要认真听读20分钟,老师就会在听读表上,盖一个卡通章。
点击加载图片
孩子很希望每天得到这个章,所以开始时坚持的很好。
当然,这是一个大概的思路。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小奖状、小徽章、甚至给孩子一个鼓励的拥抱,都是可行的。
第二步,就是找一个「暗示点」,开始行动。
这个暗示点可以简单一点,我家的「暗示」节点是晚饭——吃完饭后立刻去做。
第三步,就是重复。在触机和奖励之间,重复行为。
孩子每晚认真听读后,第二天老师都会给小印章做奖励,孩子很开心,这个过程,又强化了下一次的重复。
当然,有段时间孩子也很松懈,这就需要我们再次强化孩子的「渴望」。
我当时是这样鼓励孩子的——如果老师扣满一页的卡通章,把它拍下来做屏保,会不会很有意义?
最终孩子坚持了下来。
一段时间后,每晚听读英语,就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习惯了。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改掉坏习惯同样也要有方法
养成好习惯有方法,改掉坏习惯,也同样有原理。
但美国学者查尔斯74杜希格认为:习惯很难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在《习惯的力量》里,他讲过这样一件事:
他每天下午3点左右,都要停下工作,去买一盒饼干。
查尔斯想改掉这个习惯,他就开始分析:
自己每天去买饼干,是因为饥饿吗?好像不是。
是因为想吃甜食吗?也不是。
是因为想趁机休息一下?也不是。
最终他发现,他养成买饼干这个习惯,背后的「奖励」机制竟然是——他每次买饼干,都为了能跟别人交谈一会儿。
后来,查理斯就适当进行了调整:每到下午3点左右,他就停下工作,找人闲聊十分钟。
满足了内心的社交需求后,查理斯就再也不想买饼干了。
点击加载图片
改变孩子的坏习惯,也是一样的道理。
孩子每一个看似不好的习惯,背后都掩藏着我们难以发现的「奖励机制」,找到它,顺着「奖励机制」调整一下,孩子的坏习惯,就很容易改变了。
比如,孩子喜欢咬铅笔头,观察一下,每次咬铅笔头时,孩子是因为无聊?还是因为遇到困难,感到紧张?
针对不同的「奖励机制」,教孩子顺势调整下「惯常行为」,比如,无聊时,搓搓手掌,紧张时,尝试深呼吸,咬铅笔的坏习惯,慢慢就能调整过来了。
一项研究表明: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的行为,都是习惯的产物。
孩子们也一样:周一到周五背起书包去学校;下课后习惯性地去厕所;放学后不用认路,就能找到自己家……
习惯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精神状态,都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
哲学家西塞罗说: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孩子们小时候,正是养成好习惯,调整坏习惯的黄金时期。
抓住习惯的「本质」,坚持下去,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在好习惯中,成就更好的自己。(作者:小树妈妈)